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隔姜艾灸合中药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65例疗效观察
2019-02-11吴永科杜晓飞张春侠
吴永科 杜晓飞 张春侠
(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陕西 宝鸡721599)
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病症表现为面部神经麻痹,多发于春、冬两季,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是由寒冷低温刺激或病毒感染引起[1]。传统中医称之为“吊线风”、“歪嘴风”等,主要分为风寒袭络型、风热侵袭型、痰瘀阻络型以及气血亏虚型,其中尤以风寒袭络型最为常见[2]。中医理论认为该病是由于风邪侵体、正气不足而经脉阻滞、肌肉纵缓不收所致,治疗应以活血通脉、扶正祛邪作为重点[3]。对此,本研究选用电针隔姜艾灸外用、中药内服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65 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65例。6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单数为对照组共33例,双数为观察组共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6.73±4.82)岁,病程1~14d,平均病程(5.64±1.52)d,患侧:左侧16例,右侧17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4 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7.21±4.34)岁,病程2~14d,平均病程(5.95±1.67)d,患侧:左侧19例,右侧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患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具有可实施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电针配合隔姜艾灸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取穴,准确取患侧风池穴、翳风穴、牵正穴、阳白穴、太阳穴、颧髎穴、下关穴、合谷穴、地仓穴、颊车穴以及阿是穴;(2)患侧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采用1.5寸电毫针透刺上述穴位,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接电针仪(上海市医用设备有限公司,6805-C型)选连续波,电量依据患者耐受度为准,留针半小时左右。(3)针刺结束后,将鲜生姜切成厚0.2~0.5cm的姜片,用针在姜片中心处穿刺数孔后置于阳白、太阳、牵正、颧髎、地仓穴位上,姜片上置艾柱施灸,若患者感受灼烧则轻轻拍打其皮肤,或将艾柱及姜片挪开片刻,待患者灼烧缓解后再放回,艾柱燃尽后另换一壮,一般一个穴位灸2~3壮;(4)每日治 疗1 次,1 个 疗 程7 次,连 续 治 疗3 个 疗 程 共21d。观察组在对照组电针隔姜艾灸基础上,加服牵正散合桂枝汤,汤方组成:白芍、桂枝、葛根、防风、白附子、僵蚕各10g,细辛4g,全蝎6g,生姜、炙甘草各5g,蜈蚣3条,每剂加水煎至300mL,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21天。观察指标、疗效判定参照相关文献。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对研究对象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口角下垂、额纹消失、鼓腮漏气、眼睑无法闭合各项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角下垂、额纹消失、鼓腮漏气、眼睑无法闭合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口角下垂治疗前 治疗后额纹消失治疗前 治疗后鼓腮漏气治疗前 治疗后眼睑无法闭合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3) 3.14±0.55 2.35±0.27* 4.16±0.77 2.82±0.24* 3.73±0.72 1.76±0.34* 2.94±0.33 1.61±0.19*观察组(n=32) 3.20±0.58 1.84±0.21* 4.11±0.68 2.37±0.43* 3.69±0.67 1.43±0.20* 2.88±0.51 1.23±0.22*t 0.428 8.516 0.277 5.187 0.232 4.750 0.565 7.460 P 0.670 0.000 0.783 0.000 0.818 0.000 0.574 0.000
2.3 两组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及FDI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评分、FDIP 评分以及FD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 评分及FD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DI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及FDI评分(±s,分)
表3 两组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及FDI评分(±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H-B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FDIP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FDI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3) 17.61±4.58 13.72±3.15* 16.72±3.58 23.67±5.45* 16.19±4.21 12.53±3.63*观察组(n=32) 17.56±3.84 10.64±2.89* 16.79±3.61 28.36±5.81* 16.33±3.97 10.16±3.07*t 0.048 4.104 0.078 3.358 0.138 2.838 P 0.962 0.000 0.938 0.001 0.891 0.006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可耐受,除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一次呕吐情况外,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面瘫的激发因素是冷风吹拂及病毒感染,致使面部血管痉挛,面神经缺氧缺血而发病[4]。祖国医学对面瘫的病因主要有两种主张,一是外邪侵袭,《备急千金要方》云:“皆风入脉”,《诸病源候论》则曰:“风邪侵于手太阳、足阳明,筋急引颊,使言语不正,口斜僻,目不能平视”均指明面瘫发生的原因是风邪夹寒或夹热;二是内因,多强调血虚、脉络空虚无法荣养而病,《针灸大成》曰:“醉后当风卧睡,贼风侵入,痰饮流注,或因怒气伤肝,房事过度”,《类证治裁》又云“血液衰涸,口眼歪斜,难以荣润经脉”。说明风邪袭络是秀发本病的外在因素,风邪中络亦常与寒邪夹杂为患,致气血痹阻,经气不利,筋脉失调,故临床治宜疏散风寒,活血通络为治则[5]。
电针具有持续强化针感的作用,可加强面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受损神经代谢,缓解炎性水肿,减轻面神经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6]。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马天安等人[7]利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针灸组具有相似性,原因可能是中药汤方中的桂枝善于解肌发汗、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白芍益阴敛营、合用调和营卫;防风祛风;细辛散寒;《本草汇言》:葛根之发散,入太阳,亦散风寒;白附子祛痰通络、善祛头面之风,全蝎主治口眼歪斜、诸风掉眩;僵蚕祛风化痰;蜈蚣通络;生姜味辛,微温,能温经散寒;大枣甘平益气补中;配以甘草调和诸药,起到散寒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从而改善了临床疗效。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口角下垂、额纹消失、鼓腮漏气、眼睑无法闭合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电针隔姜艾灸合中药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电针隔姜艾灸,可以更好的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最后,本研究分析了两组患者的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FDIP评分以及FDIS评分,发现观察组的H-B评分、FDI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FDIP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联合中药后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躯体和社会功能均获得更好的改善,这一结果与杨鸽华等人[8]的报道基本吻合。
综上,电针隔姜艾灸合中药能够改善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并且可以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躯体及社会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