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五化”路径探微

2019-02-11高珊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五化思想政治课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这个平台,科学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学习和运用,文章就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五化”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推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大多数人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伟大的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热情和智慧积极的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五化”的内容包括,(一)主体多样化。(二)教育分众化。(三)理论通俗化。(四)手段立体化。(五)服务人性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对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理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的探索发展实践中,不断的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伟大的理论基础。用“五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宣传的创新,高职思想政治课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当代大学生认真的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科学的发展观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大学生更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接受马克思主义伟大精神信仰,固筑思想防线,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人生发展基础。它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职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需要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的人才,更需要有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高素质人才。马克思主义用辨证唯物主义来武装大学生的思想,指导大学生的行为,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以更好的姿态去迎接工作和生活的挑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出生寒门的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了较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受到党和人民的重用,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职务的不断高升,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职高位重之后,他们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经受不住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思想的诱惑,丧失了理想信念,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偏移了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宗旨,导致走向犯罪的深渊。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升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任,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中国的事情才能办好。因此,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向大众化宣传普及,让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人懂得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武装自己的头脑,发展自己的智慧,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推进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巩固和弘扬,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高职教育只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技能教学,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大多数高职教师和学生而言,他们希望自己在大学能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走向社会有一个别人羡慕的工作,获得一份不俗的高薪。因此,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技能技术教育,而对于能铸就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思政教育则忽视和淡化。

(二)教育裂变和教育偏差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多元化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高职教师和学生受西方文化和意識形态的影响,在思想上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年轻的大学生经受不住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以及各种西方思想的侵蚀,导致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媒体迷失正能量宣传方向,过多的宣传个人主义,崇拜金钱和利益至上,弱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弘扬,使马克思主义边缘化。

三、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件、网络阵地和党团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学生工作部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等学生活动的主要部门,利用学生工作部向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时具有很高的热情,这时候他们所处的环境气氛也十分的和谐热烈,在这种情况下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变得好了起来。

(二)运用“五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职院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推进和普及的主要阵地,其手段要创新和多样化。“五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推进和普及中较为实用的模式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重点和焦点问题越来越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触及的行业也将进一步的增多,新形势新常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应用人才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发扬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树立分众化教育理念,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众要进行科学的划分,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众都能适时有效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如,相对于身居权力地位的相关领导干部,要着力于对他們进行责任意识、使命感意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使他们具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并自觉接受党的廉洁自律纪律,经得住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拒腐防变,不忘初心,做一个政治合格清正廉洁的优秀领导干部。通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便于群众入耳、入脑和入心,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在服务的人性化和手段的立体化。高职思想政治课以及相关教育学习人员,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前提,在学习中,以群众的需求为主,以需求定教育推进方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理论学习需要。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群众在享受人性化服务的气氛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能力,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更新更高的层次。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的前提。师生和谐相处,共同交流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使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教师尽心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亳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认真努力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领会和融化,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构建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为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高品质社会建设人才的摇篮,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内容通过高职思想政治课这个平台进行宣传和传播,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工作。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使当代高职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对象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其目的是希望引起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便于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更多的人来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理论的学习,并通过学习达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目的。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五化育人”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SJB541。

作者简介:高珊(1978.04- ),女,汉族,内蒙古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五化思想政治课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