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校师范生就业创业意愿的研究

2019-02-11舒晶晶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西藏高校就业创业师范生

舒晶晶

摘 要:为研究西藏高校师范生就业创业的意愿,以西藏大学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西藏大学的师范生具有极大的创业热情,且对于学校的创业就业教育具有更高的期待;同时本研究将在此次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西藏高校;师范生;就业创业

师范生的就业形势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严峻。各类学校在经过十几年的长期吸纳和培养应届的师范毕业生后,各地方的师资队伍逐渐显现年轻化,教育行业总体师资已趋近饱和,因此,师范生就业的方向大多数为教师、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方向保守。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全国各高校都加强了对师范生的创业教育,力图使高校师范生成为既掌握从事师范教育的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又能掌握从事其他职业的本领。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研〔2018〕5号)中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学生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的转变,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与问题受到更多的的关注,而师范生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教育培养及就业创业问题也备受瞩目。作为我国边疆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的西藏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创业更应该成为国内各界人士的焦点。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西藏高校的师范生作为西藏各地区学校的中坚力量,为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教育保证。本研究旨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研究西藏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创业现状,总结西藏高校师范生就业创业的特点,探索西藏高校师范生的培养现状,归纳造成现阶段西藏高校师范生就业创业的多方面原因。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与方法

因数据收集时大四学生已毕业,所以本研究在西藏大学教育学院,分层随机选取大一到大三共90名本科生。本次施测共发放问卷93份,回收93份,剔除废卷3份,最终有效问卷90份,其中男生21人,占总人数的23.3%,女生69人占总人数的76.7%,本次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8%。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问卷结果的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二)测量工具——西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调查问卷

西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调查问卷由陈进等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内外量表的基础上。根据西藏大学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编制而成。问卷以就业意愿、创业意愿和公务员热为理论指导,根据被测者的实际情况,对形成被测者就业创业意愿的原因做出可能性推测。

(三)施测程序

本测试采用团体测试的方法,每次测试一个班级。为保证结果不受实验者或被试期望的影响,采用双盲法,主试由其他不知实验目的的人员组成,利用下课时间进行测试,问卷当场回收。

(四)数据处理

问卷数据经过初步整理后,由课题组专人录入,所有的数据处理均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西藏大学生源地为西藏地区的区内本科生与生源地为非西藏地区的区外本科生相比,在总得分上差异显著,区外学生的总得分大于区内学生,区内外在总分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为t=-4.617,在p<0.05时差异显著。

注:*表示p<0.05,**表示p<0.05;①代表汉族,②代表藏族,③代表其他民族

从表3可以看出,藏族、汉族和其他民族在就业意愿、创业意愿和总分上的差异显著,汉族大于其他民族大于藏族。在访谈中大三的张同学说:“家里比较支持我在西藏就业,但是也希望我能回家就业,离家里近一些当然更好,对我自己而言肯定哪里的就业机会更多就去哪里......关于创业,我也跟父母谈过,我妈觉得还是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更好,但我爸不这么觉得。我爸觉得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感受到的压力就来自于考试,要是找一个稳定的事业编或者其他的,那其实就像我们说的还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应该趁着年轻多出去见识见识,闯一闯,实在不行再考编制也行......资金这方面来说,家里能给的肯定还是少数,创业的话肯定是希望能够走大学生创业项目,有政府的资金支持肯定更好。”大三的卓玛同学认为家人根深蒂固的就业观念对自己的就业创业观念有很深的影响,“家里人还是觉得考公职更加稳定,我有个姐姐都工作好几年了,但是还是在考教师岗,她自己很不愿意,但是说服不了家里人,不光是家里,周围考公务员的也很多,我们班现在都有人开始准备了。”

从上述对两位同学的表述中不难看出,持续不散的公务员热影响了家人对孩子未来就业岗位的期待,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就业和创业的态度。

注:*表示p<0.05,**表示p<0.05;①表示单身,②表示恋爱,③表示已婚

在表3中可以看出,已婚的学生就业意愿大于正在恋爱中的学生大于单身的学生。在访谈中发现,已婚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更大,大三的李同学说:“这个学期过完就大四了,就要开始直面就业的压力了。我跟我们班同学不一样,我面对就业的压力就更大,一毕业了就意味着我开始要对家人负责了。我可能会试试考公务员,工作肯定也找,双管齐下,总要就业的。”

在访谈中也发现,西藏大学的师范生对创业抱有极大的热情,且维度2第17 题中90%的学生认为如果自己创业父母会持支持的态度。

四、对师范生就业创业的思考及建议

(一)加大对教育模式的改革力度

西藏地区高校应调整师范生的专业结构和学科课程设置,充实课程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上应扩大选修课的比例,且扩大选修课的范围,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既有从师的技能、方法,又掌握从事其他职业的本领,让学生在面对就业时能拥有更多选择权,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当前,我区高校应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加大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当前的师范生就业应面临多元化的选择,西藏地区各高校更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能力,必须紧扣时代脉博,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培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三)增强对师范生就业的指导

西藏各高校在对师范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向学生传授当前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应该指导学生积极转变就业思路拓宽就业的渠道。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指导课程不够到位,大而泛的将一些书本上都有的知识,学校关于就业指导的服务体系页并不完善。这就要求在未来的就业指导服务中,要做到有针对性、精细化地对师范生进行就业指导。同时,西藏各高校应相应地扩大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为给师范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提供保障。

(四)师范生应找准定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师范类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之前,需要对自己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在对自己的职业需求定位不准,自身能力认识不清的情况下盲目求职必然会遭受更多失败。提高综合素质是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师范生除了学习就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师范生在校期间既要专心学习专业课,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未来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指导教师:程东亚)

参考文献

[1] 钟春果.基于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地方高校师范生就业问题探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39(05):103-106.

[2] 游涛,付忠莲.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与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09):89-90.

[3] 潘國雄.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加强创业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8):38-40.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结项文章,项目编号:2017-GSP-084。

猜你喜欢

西藏高校就业创业师范生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