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猪规模化养殖场防疫能力的综合措施分析
2019-02-12张志国
张志国
(辽宁省义县畜牧兽医发展服务中心,辽宁义县 121100)
0 引言
猪肉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受人们欢迎的肉类之一,因为生猪的养殖水平相对较高,且生猪的卫生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养殖场在生猪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应该充分考虑到养殖业长远利益的发展,从生猪放养模式不断升级、不断对饲料成分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及提高饲养环境的卫生程度等方面进行努力,不断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并针对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因此,目前对提高生猪规模化养殖场防疫能力的综合措施进行分析具有很大的意义。
1 养殖场防疫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户对疫病防控认识不足
一些养殖户对疫病防控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自行控制、自行监测之中,但是对于一些散养户来说疫病防控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高,并且不能自主地对疫病进行防疫;一些养殖户对国家对疫病防控的相关法律条例不够了解,甚至对疫病防控有极大的抵触心理,经常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对疫病防控进行抵制。
1.2 养殖场布局达不到防疫要求
疫病防控对养殖场的布局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在选择养殖场的地理位置时要对养殖场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考虑,例如养殖场地理环境的选择最好是在距离水源较远的地方,同时居民生活区、医院等人群集中区也不应该在养殖场周围。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或水源地进行生猪养殖容易使病原通过不同的介质进行较快速度地传染,造成病情难以控制的局面。另外,在养殖场的周围要建立封闭性的隔离带,将不同的用水管道进行明确的区分,将动物疫病容易滋生的地方如堆粪场等进行额外的控制措施,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1.3 生产管理粗放,无章可循
规模化的生猪饲养模式能够对生猪饲养进行制度化的管理,使生猪在生长过程中有规范的饲养方式,这样的规模化生猪饲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生猪群中出现动物疫病,制度化的生产管理能够杜绝外来物管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养殖场进水管和排水管不区分等情况的出现。一些养殖场不重视养殖管理制度对生猪养殖的促进作用,粗放地进行养殖,降低了生猪养殖场的防疫能力。
1.4 缺乏养殖经验,养殖水平低
一些生猪养殖场在生产初期很容易出现因对生猪养殖的经验不够丰富而导致养殖水平较低的情况,这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更多地对惠农政策和贷款贴息方面采取手段谋取利益,而对生猪养殖疫病防疫能力等养殖问题毫不关心,从而会引起疫病的扩散和传播。
2 提高养殖场防疫能力的综合措施
2.1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意识
通过宣传国家的法规如《动物防疫法》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户对动物防疫方面的了解,这在农村有较好的宣传效果[1]。一些农村养殖户并不是不愿意遵循国家法规,而是了解、学习国家法规的渠道太少,从而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防控意识较低,在无意之间加速了动物疫病的传播。
2.2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
养殖技术培训主要包括集中养殖户加强其对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中对生猪养殖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并且对养殖户讲解养殖布局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对养殖制度管理和规模化养殖的过程和意义对养殖户进行充分的讲解,并告诉养殖户生猪养殖经验在不断的养殖发展中会逐渐积累,并且养殖经验会减少生猪养殖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2.3 指导建立和完善各项档案、制度
养殖户要将各项档案进行完善,以促进管理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效率更高的养殖管理,且养殖户要对养殖制度进行完善,这项工作可以在相关养殖专业人员的协助下完成。在各项档案、制度不断完善之后,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对相关的不遵守制度条例的行为进行惩治[2]。
2.4 规范用药,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当生猪在养殖过程中出现某种动物疫病的症状时,养殖户不能在没有专业医师的认证下进行盲目用药,这样的行为有很大几率造成耽误治疗时间、加剧疫病扩散的后果。因此专业的医师是一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所必备的,不能因为减少成本的投入而将专业医师进行排除,专业的医师能够对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情况以历史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在对疫病出现之前就进行免疫工作,从而减少疫病扩散的几率,提高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3]。
2.5 改善养殖环境,做好日常管理
生猪养殖场的环境会对疫病的产生、扩散速度造成极大的影响。改善养殖环境不仅是对生猪养殖的堆粪场、生产场进行更深层地清洁工作,更是对养殖场周围进行更严格的封闭性隔离,对养殖场的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进行严格地区分,提高养殖场的通风度和温度控制,从而使生猪养殖场的日常护理更加健康化。
3 结语
要提高生猪养殖场的疫病防控能力,可以从养殖户、管理部门等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措施的完善,例如提高疫病防控意识、减少传播途径和科学用药防疫等等,规范的疫病防疫措施能够给生猪养殖业带来更长远、更可观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