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莒县看油价上涨对农机化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2019-02-11孙运举崔荣正
孙运举 崔荣正
莒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农机大县。近些年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鼓励带动下,大中型农业机械保有量迅速增加。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15.8万千瓦,拥有拖拉机保有量达6168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772台),稻麦联合收获机769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25台,高效植保机械273台;全县三大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92%、87.5%。农业机械承担了70%以上的农业生产作业量,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对燃油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柴油价格一涨再涨,给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农业专家认为“油价上涨→农机作业成本上升→农机作业价格提高→农民负担加重→影响农业发展”,这一连锁反应带来的问题若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2018年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50元,这是今年成品油价第11次上调,年度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了1000元左右。油价的上涨对农机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油价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农机手们,如今又再度成为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阎庄鑫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吕振柏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合作社126台动力机械,一年用柴油约200吨,按今年0号柴油每公斤提高1元计算,今年在用油上就要多开支近20万元。
一、油价上涨对农机化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导致农机作业成本增加,农民负担加大。近年来,农业生产作业对农机的依赖性进一步提高,农作物耕、种、植保、收、秸秆处理、粮食烘干、运输、农产品初加工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农机,柴油价格上涨,势必引起农机作业价格、成本的上涨。据了解,由于油价上涨,机耕、机播的作业成本每亩分别增加了6元左右,机收的作业成本每亩增加了12元左右,加上其它环节平均每亩成本增加了30元左右。农机作业成本的增加,虽然从表面来看直接增加了农机手的负担,但农机手大多通过提高农机作业收费标准,最终把油价上涨的成本转嫁到农民头上,从而增加了农民负担。
(二)挫伤农民投资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制约农机化的持续发展。由于油价上涨,农机经营效益降低,农民及农机合作社投资购机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一些大功率农业机械,本来农民的购买能力就不强,油价再不断攀升,必然会制约大中型机械的发展。近两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就是最现实的例证。2012-2017年全县使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情况:2012年使用1410万元,2013年使用1590万元,2014年使用1400万元,2015年使用1400万元,2016年使用1300万元,2017年使用634万元(本年度分配给我县的补贴资金是1200万元)。而2018年目前已使用资金455万元,预计全年使用补贴资金也就在600万元左右。
(三)增加了农机跨区作业的难度,降低了农机作业效益。由于油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农机作业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了跨区作业的利润空间,致使农机跨区作业,尤其是长距离的跨区作业更加艰难,势必造成农机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017年前我县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近百台,而2018年我县参加跨区作业的收割机只有60台左右。
二、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可适当增加补贴额度,单机购置补贴比例。有条件的市、县能出台相关政策,搞好农机补贴配套资金的落实,充分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拉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激发农民及合作社的购机积极性。
二是强化农机管理,加快节能环保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能耗大、技术状态差的农业机械该报废的一律淘汰报废,建立完善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制度;强化对农业机械的年检、技术检测和维护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同时加大对环保高效大型复式联合机械的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尽可能节约油耗。
三是对农机用油进行定向补贴。国家要做好农用柴油价格的合理控制,建立与农业生产需求相适应的油料供给政策,建立健全合理的能源价格机制。针对农机用油定向补贴的法律法规,按照2004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八条提出的“国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财政补贴。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尽快研究出台对农机的燃油补贴办法,将这一法律规定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