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生代大学生的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构建研究

2019-02-11梁蕊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高校机制

摘 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背景下,面向新生代大学生的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新生代大学生的独特性,为高校党员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工作机制出现了不适应的客观问题。另一方面,新生代大学生的活力和创造精神,也为高校党建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加速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发展。面对这种挑战和机遇,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应当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保持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活力,有效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党员。为此,文章就将针对新生代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以及形成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的创新模式,有效推动相关工作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新生代大学生;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机制

一、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构建现状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党的自信,要求各级党组织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努力进行开拓创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实现党员发展工作效能的进一步释放,为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党员干部。

在这一整体发展观念推动下,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除在现有的学习教育、人才选拔、管理监督等工作上进行深度调整外,还重点推进了面向新生代大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有效保障了新生代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整体效果。然而,在实践的工作中可以发现,面向新生代大学生的高校党员开展工作,存在一些有别于之前的特殊情况,这些新生代大学生在思想层面表现出来的活力,使高校的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客观的挑战,其在行为形式上的独特性,也要求党组织对相关工作形势进行调整。目前,高校党组织正在积极探索相关工作机制的创新与构建,以期试图通过自身的工作机制调整,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面向新生代大学生的高校党员发展工作问题

(一)动机问题

在对新生代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中可以发现,该群体对于入党动机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缺少了对于党和国家的坚定认同,掺杂了一些明显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功利性目标。例如,在实践调查中可以发现,部分大学生虽对国家的政策和党的思想高度认同,但在涉及入党动机时确增加了个人就业、个人发展、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原因,这就明显显示出该群体对于入党问题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过度个人思想的摻杂,破坏了其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为高校党员发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发展隐患。

(二)渠道问题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主要是借助党委、校团委和学生社团等多种渠道,进行学生党员的发展和锻炼。然而,在当前的高校环境中,学生群体的主要活动渠道由线下转到了线上,更多学生希望参与到线上的活动中去,而忽视了线下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人员人以传统的线下活动为主进行推进,难免会造成实际发展工作效率的下降,也让一些具有时代精神,符合党员要求的优秀人才,错失了与党员联系人的沟通机会,无法投身到高校党组织事业中来。这种渠道上的对接失误,在短期内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其必然会导致高校党建与学生发展的脱离。因此,必须引起相关各方的高度重视。

(三)教育问题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学习教育工作是基础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背景下,党员发展工作必须要对现有的学习教育过程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具备更强的宣导能力,加速新生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然而,当前的教育形式,作为强调学生党员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忽视了学生所独有的个性和活力。在这种教育框架下,新生代学生党员会脱离自由的生活环境,而进入到传统的高校党员生活环境中,造成了其带头示范作用的有效下降,不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面向新生代大学生的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创新构建策略

(一)广泛宣教,优中选优

由于新生代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些负面思想掺杂到新生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之中。有鉴于此,高校党组织应当积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宣教。通过校园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积极推送有关高校党建工作活动和经验的正能量,使新生代大学生能够深刻了解高校党员干部的思想高度,并在其影响和示范作用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水平。广泛的宣教活动还应当突出对时代的关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为重心,综合高效的学习生活与发展现状,为新生代大学生提供思想层面的充足养分,使之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进行思想的提升和思想的磨砺,逐步消除负面思想,对于新生代大学生的错误影响。

最后,高校党组织要对现有的党员选拔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优中选优的工作模式,使让新生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党员选拔工作中来,并通过自身的思想、言行、活动等方式证明自己。而高校党组织则需要根据当下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相关群体的实际情况,选拔出最符合发展要求的优秀学生,使之进入到党员发展工作流程中来。这种以宣教为基础,以思想提升为保障,以选拔制度为支撑的新型方式,将为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提供全程的保障与支持。

(二)平台建设,精准对接

有鉴于新生代大学生认知观念和生活观念的深刻转变,高校党组织在开展党员发展工作时,应当积极进行渠道的调整和优化。依照新生代大学生群体的实际诉求,搭建基于线上的发展工作平台。该平台主要能够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党员选拔、党员教育、学习培训等活动,并定期开展基于不同人群的党员活动,使新生代大学生可以便捷地通过高校党建平台,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去,接受党的正确宣导。

在此基础上,高校党员发展工作要重视党员联系人的培养,选拔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党员干部,使之深入到学生群体中,通过平台渠道与新生代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借助线上线下活动的协同联系,来加快新生代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效率,保障党建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严格培养,多元示范

在针对新生代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上,要坚持一贯的严格培养观念,秉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基本理念。要求新生代大学生定时定点参与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来,并通过教育资源的深度匹配,来满足新生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新生代大学生可以以更为多元的视角,对当下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刻解读。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主动与新生代大学生党员进行学习交流,使之对党的传统、党的信念和党的道路产生高度的认同。但同时也要注重话语方式的转变,用更贴近新生代大学生生活的表达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发展现状,使之在坚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拥有自身独特的时代特性。

最后,当新生代大学生完成教育学习工作后,即可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通过多种平台渠道,来进行广泛的正能量传播,用自己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和不同方向上进行示范宣导,用自己独有的特点吸引一批人,影响一批人,转化一批人,真正将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到最大。

四、结语

在面向新生代大学生的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构建工作中,高校党组织应当对大学生群体的动机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借由广泛的宣教活动,来影响新生代大学生,并通过高校党组织的党员发展工作平臺,与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使之深刻感知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而按照严格的选拔机制,参与到党员学习教育工作中来,高校党组织要严格规范新生代党员、准备党员及相关人群的教育标准,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水平,并以自身独有的特性,借助多元的渠道,进行广泛的正能量传播,起到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发挥自身的时代先锋,积极践行自身的时代先锋责任,真正成为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优秀党员干部。

参考文献

[1] 尚璐璐.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9):12-13.

[2] 范一远.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9(25):152-153.

[3] 邓琼.立德树人视阈中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19(16):114-115.

[4] 王盛.“中国梦”推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途径研究[J].管理观察,2019(23):110-111.

[5] 邱汉.基于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党性自我修养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9(22):154-155.

[6] 赵平飞.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选拔机制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72-75.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西安培华学院2019年度党建工作研究专项项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机制研究)资助,编号:(PHDJY1910)。

作者简介:梁蕊(1983- ),女,蒙古族,内蒙古阿拉善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党建。

猜你喜欢

高校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