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论述的文化逻辑

2019-02-11陈德玺

关键词:理政治国民族

陈德玺,李 盈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理论内涵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何种状态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结合理论研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主要著作及关于文化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梳理其文化要义,以期“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的理论”,[1]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论述的总命题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2]这折射了习近平大国治理的文化思想进路。而如果说“治国理政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哲学,那么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也一定要落实到生活中去才能激发出哲学的智慧,从而演绎出一种文化气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作为对新时代的回应并将这一诉求采用中国化的话语表述,凝练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总书记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56。这十二个字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

(一)“国家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逻辑起点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国同构”成为治国理念,国家治理的出发点是由“家”而“国”,其逻辑推演经由“齐家”后方能治国平天下。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国”只有在十分有限的时间窗口才能体现。而近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现在社会,类似中国一样的民族国家如果对“国”与“家”的逻辑关系缺少深度研判,而是先“家”而后“国”,那么任由列强蹂躏的命运就成为必然;也即是说,中国的崛起必须改变统治阶层以及全民族对于“国”与“家”的传统认知。在中国尤其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中,唯有国家强大、国家富足才能给予人民百姓殷实富足的生活。

一部近代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从建党到建国、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我们看到共产党由弱到强并成长为带领民族奋斗的核心,也看到国家实力从积贫积弱到日渐强盛,国家综合实力和治理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不能全盘照搬国外,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4]13;与此同时,习近平还强调了旗帜问题、路线问题和精神问题,这事关“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4]60。

因而,“国家”不仅指涉了一定的地理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在“形而上”的层面,“国家”还通向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份子的灵魂深处,所谓“乡愁”“独在异乡为异客”“近乡心切”无不揭露出“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功能和情感的共振效用,进而将“国家”升华为抽象的文化符号,激发政党和人民的斗志,捍卫“国家”的神圣性。所以,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恐怕不是一个具体的“国家形象”,而一定是通过“国家”传递出的民族文化魅力。

(二)“民族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逻辑中轴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运思理路,始终遵循着一般、特殊与个别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因此“民族”问题在治国理政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运行中,同样是一个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投入的历史课题。我国民族生存状况自古以来就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孕育了中华民族千变万化的民族文化。应该说,民族发展与国家发展是一种“二而一”的辩证关系,互为表里。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华民族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中积淀了无穷无尽的东方智慧,一度创造了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

一梦千年的农耕文明自近代遭受列强入侵后,中国知识精英和革命志士惊呼“千年唯有之大变局”,从此便踏上了民族自强之路。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5],为“中国梦”实现加装了强大的理论引擎。对此,习总书记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3]36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的竞争究其本质乃是民族文化的竞争。所以“民族振兴”不仅要有坚强的物质基础作为硬实力,更要有经久耐磨的文化软实力作为韧带和润滑剂。走中国人的路,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信随着我国的强大,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一定能够倍增,从而实现民族文化“软实力”向文化“硬实力”的话语转换。

(三)“人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逻辑终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或许是中国古代政治精英的最高理想,生活于这种模式下的人民几乎处于一种“自由自觉的类特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状态。但这毕竟是落后生产力水平下人们一种近似“乌托邦”的设想。可即便如此,在儒家情结厚重的古代知识分子们看来,理顺“君民”关系对于唯一旧统治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所以要求怜惜民力、轻徭薄赋。殊不知,这里的“人”还是有“差等”的,依旧是干瘪的和无内涵的,在正统“教科书”中人民往往被“帝王将相”所遮蔽。

中国共产党人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信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成果的享受者,是中国梦的实现者。所以,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成为共产党人一项艰巨的历史重任。立足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习近平曾郑重地说道,“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3]107为兑现这一承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向世人自豪且郑重地再次宣告,“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6]。

在习总书记的话语中,“百姓”不是一个数字、代号或大写意,而是有血有肉的、感性的、充实的。在新时代中,百姓必须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积极成果,唯有如此人民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从容自信的心境去创造美好生活,获得自己的幸福。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种由物质向精神、由生活向文化的驱动。所以,衡量人民百姓生活是否幸福满意,既需要客观的经济指标,更需要主观感受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导向,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一种马克思主义美学上的引导和参考。

因此不难判断,“文化”一定是扎根于自己时代并且涵盖了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和认知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样式或样法;她是有根基的,会积极地生成再作用或浸润到执政党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在“新时代”,我们就能准确锁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逻辑框架。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论述的逻辑脉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叠加

