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在耳鼻咽喉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举隅

2019-02-12史绍鹏熊明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派吴门左耳

史绍鹏,王 璟,熊明炤

(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苏州 210000)

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历史中,涌现了众多的地域性医学流派,其中较为著名并流传至今的有孟河医派、新安医派、岭南医派以及吴门医派等,其中吴门医派便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中医流派[1]。吴门医派起源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在清代达到鼎盛,以苏州地区为核心,历史上涌现了包括吴有性、叶天士、薛生白、尤在泾在内大量的著名医家,不但对经典学术进行了传承和发扬,也提出了很多至今仍为临床受用的学术思想体系,除了最具代表性的温病学说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还有络病理论,以及胃阴学说等,都在现代临床中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2]。因此,便有了“吴中医学甲天下”,“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等美誉[3]。

络病是以络脉郁滞为特点的一类病证。其理论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但真正将其上升为临床准则高度的则是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理论,明确了络病的演变过程“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4]。并将活血通络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具体治法则千变万化,如益气通络法、化湿通络法、通窍活络法等,络病理论虽较多应用于内科杂病的诊疗,但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也有一定临床价值。我们将络病理论与耳鼻咽喉科疾病特点相结合,在临床诊疗中取得较好疗效,现举案两则如下。

1 益气通络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

苏某,男,6岁,2018年4月12日因“夜寐打鼾伴憋气1年余”就诊。1年余前外感后出现夜寐打鼾,张口呼吸,并伴有憋气,近1年来时有反复,每逢外感或日间玩耍劳累后,夜间症状尤为明显,且日间精神较差,偶有嗜睡,当地儿童医院行鼻咽部CT示腭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4/5。建议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但患儿家长惧手术。查双侧腭扁桃体Ⅱ度肿大、色暗红、表面呈条索状、无脓性分泌物附着,予细棉絮置于前鼻孔处可随呼吸飘动,舌质淡红,舌下络脉呈暗红色,舌苔薄白,脉细数。辨证属气虚血瘀证,予补阳还五汤化裁。药用黄芪30g,当归10g,川芎6g,红花6g,党参10g,炒白术10g,生地黄10g,石见穿10g,刺猬皮10g,生甘草5g,三棱6g,莪术6g。日1剂,水煎服。服药7日后,夜间虽仍有鼾声,但较前有明显缓解,且无明显憋气。原方基础上去三棱、莪术,加防风6g,茯苓10g,继服7日后,侧卧基本无鼾声,仅仰卧或日间疲劳后有轻微鼾声,且无憋气症状,予停药,嘱避风寒,发时再予中药治疗。

按: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出生后即存在,10岁以后开始逐渐萎缩,因反复感染刺激引起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可引起呼吸阻塞,严重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5]。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虽可缓解症状,但考虑到手术本身的创伤,家长比较抗拒。本例辨证属气虚血瘀证,舌脉及局部查体具为佐证,依吴门医派叶天士“久病入络”的学术思想,将祛瘀通络作为基本治则,又考虑到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遂将益气与通络相结合。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原方补气活血通络,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活血通络之品配于大剂量的补气药之中具有鼓舞元气、活血而不伤血之功。以大剂量黄芪大补元气,气推血行。配合当归、川芎、红花、三棱、莪术活血通络、破血消癥。再加党参、白术补气健脾,生地黄养阴生津,石见穿清热活血,刺猬皮理气化瘀及收敛固涩。诸药合用,共奏益气通络之效。服药后症情好转,应中病即止,去三棱、莪术,以防消散太过,加防风、黄芪、炒白术为玉屏风之意,防邪复入,佐茯苓加强健脾益气。

2 化湿通络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于某,女,43岁,2018年09月14日因“左耳闷胀感反复3个月余”就诊。3个月余前乘飞机后出现左耳闷胀感,左耳听力亦稍有下降,无流脓流水,无发热,后持续加重,耳屏按压后可短暂缓解,至当地医院查声导抗是左耳B型曲线,电测听示左耳气导低频听力轻度下降,平均听力阈值约为35dB,口服甲泼尼龙和头孢丙烯治疗1周后无明显缓解,后行鼓膜穿刺1次,抽出约0.5mL淡黄色清稀分泌物,症状即缓解,3天后出现反复,持续至就诊。查左侧外耳道通畅清洁,鼓膜完整,可见少量液平,鼓膜活动度较差,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滑。辨证属脾虚湿困,气滞血瘀之证。治以化湿通络。予五苓散合健脾、通络之药。药用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0g,桂枝6g,党参10g,炒白术10g,川芎10g,当归10g,石菖蒲10g,蔓荆子10g,路路通10g,柴胡6g。日1剂,水煎服。连续服药14剂后左耳听力恢复正常,闷胀感也较前有明显缓解,疲劳时偶有短暂闭闷,查左耳鼓膜稍内陷,未见明显积液,复查声导抗示左耳A型曲线,电测听正常。改方为六君子汤加川芎、当归、黄芪、防风继服7剂,未再复诊。

按:分泌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以听力下降、耳闷胀感为主要临床表现,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等诸多因素相关,属中医“耳闭”范畴。患者症情绵延3个月余,结合舌苔、脉象及积液性状,虽属脾虚湿患,但根据吴门医派“久病入络”理论,也应配伍活血通络之品,以增强疗效。五苓散为《伤寒论》方,主治下焦气化不利的蓄水证。方中泽泻、茯苓、猪苓利水渗湿,炒白术、党参健脾利水,桂枝温通经脉,川芎、当归活血,石菖蒲、蔓荆子通窍,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柴胡疏肝理气。全方有健脾化湿,温阳通络之效。症情好转后考虑渗利作用较强,更方为六君子汤和玉屏风散补气健脾,再佐以川芎、当归活血,不忘清窍以通为用。

猜你喜欢

医派吴门左耳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孟河医派三大家及传人档案追踪
学诗3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凡高的左耳
端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