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2019-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00222常珊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胃癌优质评分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00222)常珊珊

胃癌患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方案,通过手术治疗可清除患者的肿瘤病灶,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术疗效,需要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将重点分析对于胃癌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样本,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依次纳入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48~76岁,平均(63.2±0.4)岁。对照组: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47~78岁,平均(64.1±0.2)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线性资料对比具有高度的均衡性,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患者术前准备、饮食管理、管道护理以及病情观察等;而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身体机能和病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据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关于胃癌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机制、手术方案和相关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对于胃癌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而改善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②心理护理:患者确诊胃癌后,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和担忧等负性情绪。因此需要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现阶段临床治疗方式的优势和预后效果,同时耐心倾听病人主诉,耐心回答患者疑问,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积极作用,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同时通过列举成功治疗病例的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③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情况,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同时配合好术者的相关术中工作,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和安全进行;④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对室内温度及湿度进行合理调节,需每隔20min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一次。患者麻醉清醒之后,协助其保持平卧位,并将头部向一侧偏移,避免发生误吸情况。手术后结合患者身体机能情况,协助其及早进行离床活动,防止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手术后72h可给予患者适量流质食物,也可采取静脉输液方式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患者术后排气时间、VAS疼痛评分(0~10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0~100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实施卡方检验,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切口感染误吸、以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且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一般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优,两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胃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可实现病灶切除和控制肿瘤蔓延及扩散等治疗目的,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再加上疾病影响以及患者身体机能减退,手术后容易产生各类并发症,将对手术疗效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手术期间内,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干预意义重大[1][2]。本次研究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结合胃癌患者身体机能以及围术期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高质量护理,重点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和术中护理。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同时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这表明,通过采取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手术的安全平稳进行,有助于促进其术后康复,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这对于提升患者手术疗效以及改善预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有助于优化患者围术期指标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猜你喜欢

胃癌优质评分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我给爸爸评分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