大致说来,在我国的文化场域中,传统文化、欧美外来文化是两大主要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后起之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从经典社会主义到现代社会主义、从现代社会主义到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与时代照面,成为主流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选择的重要环节与补充。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得以成形,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孕育的积极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当前最迫切的需要和文化意识觉醒。

(一)“共享”——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感染力

全球化时代,中国本着不“藏于己”的胸怀,将最新的成果向世界供给,甚至不附加政治条件,体现了共产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样式的宽容精神。反观西方国家,对外输出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文化价值观,企图麻痹和把控弱小的民族国家以达到资本扩张和奴役的目的。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扛旗者,中国共产党以及习近平等富有远见卓识的共产党人,打造了“共享”的文化理念(无独有偶,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一书中,“共享”理念的雏形已踪迹可寻)[7],它既不失中国风格,又彰显国际风范,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同。

习近平指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还“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6];在对待国际事务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6]。这说明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建立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但“共享”的当然主体首先是而且必须是“全体人民”,我们倡导的“共享”也并非少数人宰制多数人的小圈子“独享”,而是不持偏见的任何民族国家皆可从中获益的共赢局面。

(二)“交往”——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发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8]108。在世界历史状态下,发展不再是个别的而是整体的、不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而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要是不想在今后的发展中被淘汰,它就必须卷入世界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这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原点。

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前所未有,政治圈、经济圈、文化圈日趋壮大,在扩大和深化同世界各国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一切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在国家内部,不同省区市的自由流动,为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物质条件和精神动力。进而言之,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自由人的联合体”即“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实现的可能。

(三)“对话”——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锐实力”

在中国古老的政治哲学智慧中,儒家的治国理念最成熟,他们推崇以德治国,并譬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9]。但古老的政治智慧忽略一个前提,无论个人还是党派,拥有善良的初衷并不见得就能获得较高的执政民意,它需要通过“对话”“谈话”和交流等方式,将其主张推广。习总书记在各种世界级会议平台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的总的观点、态度和建议,发出中国声音,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10]在此框架下,弥合了不同国家、民族以及政党之间的分歧,为世界和平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感召力。

反观个别欧美国家的对外实行“关门主义”和动辄“退群”的愤青做法,既扰乱了世界秩序,也置自身于独立的境地。究其本质,乃是欧美文化自恋的狂欢已不得人心,反倒是中华“和则相利”和“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交往与对话为危机重重的世界注入了几分文化的柔美。令人备感欣慰的是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提出了“尊重文明多样性”“强调人文交流合作”“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11]等主张,契合了时代发展主题。

(四)“实干”——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获得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切功夫须在“致用”上做文章,正如王守仁所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2]这种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涵养的敦重、笃实和致用品格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显然,这一逻辑转换在当下时代背景下也是成立的,即是要求做人要实、做事要实、做文要实。

习近平的7年知青同学艾平同志的一番谈话很有说服力,他说“习近平讲的‘了解实际’就是我们深入生活所了解的真实情况。他正是了解实际,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不会有‘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会有反腐倡廉,也就不会产生一系列正确的理解和认识。”[13]398在做事情方面,习总书记倡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3]400在做文章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14]在新时代,“劳”还被纳入立德树人的建构工程之中,因为人才是民族复兴根本动力,[15]让劳动成为一种风尚,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保障。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务本”的文化,也一定是要以人民的“获得感”[16]为检验标准的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素养,让劳动成为一种风尚,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五)“创造”——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原动力

马克思曾以人文主义精神批判道,“在社会衰落的状态下,劳动者陷入日益加剧的贫困”[17]9,甚至在福利增加和社会达到繁荣的顶点时,劳动者们都会陷入赤贫,必须通过“自我异化的扬弃”重新对人的类特性的占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7]73。

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人的本质不仅从资本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在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现实的人”还被赋予了“美丽”的新内涵。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劳动解放人本身,劳动创造生活,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莫过于通过劳动增加生活的厚度,树立一种敦重笃实的美学生活态度,培养高尚的价值情趣,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在实现绿色发展的今天,不仅要注重个人的美,还要注重生活美、生产美和环境美,让那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4]397将美丽的个体投放到大美中国的文化景象中,传递中国以及东方的美学态度。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方案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是指导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在世界、国家、政党、人民和个人等五个维度上,体现了文化精神与诸社会领域的互通机理以及文化的浸染渗透作用。

