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中山民族国家构建思想
2019-02-11杨芳芳
摘 要:孙中山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是中国近代内外矛盾激化的产物,是对西方“一族一国”的国家建构理念“中国化”的探索,也是基于中国的族群现状,对西方单一民族建构国家的理论创造性应用的尝试。从最初的反满兴汉,构建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发展到以五族共和为主体,构建民族同化的民族国家;最后定型于以中华民族为主体,构建民族平等的民族国家。完整地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族观以及基于民族观基础上的国家观的嬗变历程。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国家构建;思想
20世纪初,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广泛传入,民族主义思潮勃然而兴。孙中山的民族国家建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孙中山的民族国家建构思想集中于民族主义当中,换而言之,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主义的发展轨迹也就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族国家建构思想的发展历程,因此,孙中山在革命时期也经常谈到“民族主义是种族图生存与国家图富强的宝贝”,这也表明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并不是西方式的富有殖民侵略色彩的民族主义,而更多的是“自卫”的成份,而这个“自卫”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构建民族和民族国家的过程。当然,出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这个防守的“对象”也经历了由国内到国外的变化,证明了与西方民族国家相比,孙中山的民族国家建构实践是困难重重。在西方民族国家建构中,就国家中的民族而言,往往具有单一性,所以说不存在民族“融合”的问题,而中国的情况恰恰与西方国家呈现相反态势,中国自古就是多族群的国家,所以想要建构民族国家,运用西方的“nation”既是民族又是国家的思想时,就必须要思考自身的民族关系,这就有了民族再“创造”之题。因此,在中国“基本上民族构建的过程就是国家构建的过程”。此外,还要苦于应对国外的侵略,注定了孙中山构建民族国家的复杂性和民族振兴之路的曲折性。抛去局限性,孙中山在民族国家构建的历程中的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去研究的。以下就是通过对于孙中山民族建构思想研究后得出的一些看法。
一、反满兴汉,构建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反满兴汉作为孙中山民族与国家建构思想的萌芽,孙中山本人对其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模糊到明确清晰的过程。就其反满而言,在创建同盟会之前,孙中山因受到“反清复明”的意识和“贵华夏而贱夷狄”的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出于调动包括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汉族势力,凝聚人心的现实需要,就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联合政府”的口号,作为最初民族革命的旗帜,将满族作为民族革命的对象,用孙中山的话讲就是“志在驱除满洲人”。这就使得初期的民族革命充满了笼统色彩,具有民族复仇情绪和种族革命的性质,模糊了阶级界限,往往把阶级矛盾大而化之為民族矛盾,把阶级压迫视为民族压迫。随着对中国国情与历史的深刻认知以及革命前景的判断,孙中山认识到必须对满州政府和满洲人加以区分,于是将革命的口号转变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从“中国”到“中华”,给反满赋予了反清的内涵,正如“我们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表明孙中山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正式统一起来,亦民族革命的对象就是政治革命的对象,民族革命的目标就是政治革命的目标。就国家的建构角度来讲,从创立联合政府到创立民国,实则都是主张恢复汉人的国,光复汉族政权,构建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至于建国之后怎样去处理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阶段是没有过多的论述的。
二、五族共和,构建民族同化的民族国家
如果说辛亥革命之前的排满是出于推翻封建专制,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的国家需要。那么随着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各个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新的民族问题的出现,如何温和地处理民族建构与国家统一之间的矛盾,俨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面临的首要问题,革命性的排满已经不适合民族危机频发和边疆祸患不断的现实需要,必须寻找新的方式处理国内的民族关系,以达到维护国家统一之目的。于是,民国初年,孙中山依据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应形势的需要,孙中山被迫性地对国家观和民族观进行了重新的构思。为什么是被迫性的?因为孙中山对辛亥革命之前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既有改进又有所保留,所谓改进就是孙中山进行了民族“再创”,将五个民族统一为一族,用“五族共和”代替“排满”,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初步认知与建构。所谓保留就是在民族统一中仍然以汉族为中心,主张用汉族去同化其余四族,这主要体现在孙中山当时的言行里,如他认为民国的建立是“殆天心助汉而亡胡者欤”!况且,中国岂止是五个民族,如果五个民族统一,那除了五个民族之外的其他的民族在在要构建的这个国家中应该怎样定位 ,孙中山似乎考虑欠佳。据此可以看出孙中山想要构建的是被汉族同化之后的民族国家,所以说如果细究这时的民族关系,只会发现是流于表面或者说是形式上的、现象上的、法律文字上的、政治话语中的平等,并不是事实上的平等。但这种流于形式上的平等也加速了中国民族一体化的进程,使得民族的内聚力和认同感得到了强化。
三、中华民族,构建民族平等的民族国家
由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维护革命成果的实践的失败,使得孙中山认识到要战胜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必须尽可能地发动一切力量。再加之受到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孙中山也逐渐认清了帝国主义虚伪的本质,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彻底破灭,走上了反封建与反帝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使民族国家建构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具有了国际主义的倾向。此时,孙中山清楚地意识到,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必须积极寻求应对之策。于是,作为建国之利器的民族主义在其认为已实现的情况下,又再度被孙中山提起。但是,革命失败的现实表明,将五族共和作为维护革命成果盾牌或者继续革命的旗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现实需要为基础,对民族与国家的建构理论重新进行思考,以最大限度的调动革命的力量。根据史料,在1919年之前,孙中山的民族国家建构思想是倾向于日本,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孙中山是致力于打造单一纯粹的民族国家。而在1919之后,民族国家建构思想则是倾向于美国的“熔炉式”模式,表明了孙中山力图在中国打造包括所有族群在内的民族,构建包括所有族群在内的民族国家,包含了五族共和时期被排除的民族。孙中山在探求民族的名称时,在康有为、李大钊探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中华民族用于指称中国境内的全部民族,实现了到五族共和到中华民族的成功转变。后期,又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下,用民族自治代替了民族同化,承认了国内民族有民族自决权,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了新三民主义,从形式上真正地建构起了中华民族,从民族关系上表明了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个民族一律平等,最终使得自己的民族国家建构思想得以完善,成熟,系统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近代构建民族国家的最先发力者和主要推手,孙中山的民族国家建构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革命现实的需要不断深化、修正、完善的,毫无疑问孙中山民族国家构建思想反映了时代要求,具有进步意义。从萌芽到成熟,逐渐突破了西方民族国家建构路径的束缚,而又创造性迎合了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理论,实现了从“天下”观到“国家”观,从“臣民”到“公民”的良好的过渡,增强了国内各个族群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或者说对民族与国家一体性的认同感,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统一,开启了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新征程,推进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时间进度,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国家构建思想与具体实践提供了经验,减少了中国共产党在构建民族国家历程中的曲折性,使得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中华人民国和国建立,民族国家的构建得以完成,让中国能够以国际政治形式的主体与国际事务的参与者的角色存在于世界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 孙鹏举.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进程和经验[D].华中师范大学,2011(05).
[2] 孙中山全集 (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325,2.
[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M].上海中华书局民国25年,1936(02):76.
作者简介:杨芳芳(1993- ),女,甘肃漳县人,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