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改革与创新

2019-02-11周婉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思政课创新标准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标准的界定在新时期的国家与社会中面临巨大挑战,其标准的建立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对于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主要讨论关于新时期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怎样界定、如何建立等问题,用新时期评价标准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以制度来形成自我成长机制建设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关键词:思政课;标准;创新

2019年8月13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和十九大会议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新时期办好思政课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内涵直指如何育人、如何育好人,即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让制度与教师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沟通党和人民的一座桥梁,培育出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的奋斗青年。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教育的主体,担负着历史、现在与未来的重任。因此,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水平、优化教师结构,使其满足甚至成为推动政治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力量。推进思政课教师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师评价改革的核心又是和思政课教师密切相关的评价标准改革,因此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剖析新时期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标准,让思政课教师与评价标准产生良性互动。

一、与时俱进,创新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

(一)新时期矛盾的转移

我国教育发展史虽然悠久,但是近代教育发展时间尚短,尤其是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在上世纪,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以及人才的匮乏,主要矛盾是教师执教水平的迫切提升需要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改革开发与新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会功利风气,教师评价标准渐渐呈现出功利化倾向,并且出现工具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的矛盾,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科研成就作为教师评价标准,却忽视其他因素诸如教师价值、师德与师能等。经过几十年经济社会与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意识到这种矛盾的诸多不利影响,关于功利性教育评价的改革出现,评价标准开始适应国家教育水平与科研能力的增长速度。因此主要矛盾也从业务能力向综合素质转变,尤其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人心,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教师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矛盾,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社会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思政课教师担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标准的尺度与界限更难把握,这就需要其与时俱进,以创新思维的方式来改革发展评价标准。

(二)评价机制改革

《意见》提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对思政课教材、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而教师的评价机制作为队伍建设重要一环在改革中至关重要。评价机制关系着思政课教师与时代的契合度高低,也关系着教师们是否能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政课讲好、上好。事实上,不仅评价机制与评价准则关系密切,思政课教师与评价标准之间也存在着双向联系,使得评价标准在评价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既广泛又独特。思政课教师与其评价标准之间复杂的联系由于固有的封闭性本身无法解决,需要有外部力量来帮助其改进,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又缺乏统一性,因此必须通过改革评价机制解决这个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理论的指引下,思政课改革给予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们更大的提升空间,让社会成员对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位置有更深一步的认知,以改革促进评价标准的前进。

(三)标准制度化

新时期的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不是一个临时的刻度,它承担着总结过去几十年思政课教师标准的任务,是标准与制度化的开端,可以说,思政课教师的标准化是教师评价改革的核心。如果方向是对的,那么就需要创造一条路通向它,让标准制度化正是通向思政课教师改革之路的核心。制度化是组织成员事前对制度的形式价值的认同与事中对制度的遵守以及事后对制度的再生产的制度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思政课教师与评价标准制度化之间就是一个不断走向辩证统一的过程,思政课教师是标准的源目标与执行者,而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师水平的尺度,教育部门、学校、社会与学生也在制度化过程中扮演者着重要角色,这些外部力量为融合规则与现实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标准制度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内外磨合的阶段,这个过程是部分与整体、个体与群体辩证统一的过程。因此,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度化不只是主体的责任性,更事关全社会的包容性,须以民主的方式来实行标准的讨论。

二、重视"三高",界定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

(一)政治觉悟高

思政课教师作为教授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关键是做好自身的思想建设,这样才不会在教育的过程中背道而驰。与其他教师相比,思政课教师的评判标准应更重视其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解释,更应符合当前国情与社会状况。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即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政治觉悟高是对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求,思政课教师肩负着指引党和国家新时期奋斗者的重任,其思想理论境界时刻关系着党和国家意志的贯彻执行,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因此,对于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标准,不能模糊界限,应该以是否坚持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准绳,培养出有家国情怀、有责任和担当的教师人才,建设政治觉悟、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

