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与人之存在方式的改变

2019-02-11吴美川

关键词:生产力生活建设

吴美川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美好生活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把美好生活建设作为其执政使命,蕴含着要深层改变人之存在方式的实践指向。在进入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力求把这种指向充分赋予以世界历史性意蕴。在十九大报告中,仅“美好生活”一词就出现14处,涉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2018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主旨中也明确阐明,要“加强发展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让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1]。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处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以及深入推动这种存在方式的根本动力和实践要求等现实问题,需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进行深层思考和阐释。把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与人之存在方式的改变统一起来,对深化中国美好生活建设的理论认识和彰显中国美好生活建设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人学基础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主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始终。这一思想为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和人学基础。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层次,把人的存在和发展形态分为三种。即,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人的依赖关系”[2]52;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2]52;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52。具体而言,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例如,在亚细亚所有制形式、古代的所有制形式、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中,其落后的社会生产及其生产关系,并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的社会基础。所以,在这里,“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原始关系相矛盾的”[2]136。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推动大工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在这里,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借助大机器与科技应用,创造了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财富,满足了人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是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终极目标。广大劳动者除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以外,其余一无所有。劳动者除了取得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报酬以外,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劳动报酬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但社会生产资料为资本家占有,劳动者为维持其自身的生命存在及其后代的生活需要,不得不为资本主义生产所操控。在这里,人不成其人而存在,而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廉价的工具和手段。因此,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2]52,人成为商品的附属品,为物的世界所驾驭,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人的神圣的职业光环也为物的世界所掩盖,人的生活丧失自主性、自由性。在这里,人的存在方式是异化的、单向度的存在,是一种被物化的、抽象化的存在。对此,“生活”对广大劳动者而言,不能充分拥有人的尊严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是压迫感、剥削感。

要彻底消除使人生活在异化的生活世界中,根本途径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重建社会关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这里,无产阶级摆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性奴役,因而他们辛勤劳动创造出美好的一切和社会建设成果能为他们所共享。在这里,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52。人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所组成的是自由人联合体,揭示了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人之存在方式和样态到达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最高状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学说。同时,中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切实将马克思这一价值学说全面付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历史和现实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以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为立场的,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3]。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巨大胜利和历史性成就,人民翻身作主人,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到小康逐步得到提升,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迈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向强国时代的发展目标,中国始终将人民生活幸福、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可以说,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长史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逐渐实现解放和中国人民逐渐实现生活幸福的成长史和发展史,是中国人民力求不断自觉改变其自身存在方式和样态的历史进程。归根结底,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学说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和遵循。把这一价值追求切实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是马克思这一价值学说的逻辑必然。在现实中,这无疑就鲜明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其执政价值目标上。

人通过改造社会历史来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状态,以期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过一种更美好的生活[4]。“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5]531。因而,这样一种最基本、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实现每个人能够生活的表现和要求,是人之存在方式的最基本的现实展示。因而,生活是人之存在方式最基本的共性,而美好则是人之存在方式的最佳状态。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均能享有美好。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下,对美好的享有,其归属权和占有权只能为资产阶级所有,是为少数人所占有,对广大的、处于底层的劳动者而言,美好是一种虚幻的美好。也因此,这就造成了现实的人能够生活,却不是所有人均能享有美好的生活的困境。

中国共产党作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执政的最高价值追求的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在一定意义上必将有力地克服这种困境,进而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要解放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制度框架中,其强调的是社会发展中的每个人、广大人民群众均能享有人的尊严感,均能享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是为少数人所享有。并且这种发展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要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增进和提升的。中国共产党强调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6],实现这种奋斗目标的主体是人民大众,动力支持是中国社会生产力,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变人之存在方式,即摆脱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189。从这个意义上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推动美好生活建设作为其执政使命的实践高度。

二、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动力支持

美好生活建设包含着要改变人之存在方式的哲学意蕴,社会生产力发展则构成了改变人之存在方式的有力杠杆和根本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5]520因此,对人之存在方式的理解和阐释应当要从现实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中去寻找。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取得新发展,为改变人之存在方式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和动力支持。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夯实了物质基础,为深化改变人之存在方式提供了最有力的动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6]。历史地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了人之存在方式的不断变化。党的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党的八大报告和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阐明,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存在的实现主要集中在对物质基础和文化生活的满足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社会主要矛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存在的实现明显要求多方面,是以美好为尺度,也就是强调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这其中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这一系列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更替内在地表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是表现为“需要”和“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表现为“需要”和“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由“生产”向“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深层表明,内在地蕴含着中国社会生产力是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不仅具备了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生产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理念创新的创新能力,由此,揭示出了人之存在方式逐渐向更为丰富性和全面性的方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就是已经不仅仅限于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而在于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由此提高人民生活的品质。因此,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理论的理解不是一种单一化的,而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大生产的现实基础上。现实的人是一种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存在,因而人的现实生命存在是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现实要素来保障的,如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维持人的生命的健康存在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5]520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生产关系不断发生新变革,现实的人对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在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诚然,中国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和进步,关键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进一步推动和创新社会生产力的坚强的引导者和推进者。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逐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历史进程也内在折射出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征途中,不断努力地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今天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能够日益走近世界历史舞台中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中国人民不断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前进,不断实现人民对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进一步推动人的存在方式现实性变革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提出要加强和深化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党的领导,党要勇于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无疑为继续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并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第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推动人之存在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以人的想象活动就能实现的,而要将其置于现实性的、回归到中国现实大地上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上,是扎根于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中的,因此应当摒弃这种脱离中国现实的、具体的发展状况,抽象地思考、理解和阐释美好生活建设与人之存在方式的改变。第二,中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日臻凸显,仍有亟待解决和克服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中国的扶贫攻坚事业作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虽然这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功,但仍有一些群众生活困难,因而要全面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建设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

