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起自喂猫弶鼠

2019-02-11哈米

杂文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丑化希特勒美化

哈米

我在园子里种了一棵月季一棵腊梅,长得很茂。我常把吃剩的肉、鱼等隔夜菜当作“荤肥”埋进两棵树的根部想让它们腐烂了给植物补充营养。可每次,第二天就发现树根的土被挖出了深深的洞,“荤肥”被偷盗一空。几次以后,我晓得一定是猫们干的。杜区里有很多流浪猫,它们也需要生存呀。我就不再把剩下的荤菜当肥料施,干脆把它们放在盆子里供作猫们的免费自助餐。果然,翌日,盆子里的剩菜“销售”一空,我很开心。

社区里有业主讨厌猫。要求物业把野猫抓走。我急了,说,猫们不碍事的,也是一条伞。放它们一马吧。反对者说,不是弄死它们,是让收容了去由愿意养猫的人领养而已。不久真的不见猫了。我想又可以把喂猫的食物用来为花树施肥了。

好,叙述到这里,我是个“爱护小动物”的善人形象是否已经确立?对,不错。

别忙着下结论。接下来,我埋进花树根土中的“荤肥”第二天照样被挖出了深洞,拖走啦!这下我恼火了:这肯定是老鼠干的!我问弟弟(两棵花树是他给我种的)你好不好帮我弄只老鼠掠(liang捕鼠、鸟的工具)来。一向热心帮我的弟弟却甩过来几句话:“猫也好,鼠也好,都是有生命的,它们又没有到房间里偷东西吃,为何要去捕杀它们!只要不扰乱人的正常生活,让它们生存着也是种生态平衡。随它去吧!”

如果把我企图弶老鼠的要求单独搬将出来,就颠覆了我“善人”形象而成了“虐殺小动物”的嫌犯啦。

由此蓦然想起,这不正好给我一贯的想法作了注脚嘛!回忆录和人物传记是不太可信的。

为啥?就因为选择的原始材料不同:假如给我立传。选“喂猫”或选“弶鼠”,都是真实的材料,但由此显示的形象却完全是对立的。

恰似盲人摸象。不也证实了各人摸到的“原始材料”不同而得出各异的答案:说大象似墙、似棍、似柱、似绳,无法统一。但他们没有人在捏造事实。

希特勒是极其残暴的杀人狂魔。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但希特勒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说他仁慈、善良、父亲般的体贴。他的贴身保镖罗胡斯.米施说他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人”;他和善、有教养、多愁善感、对狗深情厚谊、为孔雀死亡掉眼泪,甚至不忍心看花的凋谢……你惊讶吧!他们没有美化希特勒,说的都是他们真实的感悟。只因为他们选取了另一块材料而与大家所认知的大相径庭。

这。说明“真实”不一定是实质性的真实!

据此情况写下的回忆录或传记就难以说是真实的(只可说是“另一侧面”)。

当然。因美化或丑化造成的不真实是大量存在的。比如,慈禧太后让荷兰画家华士.胡博为自己画像,命令必须眼睛画大些、嘴唇丰满些、嘴角往上翘些、脸孔不能有阴影,总之,画年轻漂亮些。结果胡博呈上去了那幅美丽而不真实的,把面露专横的真实的那幅带了回去。

历史上某些有权势的人常常叫作家、艺术家反映真实,实际上真正反映了却并不一定受欢迎。那个大家知晓的故事不是说,从前有个国王是个驼背、独眼、瘸腿,相貌奇丑。他要画家为他画一幅描摹他真实形象的肖像。第一位画家想,把他画得帅一些总不会错。结果国王一看画得这么漂亮岂不存心讽刺我吗?一怒。就下令把画家杀了。接替的画家吓坏了,赶紧按国王的真实相貌画,国王一看又勃然大怒把画家杀了。第三个画家极其聪明,他让国王把一条腿搁在大石头上,让他哈着背,举起猎枪。眯起一只眼睛做瞄准状。按这姿态画好了肖像,国王大为满意,重重地奖赏了他。

国王要求画家真实地为自己画像,这是“场面上”的话,其实他哪里愿意真让人把他的丑态展示与众。第一位画家当然深知奥妙。但他没想到离真实万里地美化,实际上是高级的丑化,国王是聪明人。怎不火冒三丈?!所以画得美的和真实的画家都遭了灾。唯有第三位画家用“客观的姿势”巧妙地掩盖了真相恰到好处得以重赏。

我扯到哪去啦?赶快收住。

猜你喜欢

丑化希特勒美化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辜鸿铭:被小丑化的国学大师
从高考模拟命题看两种“虚无”现象——“丑化中国”说与“西学中源”说之比较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姹紫嫣红”的回光返照——“美化服装”运动(1955~1957)初探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
英国曾计划劫持希特勒
希特勒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