(二)师德情操高

师德是社会共同认可的教师行为规范,同时也是教师评价标准的底线,事关教师整体的道德标准,何时何地都需要慎重准备、慎重对待。师德分为教师公德与职业道德,两者相辅相成,但又有所差别。教师公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自发地形成与自我约束,具有个性鲜明地特点;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每个行业都或有既定标准和明确界定的行为准则,也可以理解为行业道德。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一方面立德树人是其本职,公德与职业道德是对立统一的,既要有求实、自律的教师公德,也要在职业道德的约束下审慎工作;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要求其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严于律己,开阔视野,在保证师德情操的基础上有创新,敢于否定和扬弃,以进步的姿态来开展教研工作。师德情操是思政课教师标准的重要考量内容,应当将师德情操的标准与工作情况、学校制度等结合起来,以师德评价标准和学生的满意度为基础,营造出积极、有为的良好教育工作氛围。

(三)业务水平高

思政课教师标准的建议与完善离不开基本的业务水平与执教能力,《意见》中提出的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 “思想政治课”、“道德与法治课”等,都需要思政课教师认真钻研并且能够以丰富地形式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业務水平的提升有赖于教师评价标准的建设能力与教师的认知能力,这对教师标准的考量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标准是教师提升自我、扩展知识的又一个途径,一个好的评价标准能极大改善教研环境,能帮助学校、教师和受教者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较多启发。思政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评价标准有着交互的联系,因此应该创新评价和考核形式,以多元化的方式来保证和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让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实现精准定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三、多方发力,共建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

(一)以政治为导向

思政课教师标准的建立,第一要务是加强党性锤炼,核心的要求是对党忠诚和坚定的政治倾向。一方面,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思政课评价标准相结合,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改进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对于政治立场不坚定、不拥护党中央领导的思政课教师应留校观察或者弃用,以保证教师环境的纯洁性。对于习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以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要严格落实,需要把党性锤炼融入到思政课教师考核标准,从政治关、培训关两方面来确定标准。政治关是在思政课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方面以政治导向作为标准进行严格考察、筛选,将思想觉悟高的人才优先进行选拔,对于立场不坚定的需要看考量或者坚决不用;培训关是在思政课教研和科研工作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习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可以建立正反向激励机制以保障学习质量。以政治立场为标准对于提升思想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建立思政教师评价标准的第一要素。

(二)标准民主化

思政课教师的标准建立与完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由于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标准须有多方参与,评价机制可以构造出多元化标准模式,以保证教师评价的客观、有效。要呈现出民主化的治理结构,需要充分赋予思政课教师对于其评价标准化的自主权,包括人员录用、职称评定、技能鉴定、专业能力评估等,让思政课教师真正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建设中来。此外,政府的有关部门、社会、学校和学生也是标准建立的重要推动力量,将各个要素充分联系,体现对思政课教师个体的尊重,反映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同时可以激发出思政课教师标准的创造与改革活力。标准的民主化作为一个反复的过程,在建立初期很难预料到其发展的结果,并且存在定量形式难、定性内容不确定性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抓住某一方向,譬如通过制定“双师”评价标准,探索关于思政课教师标准传统的表达规律,追溯出民主与标准的深层次内容,以价值存在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其民主化进程。

(三)评价科学化

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科学化与专业性是推动思政课教师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改革效果很大部分来源于教研与评价的结合,推动评价标准化必须理性且有针对性,构建出良性教育生态。第一,科研与评价标准相结合,通过第三方评价、专家讨论等方式,完善阶段性评价机制,更多以内容而不是载体为标准进行评价,更加客观、科学地考量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成果;第二,教学与评价标准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课堂形式具有多样性,授课知识具有深刻性,同时将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作为考核教学标准;第三,师德情操与评价标准相结合,以创新的方法考核,例如使用师德积分制。利用积分制考核评价,将学校的管理目标与教师个体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将约束、激励教师师德行为与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统一起来,通过考核内容和具体指标,指明师德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网,2019-08-14.

[2] 邬小平,田川.理性到价值理性: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政策转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9(05).

[3] 郝文斌,嘉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内在矛盾的辩证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19(09).

[4] 刘林,赵芸.制度化的定义和判断标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8(16).

[5] 黄正新,黄瑛.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问题与策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19(03).

[6] 张媛媛,李大伟.教师师德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研究,2019(05).

作者简介:周婉莹(1994- ),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研究方向:法律、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创新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