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研究进展
2019-02-11刘书宁刘瑞安
刘书宁 刘瑞安
成都医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83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因素中,造成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医疗机构具有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治疗对象的复杂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全球约有3500万医务人员,每天约有300万医务人员处于锐器伤害中[1]。文献研究显示[2],与病人接触最多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65.00%(52/80)。护理是一项高危职业,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紧张和危险中,极易受到危害。截至2017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380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达2.74,但护士数量仍远低于其他国家,并且还存在显著的分布差异(偏远地区护士甚为稀缺)。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专科护士的培养,护理团队变得更优秀,护士已成为治疗疾病与康复的重要力量之一[3-4]。现概述近年来护理工作者发生职业暴露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为我国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1 职业暴露现状
据卫生部统计,美国每年约有60-80万卫生工作者发生针刺伤,而我国的发生率约为美国的5倍。根据文献研究显示[5],职业暴露的发生由2010年2474例增长到2015年7100例,年增长925.2例。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是院内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花静[9]等研究发现,31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理人员占74.2%(23/31)。
1.1 人员情况
根据资料调查显示:职业暴露的发生以女性为主,约占83.83%(451/538)和77.87%(197/253),但调查显示[6],刚入职的护士或实习生中男性护士暴露的比例是女性的1.253倍,尤其未婚比已婚发生伤害风险更大。造成这样的结果可能的解释是样本量的影响、调查对象和调查工具的不同、已婚护士比单身更有责任感或更认同职业带来的伤害。护理人员中职业暴露现象严重的是工作年限低于两年者,约占48.28%(14/29)、工龄20年以上的护士以及实习护士。护士职业暴露的年龄分布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年幼或年长都是高危人群,因为他们临床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学习新东西能力减退,接触防护培训知识太少,缺乏职业防护意识。
1.2 科室分布
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危害也有所差异。究其原因发现可能与在手术室中,病人的身体处于暴露最多,护理人员接触面积增多有关,护士由于治疗或护理需要,会经常接触到血液,体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进行分娩时),排泄物[7]。护士在病房忙碌地进行着各种操作,在此状况下可能存在防护用具使用不到位的不良情况,这就使得发生暴露的风险增加。
1.3 暴露形式
1.3.1 感染性职业暴露
护士在操作时被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或被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污染,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其中护士遭到锐器伤感染率最高。研究显示被污染相应病原体的针头刺伤后,乙肝和丙肝的感染率分别为6.0%-30%、1.8%,中国是一个乙肝(HBV)爆发大国,对于群众来说更是一种威胁。
1.3.2 化学性职业暴露
化疗药物的使用增多,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以肿瘤科护士为主,因吸入或食入粉末会使患癌率加大。消毒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挥发,通过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传播。消毒供应室最常使用的是含氯消毒剂,其具有挥发性、腐蚀性和刺激性会导致肺部和肝脏受损,其次是戊二醛会导致哮喘。而护士工作因长时间误吸入麻醉废气,可导致女性的生育能力有所下降。
2 影响因素
2.1 内在因素(主观因素)
护士自身的职业防护意识是影响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职业防护意识薄弱,暴露前不重视和暴露后存在侥幸心理、不上报,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2.2 外在因素(客观因素)
2.2.1 环境
频繁的倒班和医疗器械的声音、电话铃声、患者的呻吟声等噪声使睡眠被剥夺、不适当的搬运患者导致的如职业性腰背痛、腰肌劳损。
2.2.2 管理
虽然职业防护的管理在不断地完善,但是仍还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管理的疏忽,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护士易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感染,并且害怕确诊后受到歧视,不相信因为暴露而感染HIV,影响上报率。
2.2.3 培训
我国获得职业防护知识途径是有限的,学生在校期间未能获得足够的知识和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护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繁忙又未进行培训。
3 对策
3.1 实施标准预防
职业暴露是难以预测和难以防范的,但是不等于不可以预防,我们是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它,就要认真做好防护工作,在任何时候都采取标准预防,即指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被污染物品看成是具备传染特性的病源性物质。
3.2 加强培训和心理疏导
对于遗忘的知识要进行培训来定期复习巩固,可以采用软件应用来提高知晓率把相关的知识链接到电子病历中,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及工作性质,选择性学习和复习。医院应加大培训力度,基层医院更要加大培训力度,可以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在艾滋病或者乙肝的教育培训中应该加强同情心和爱心的教育,避免歧视,在护理工作中当我们具备足够的爱心,就不会感到畏惧、慌张从而导致针刺伤等现象。
3.3 构建完善的三级管理体系
随着公众对医疗的重视,我国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和上报制度都在不断改进中,国家和医院应该积极建立更完善的、科学的体系预防职业暴露,对护理中的高危操作提早做好风险评估分析和防范,漏报的现象其实是意识薄弱的体现,
4 结语
目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仍然棘手,这与自身和外在影响都有关。伴随着国内外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职业防护措施,但是针对职业暴露的相关研究较欠缺。另外,虽然近几年男护士在不断增加,但我国注册护士中男女比例还存在着严重的倾斜,而护理工作是一项应激性很强的高危工作,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都相对较弱,这就导致在临床工作中面对应激时,从而发生职业暴露,这不仅影响工作,还可能造成身体或者家庭的不可逆损伤,因此自身做好防范显得刻不容缓。尽管当前护理人员、医院甚至国家对职业防护意识有所提高,各种政策相继出台,但是还有很多暴露现象的发生,而我国和国外、我国基层和三甲医院之间对于职业暴露的知识--态度--行为都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学习改变观念,再用观念影响行为。护理人员和医院方面都应确保每位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测,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从而推动我国卫生事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