(一)世界的维度

直到“世界历史”之前,世界是分割的,而“世界历史”之后,世界是多时空的叠加呈现,异彩纷呈。然而民族国家正在被现代化、资本等褫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从而失去持久的生发力。民族文化枯萎和日趋平面化的世界表现出了单一现代性的危机,亟需进行一次世界性整合。遗憾的是,随着冷战两极格局破局后,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并没有抵挡住“逆全球化运动”的潮流,单边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等势力抬头并成为阻碍全球化的力量。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赶超现代化的道路上坚持战略定力,坚持“四个自信”,走出了被誉为“中国模式”的道路,GDP直追美国,对于重振发展中国家自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好,还是经济先行文化跟进也罢,由习近平总书记力推的“一带一路”战略有效抵消的G7、TPP等西方国家的关门主义,秉持“丝绸之路”精神,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求“把握重点方向,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抓住这个最大公约数,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4]504,营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的多元经济格局和文化格局。因而,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的提出,恰好反映出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公约数”,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理性结合,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是顺应了这样的时代潮流,显示出中国领导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从国际层面来说,这是中国影响力的一部分,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的‘软实力’”[18]。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不对外输出政治意识形态但并不能放任多元文化无序化,鉴于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政治形势,很有必要释放中国的声音,即“用社会主义文化统领其他多元价值体系,确保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掌握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19]

(二)国家的维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中,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对古代社会秩序的维护成效显著,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延续有赖于此。在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除了批判地继承传统之外,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迫在眉睫,因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奋斗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战略安排,我国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戮力同心,致力于一个“中国梦”,协调“两步走”,着力“四个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整个国家发展呈现出务实和辩证的原则。我国的发展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新时代这样,理念如此凝练、战略如此强劲、路径如此清晰、举措如此合理,尤其是对主要矛盾的把握,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精神和厚重的传统文化精神以及美学态度。这些举措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标识,既是旗帜,更是行动,并已日渐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新风尚,成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

(三)政党的维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新任务,执政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因素叠加同频共振,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受到影响,思想漂浮、组织涣散、作风拖沓等问题依旧突出。总体上来看,党面临着执政、改革、经济等课题的考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在人们群众中的形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此,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一再强调和告诫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6]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各领域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拉近党与人民的距离,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抵制奢靡之风,作风力求“三严三实”和党员要求“两学一做”,凸显了党员的时代担当,持久的高压反腐凝聚了民心、锤炼了党性。与此同时,习总书记还不忘“劝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1],“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21],可见“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通过行为示范、制度约束和常态推动,在党内外、在百姓中树立先进文化形象。

(四)人民的维度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在共产党人的心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出发点和归宿。这绝非偶然,早在7年知青岁月中,青年习近平就树立了“以民为本”的方向,为梁家河筹划沼气池四处奔走,为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他的脚步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建立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13]399可见,习近平的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了“人民主体性”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的评价交给人民[22]。他还向文艺界提出了要求,说“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6]

习总书记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4]364,时下推进的“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正是对“人民”共同实现小康的实践掘进。在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人民”情结中,他始终认为,“美丽”也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题中应有之意,而国家的美丽,本质上来自于人民的美丽,所以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入党章,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内涵揭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五)个人的维度

“文化”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积淀,既具有指认一定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的作用,也具有对个体或群体发挥教化的功能,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主渠道。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杰出典范。习近平作为一个国家元首,是政治规矩的践行者;作为人民中的一份子,在家庭中他还是一位敬老爱幼的好儿子、好父亲和好丈夫。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然。习近平从小就耳濡目染其父母治国、治家、治身的为人处世之道,传承了质朴的家风。他说“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4]35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而且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高的认同与评价,”[23]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信以及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辩证统一,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看成当代西方主流文化的一种替代性选择”[24],并正在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以逐步实现。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构,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个人作为基本细胞,不可避免地裹挟到一定的矛盾与危机之中,而最为紧张的社会危机就是新的家庭伦理关系尚未巩固,导致家庭矛盾多发,“问题就在于文化是否能重新获得内聚力,一种实质性的、经验性的内聚力”[25]。正是诊断到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习总书记多次谈及传统文化的魅力,旨在呼吁一种文化记忆与秩序的回归,也即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家庭和睦,又依赖于个人受到的家庭家风熏染,因为良好的熏习教化可有效降低社会发展风险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这无疑是对传统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精神的经典注释,从而也成为当代中国家庭文明建设重要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民族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我们的民族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신시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