动物卫生监督与管理存在的管理的研究
2019-02-12康雨馨王东武
康雨馨 王东武
(汉中市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1 前言
这些年,市场上频发发生的动物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苏丹红、三鹿奶粉、瘦肉精等等事件,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就很有必要,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成为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2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原因分析
监管人员服务意识差,事业进取心淡薄,工作责任心不高。表现为:工作不积极,主动性差,干好好坏无所谓。这样问题的出现,与管理机制不活,责任体制不健全,大家吃大锅饭等等,都有着不小的关系。
监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有限,基本的检疫技能、办案查案能力、疾病防控知识、应急管理能力等等都有待提升,加上对某些文件、法规等理解不到位,灵活应用能力差,都造成动物卫生监管质量较差。
涉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就动物卫生监管工作而言,政策法规是工作开展的先导性、指导性纲领。为此,相关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从业者对监管认识的重要性提不上去,光靠简单的开会宣传下政策法规,很难在下意识调动监管者的工作积极性。
2.2 外部原因分析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强,相关法规政策宣传不到位,民众心里对政策的执行标准不认可,这样政策杠杆的调控难以促进民众的自律行为。同时,相关禽畜养殖的扶持政策,没有与动物卫生监管形成好的对接,都影响养殖户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导致重点疾病的防控力度不够。
基层政策执行力不强,饲养场:一是病死畜禽乱抛乱弃、不履行行政许可(建场许可、检疫许可)、不配合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等。二是大防疫意识淡薄,重免疫、轻消毒,重免疫、轻检测,重小环境、轻大环境(各人自扫门前雪)。经纪人、经营户;执行凭证凭标凭章经营的自觉性不强、利益驱动违法经营、不配合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等。
3 解决问题的发展意见
3.1 内部完善卫生监督管理责任体系
以“责任”管理为核心,健全内部监管责任体系,形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动力的监管机制。首先,清楚认识本站年度应完成的监管目标,根据目标分解工作指标,同时量化到个人,保证每个人清晰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其次,责任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检疫员要对本站集体负责,防疫员要对片区检疫员负责,同时,工作量绩效考核到个人,每月至少1次,每年通报1次。最后,定期组织好督导检查。及时了解本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集中汇总向站长报道,以便能针对性、高效性解决问题,提升动物卫生监管的效力。
3.2 外部营造良好的卫生监督与管理环境
做好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工作,让从业者意识到建免疫档案、定期组织检疫、做好卫生防疫、自觉履行凭证上市等的重要性,增强饲喂管理者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为做好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营造好的社会氛围。注意增强监管者的办案能力,注意惩戒与教育的相结合。让养殖管理者认识到惩戒不是目的,重在引导他们规范养殖、合法生产。同时,也要意识到违法经营、不合法生产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将会造成的经济损失。
做好本区动物防疫情况的调查统计,注意了解动物疫病发生的新动向、新变化,包括:新发生动物疫病情况、常爆发流行病情况、禽畜死亡的情况等等。注意调查清楚养殖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应履行的那些义务、经常出现的那些违法经营活动、存在的那些严重违法行为等等。注意掌握动物卫生监管的情况,包括:监管常出现的纰漏、屠宰场检疫情况等等。
政府部门要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一方面,加大对畜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示范区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奖补。安排资金用于镇级和养殖场区建设两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奖补,解决病死畜禽和运输、焚烧、消毒、深埋等处理费用。按照国家政策对奶牛保险进行补贴。另一方面,联合其他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推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部门联合执法、借助公安部门或新闻媒体影响等。
4 体会总结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市场肉品安全、关系到畜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但是,从基层动物卫生监管的实效来看,由于监管者服务意识差,事业进取心淡薄,自身业务能力有限,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监管者认识不够、执行不强、工作不积极,严重影响此项工作的效力。
为此,对基层动物卫生监管作出改进势在必行。内部应逐渐形成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内部监管责任体系,形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动力的监管机制。外部做好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工作,做好本区动物防疫情况的调查统计,以改进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的效力,营造良好的卫生监督与管理环境,大大提升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的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