三、坚持中国的道路·制度·方案: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要求及实践拓展

美好生活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谋福利、谋幸福,深层改变人之存在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推动美好生活建设,实现人之存在方式的改变。

(一)坚持中国道路:美好生活建设的必由之路

道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有怎样的发展道路,就能塑造和创建怎样的社会发展格局和人民生活状态。坚持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7]9。从历史发展来看,19世纪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敢问路在何方?20世纪初,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国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不断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认同和赞誉,使中国向强起来的道路迈进。历史和现实发展证明,中国道路是正确的、科学的,是历史的、人民的选择,是一条民族国家实现独立、民族国家开创现代化道路、人民生活实现幸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7]39因此,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继续坚持和创新中国道路,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坚持中国制度:美好生活建设的制度保障

坚持中国制度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崇尚公平正义是这一制度的内在要求,彰显人民性是这一制度的本质体现。中国制度为实现美好生活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中国的实践语境中,通常认为,评判一个国家制度的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的重要尺度就是,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这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是否是有利于这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愈加幸福,是将人民置于社会发展的主体还是社会发展一种工具和手段。实际上,中国自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就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为依归,在实践中真正让最广大劳动者意识到自己是作为社会主义的主人、社会发展的主体而存在,而不是作为社会发展的仆人、受剥削者和受压迫者而存在,加强提升人民主体地位,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质,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表达,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是历史主体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8]。因而坚持中国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要不断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谋幸福,使人民过上好日子、好生活。与之不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为导向的,是以牺牲多数人利益的方式来使少数人得到生活幸福的制度,在这里,人民群众仅仅是作为社会发展中客体和工具而存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推动人民实现生活美好幸福、生活富裕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落实中国方案:美好生活建设的关键所在

美好生活建设的关键在于落实中国方案。进入新时代,中国不断提出了与时代发展深度契合、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理念、新方略与新思想,例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生成和倡导这些理念和方案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是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从而避免了其抽象性存在。而中国方案及其所倡导的理念的最为本质特征就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是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发展导向的。关键在于,“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9]426。中国共产党要在如何落实这些新理念上下功夫,“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10]。贵在落实与崇尚实干这一执政品格,关乎着中国能否真正实现美好生活建设,关乎着能否真正使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得到合理而有效解决。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中国反贫困事业得以深入推进,取得巨大的成功,其关键就是不仅在于要有克服贫困的科学思想的指导和顶层设计,更要有能将这一思想切实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使之转换成现实性力量、实践性力量,推动人民不断向全面发展方向深层迈进。

(四)秉持世界历史的实践视野:拓展美好生活建设的实践广度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使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使每个民族国家相互之间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共在与共生、共存与共融的发展关系,这就决定了世界上每个民族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必然要置于世界历史发展坐标系中来全面统筹和规划。

在世界历史坐标系中的中国,其所倡导的新发展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既要着眼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又要积极从世界历史的实践视野来改善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力求最终把推动中国发展、改善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与推动世界发展、改善世界发展状况统一起来。源自中国而属于世界的“一带一路”建设无疑为实现这种统一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可实践的实现方式。“一带一路”建设是要促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通,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它“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11]。这样一种价值导向和诉求不仅是中国人民所期盼和向往的,也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的人民所期盼和向往的。正如2018年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主旨中再次阐明的,“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任何人都无权也不能阻挡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一带一路”的实质是一种公共性存在,它是作为‘我们’的存在而不是作为‘我’的存在,沿线国家是作为‘主人’的存在而不是作为‘客人’的存在,是在共商、共建的基础上的共同实践,而达到以共享为目的的国际协作并有其主权归属的建设成果”[11][12],最终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推动和实现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中的人民生活福祉、人的存在方式发生新变革,而不为生活贫困所奴役。总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必将拓展美好生活建设的实践广度;在社会历史的实践中充分赋予这种美好生活建设以世界历史意义,为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有益的实践启示和价值借鉴。

猜你喜欢

生产力生活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