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支部“二维三级”标准化建设研究
2019-02-11何筠
摘 要:本研究将标杆管理引入到党建工作领域,突出系统优化的理念,构建院内对标、院际对标两个维度,党支部委员会管理对标、党支部工作对标、党员业绩对标三个层级,建立体系健全、评价科学、管理先进的党建标杆管理模式,实现党建工作的精细化、开放式、动态化管理,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平台。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隊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碎片化的深入发展,当代青年,尤其是英语学习者的党政理论水平低、思想认识不到位,由此发展到整个外国语学院基础党务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及时、组织生活不规范、责任落实不到位、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基层党支部工作存在的思想问题及其成因,探索有效的党建工作教育管理途径,营造良好的院风、学风对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党务工作成效、注重党员内涵建设、引领学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体系,实施动态管理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突出系统优化的理念,以“党建工作建平台、支部工作创品牌、学生工作出成效”为目标,坚持“党建与发展、抓点与带面、创建与创优”相结合,按照“试点探索、总结推广、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构建院内对标、院际对标两个维度,形成“党支部委员会管理对标”、“党支部工作对标”、“党员业绩对标”三个层级,搭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督导小组”三级联动的组织保证体系;建立“标杆培育机制”、“指导联动机制”、“交流学习机制”和“舆论宣传机制”四位一体的制度保证体系;健全“对象满意”、“过程控制”、“成果成效”等方面的评价保证体系,以此形成体系完善、评价科学、管理先进的党建标杆管理模式,实现党支部工作的精细化、开放式、动态化管理,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平台。
(一)“三级对标体系”明确对标内容
一级指标——党支部委员会层面:侧重于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涵盖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效能、政治把关作用效能、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效能、基层组织制度执行把关效能、推送改革发展效能五个方面,建立一级指标对标体系。
二级指标——党支部层面:侧重于工作对标。以考核党支部的基础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五个方面,建立二级指标对标体系。
三级指标——党员层面:侧重于业绩对标。立足于党委提出的“党建+家文化”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学院“教学中心、科研助推、服务强院”三个方面的“领头雁”作用发挥,建立三级指标对标体系。
(二)“二级对标管理”拓展对标空间
吸取基层党支部对标先进经验,开展院内对标。内部对标重在充分挖掘、提炼基层党组织“党建+家文化”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选树标杆,定期调校,形成综合对标体系,在系统上下形成“争当先进、标杆引领”的浓厚氛围。
院际对标重在从兄弟院校角度,考虑可比性、可学性和适宜性,开展“党建+家文化”模式探索对标。计划组织考察同城江苏大学兄弟学院、本校景荣春党支部,开展定期学习交流。
(三)“三大保证体系”保障顺利实施
一是建立组织保证体系。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以思想政治工作部为总牵头的工作小组,明确按“支部上报——组宣委员汇总——党支部委员会审核”发布三级审核流程。二是建立制度保证体系。借助党建工作会议、基层组织书记例会等途径,构建标杆培育机制、指导联动机制、交流学习机制和舆论宣传机制。三是建立评价保证体系。抓好“党支部委员会对党支部——党支部对党员——党员对发展对象——发展对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四级控制。通过党建工作考核测评、民主测评、民主生活会等方式,优化改进“党建+家文化”工作,保证党建工作对象满意、过程控制和成果成效。
二、系统思维,突出科学长效
(一)坚持点上突破与面上提升相结合,突出管理的科学性
坚持标杆引路,抓点与带面相结合,通过量化指标、细化管理、规范流程,创造可比、可学、可用的先进经验模式和最佳实践案例,以对标为平台,以点带面, 形成了学生基层党组织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态势,促进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升位。
(二)坚持分级对标与系统优化相结合,突出管理的系统性
二维三级标杆管理既实现了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党员三个层级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内涵丰富、涉及广泛的对标管理,又强调在局党委统领下的一体化运作,促进系统整合,实现了党建功能的最大化、最优化。
(三)坚持短期绩效改善与长期持续改进相结合,突出管理的长效性
标杆管理是一个动态改进、创新完善的过程,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立足于长效管理、持续改进,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查找不足,实施整改,适时滚动发布新一轮标杆,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气氛,形成了长期竞争力。
(四)坚持管理系统提升与青年素养提升相结合,突出管理的人本性
在不断改进提升管理系统的同时,大力促进人的思想解放、素质提升,培养优秀的党员青年人才队伍、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和团学骨干队伍。通过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党员“技能提升计划”、党员“老少共话共进”、党员“思政在行动”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党员的综合素质,涌现出一批先进青年,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
三、融入中心,彰显党建活力
(一)思想“共鸣”,构建党团融合“新格局”,提升党建“组织力”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思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借助“新思想公开课”、“素养公开课”、“梦想公开课”和 “青马公开课”在大学生中开展“双语先锋”、“青马工程”、“五四青春分享会”等主题活动。依托新媒体平台,加快党建工作互联网战略转型,继续推进“双语夜读”、“思政在行动”等线上线下活动,积极宣传党、团中央及学校、学院的党政精神,引导青年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引领校园正能量思潮。
(二)话语“共频”,探索党员教育“新路子”,提升支部“自转力”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其在思想引领以及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入贯彻党员“三会一课”基础工作,定期开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團学干部思想理论培训交流会。通过抓两头、促中间,扩大先进、提升中间、转化薄弱,不断规范基础党务管理,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基层党支部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青春“共进”,响应组织建设“新要求”,提升榜样“引领力”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讲·学·研”工作主线,构建“思政”、“实践”和“成长”三大工作平台。即:围绕一个“讲”字,努力搭建思政平台,开展“英语角·汉语桥”、“模拟联合国”、“乐学四一”等专业实践;围绕一个“学”字,努力搭建青年党员师生的实践平台,开展“双语讲解十九大”、“双语宣传价值观”、“双语先锋话改革”和“双语诗歌鉴古今”等实践活动;围绕一个“研”字,努力搭建青年党员师生的成长平台,开展“赛珍珠科研之旅”、“赛珍珠文化之窗”、“赛珍珠戏剧汇演”等“走进赛珍珠·品味镇江情”主题活动,以此打造全面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共同提升优秀青年榜样引领效力。
(四)文化“共享”, 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提升青年“贡献力”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致力于打造“党建+家文化”工作新模式,探索党建工作“12345”新格局。按照“学院推动、党委联动、学生行动”的工作原则,形成“思为本、服助推、强自身”的一条主旨;突出“立德树人,勤学奋进”家训和“慎思笃行,诚信至善”家规两个重点;通过深化“我家说”、“我家党课”和“我家讲堂”线上线下三大平台,做实“我家规矩”、“我家播报”、“我家服务”和“我家风采”四大模块,进而实现“党建五融入”:即融入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增强组织战斗力;融入思政聚合行动,增强时代引领力;融入“两微一端”阵地,增强工作渗透力;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感染力;融入大学社会实践,增强工作影响力。
四、结语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充分挖掘基层党支部“二维三级”标准化建设体系的内涵和精髓,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实际,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使全院青年党员不断涵养厚重的家国情怀,守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定不移朝前走,用坚持成就梦想,用坚持铸就辉煌,对其它高校的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 韩亚超.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D].潮海大学,2015.
[3]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M].中共党史版社,1995.
[4] 钟发亮.“90 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5] 崔岩,陈洛.高校加强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家”文化理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研究》(GJKTYB201806);2019年江苏科技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项目《高校基层党支部“二维三级”标准化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何筠(1983- ),女,汉族,江苏镇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