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
2019-02-12白雅芹
白雅芹
(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吉林梨树 136508)
猪养殖时传染性胃肠炎作为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直接危害到仔猪,其中最容易感染的就是14d的仔猪,发病后存在较高的死亡率。一旦养殖场地出现这种疾病,短时间内就会波及到其他的健康猪,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分析
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原因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这是一种冠状病毒,病毒形状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90~200nm,本身有着双层膜结构。同时,病毒核酸为单股RNA,耐酸性较强,实验表明pH2的酸性环境中病毒依然可以存活,但常见消毒剂都可以杀掉这种病毒,如次氯酸钠、84消毒液、氯仿等。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以耐低温,长期保存在液氮中也不会失去活力,但却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快速灭杀。猪传染性胃肠炎针对性所有年龄段的猪,无论品种或性别,发病后呈现出地方流行性,仔猪感染后死亡率较高,统计表明死亡率达到10%,即便没有出现死亡也会出现发育缓慢的情况。同时,这种疾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春冬两个季节,其中冬季发病率最高。
2 猪传染性胃肠炎表现与病理变化
2.1 临床表现
通常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后,会表现出24h的潜伏期,成年猪感染后潜伏期更长,时间约为24d。仔猪感染后出现出现呕吐,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演变成剧烈腹泻,尤其是仔猪吃奶后更容易发生呕吐,且排出具有恶臭味的粪便,颜色呈现出黄绿色。病猪很快就出现脱水症状,进而出现体温下降,发病后2-7h开始死亡。仔猪死亡率与日龄之间存在关联,一般日龄越低死亡率越高。如果仔猪已经断奶,虽然也有着较高发病率,但死亡率大幅度降低。染病后食欲下降且腹泻,粪便呈现出灰褐色或灰黄色,并可以看到未消化的饲料,甚至出现呕吐现象。染病猪生长发育减缓,方便后7d逐步自愈。母猪也会感染病毒并发病,出现食欲降低且停止泌乳的情况,可能伴有呕吐或腹泻,但也有临床不存在任何症状的情况。
2.2 病理变化
仔猪染病后死亡,对其进行解剖分析,可以发现死亡仔猪存在严重脱水情况,将胃切开可以发现底部粘膜存在大量出血点,同时伴有充血情况,胃内存在大量未消化的凝乳,肠道内部也存在出血点,整个肠壁变得薄而脆,已经失去本该有的弹性。肠壁外扩可以直接观察到半透明的肠壁。肠道内部存在大量液体状态的呈现灰白或黄绿色的内容物。肠系膜充血程度不同,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剪开空肠后利用生理盐水将其中内容物冲洗干净,将肠壁在玻璃平皿内展开,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利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空肠绒毛变得短且萎缩。这些就是染病后的病理变化。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3.1 治疗措施
出现猪感染患病后,需要第一时间对病猪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病毒在猪圈内部扩散,出现大面积患病情况,直接影响到正常饲养生产的进行。同时要做好针对性消毒处理,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及时灭杀猪圈内存在的病毒,避免出现鸡病集中爆发的情况。
病猪治疗时,采取补水与补液的措施,要控制后继发感染的发生,避免病情无法控制。同时选择低渗葡萄糖卤化钙帮助病猪恢复肠道功能,控制继发性感染时选择合适药物,通常包括链霉素、恩诺沙星、痢菌净等。
3.2 预防措施
可以选择疫苗接种方式,接种后2周便可以形成免疫传染性胃肠炎能力。完成疫苗接种的同时,提高猪舍通风性以保证猪舍环境,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病菌问题产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荒山中开展养殖工作,增加猪活动量与活动空间,促进猪肉品质的提升。要重视饲养管理并做好猪圈环境清洁,保证猪圈内温度、湿度合适,保证通风正常。在接种时,应该使用酒精或者碘伏对猪的接种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对于不同的猪应该注意更换针头,避免造成传染。对于稀释后的疫苗,为保证效果应该及时使用掉,在接种过程中避免在阳光直射或者温度过高的环境中进行。在完成疫苗接种工作以后,工作人员应该对猪建立系统的免疫档案,并及时进行编号记录。
做好猪群的防疫工作,并严格落实,从源头上提高防治效果。对免疫间隔时间和防治治疗应该科学掌握,及时安排科学合理的免疫流程,不断提升散养户养殖猪群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在选择散养场地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通风、干燥、排水良好的位置,同时对于场地应该进行彻底的打扫处理,并对容易伤害猪群的物品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有效排除污物,有效控制传染源。猪养殖过程中如果猪舍环境不达标,会使得猪舍内部产生大量细菌与病毒,使得猪染病概率增加。猪养殖时相关人员根据基本要求,对猪舍进行定期清理,对猪排泄物及时清理,避免产生病菌。
4 结语
传染性胃肠炎疾病临床上并没有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治疗时要依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当猪场发现疾病后,要对病猪进行隔离处理,并对现有猪圈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可以选择穿心莲、头孢等药物,并补充足够生理盐水。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提高发病猪的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