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小组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2-12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人民医院330699涂海蓉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人民医院(330699)涂海蓉
质量管理是妇产科护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妇产科护理服务水准,让患者获得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体验,对于科室形象乃至医院形象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1]。为进一步改善妇产科护理质量,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当中应用了质控小组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质控小组模式实施前)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质控小组模式实施后)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年龄为23~32岁,平均年龄为(26.54±5.21)岁,其中包括初产妇69例,经产妇31例;研究组年龄为24~33岁,平均年龄为(26.11±4.99)岁,其中包括初产妇71例,经产妇2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服务开展过程中按照院内相关制度及规定流程展开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质控小组模式。(1)成立质控小组。妇产科内部成立专项质控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并监督实施;另选取4名具有一定经验的护士作为质控员,负责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各项任务。(2)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标准制定。在组长领导下,引导组内成员采取头脑风暴法对以往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再探讨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并形成标准化的护理质控体系。同时,制定出责任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并将责任制与绩效考核关联起来,起到督促作用。要求小组成员做到动态性管理,及时收集患者反馈意见或建议,做出定期整改,并用护理工具形成质量管理目标和护理质量检查分析报告。(3)技能培训。由组长负责,定期对小组成员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进行强化培训,小组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标准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岗位胜任力。(4)具体质控管理工作实施:①质控组长按照护理质控评价项目与要求,每月开展两次质控工作。②小组成员不定期探视各病区,检查病区查房、交接班等情况,掌握护理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包括护理效果、病区环境、生理、心理服务等,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整改。③加强护理文书监管、核查。由专人负责护理文书查对、核验,严格控制护理文书质量,及时查出书写潦草、漏项缺项的护理文书,对书写者进行批评,督促其改进。④每月进行科室护理质量分析会议,根据质控结果及风险点组织本科室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改进。
1.3 观察指标 采取院内自制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分为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各为10个项目,包括环境、责任人、手术核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等,每个项目计为0~10分,总分愈高说明患者满意度愈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7.0软件完成。所涉及数据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93.67±5.44)分较对照组(85.51±5.11)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研究组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了质控小组模式,从结果来看,研究组满意度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类似[2],说明通过应用质控小组模式可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质控小组模式实施过程中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并强化相关监督工作,确保妇产科各项护理服务顺利实施[3]。质控小组会定期开展小组会议,针对日常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进行持续性的优化。同时,小组组长也会组织学习活动,开展系统性的护理培训,不断增强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当中融入质控小组模式,可持续改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