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的战略思考

2019-02-11韩宝成

关键词:产学研粤港澳大湾

韩宝成,姜 虹

(汕头大学,广东 汕头 515063)

粤港澳大湾区肩负着促进两岸三地发展的特殊使命,其最大的特点、难点、痛点就在于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如何使大湾区内城市协调、同步发展,提高经济效率与效益、释放强大发展动能、承载更大时代使命,是粤港澳大湾区当下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在于协调联动、一体发展,通过深化合作形成一体联动的格局,通过构建粤港澳产学研一体化,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经济区域共同体。

一、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产学研一体化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迈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从快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正抓紧体制改革、政策导向、市场导向、产业导向重要环节,正由广东制造、广东速度向广东创造、广东质量转变。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要求持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必然要求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围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技术攻关和双向转化等机制。湾区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首个国家层面确认的湾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陆发展紧密相连,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1]它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深化港澳与内地融合,助力‘一带一路’纵深发展,还有利于带动珠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球生产中心+全球创新中心’,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中国引领新一轮创新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提供重要空间载体。”[2]粤港澳大湾区要超越世界三大湾区,成为超一流的经济湾区或者沿海经济,必须要成为有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题的现代产业体系及引领全球先进水平的经济增长极。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优势塑造、攀升全球价值链产业商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产业强省、经济强省,对产学研一体化有强烈的内在需求。

(二)产学研一体化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等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特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做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3]高等教育既关系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又与人才这项第一资源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决定了人才的创新和创造力、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未来所处的制高点。广东是高等教育大省,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省,不足以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充足的动力。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例如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排位并不靠前,是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短板所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争当一流,是广东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广东未来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落实好提高质量的战略任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五个方面功能才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才能为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加快完善一套协同机制,补齐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突出短板,坚持国际国内协同、产学研一体、校内校外协同,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和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协同创新,有利于加强科学研究,有利于加强实践锻炼,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三)产学研一体化是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需要

创新是第一动力。优质的科技供给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撑,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和格局的重要手段。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地理、资源等因素带来的便利、集聚和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开拓和超强配置力。在全球范围内,创新活动分布不均,越是知识密集型的部门或区域,创新集群的趋势就越明显。从国际竞争层面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能够大力增强中国在全球国家竞争体系中的创新优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急剧调整和变化,各国均加强了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相关领域的部署和争夺,若不能在全球国家竞争体系中占据创新优势,中国将长期难以步入世界政治经济权力格局的顶端。从国内改革层面看,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经济湾区,是为激发利用知识创造和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及发展的引擎,是为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载体支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跨越转方式、优结构、转动力关键关口的迫切要求。大湾区拥有国家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教育、科研资源,如何架起知识创新与商业化之间的桥梁,让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湾区区域创新动力模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产学研一体化是中国当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集成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在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竞争和合作关系,基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可以共享高效优质资源,降低研发成本,避免投资风险。为此,大湾区应加快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企业主导、高校协作、成果共享、政策保障的新模式,真正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一)大湾区产学研深度融合不足,自主创新效率有待提高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投入也越来越来多,对科技创新链的上下游都比较重视,已经具备研发、转化、生产各环节所需的产业体系,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涉及企业、大学、研发机构、政府、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等不同主管部门,这些部门既希望促进产学研合作,又期待保护本单位的利益,这在利益分配问题、成果的归属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等常常会产生矛盾冲突。同时湾区各城市间缺乏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顶层设计的缺乏和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产学研脱节现象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速度缓慢。举例来说,广州科技创新发展增速明显,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高企自身规模不足,缺少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领军型创新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动力不足。香港有大量世界一流高校和较强的基础研发能力,但“重学术研究、轻转化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制造业的“空心化”加快,科技创新型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不具优势,科研成果转化率也偏低。深圳有以华为、腾讯等为代表的龙头领军型科创企业,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及成果转化能力较强,但缺少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能力可持续性不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制造商间主要是分散和自发的合作,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之间深度融合不足,缺乏深入、有效和综合的合作机制,湾区整体创新效能与效率均有提升空间。

(二)大湾区高端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建设不足,技术创新缺乏可持续性

人才是科创活动中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但大湾区终身教育体系同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并不匹配,难以培养出适应创业、创新、创优、创造所需的优秀人才。同时,由于大湾区人才引进政策仍不完善,外来人口享受当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尚有实际困难,导致国际、国内行业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提不高”;另外受到“一国两制”体制限制,港澳居民在内地以“境外人员”归属管理,科研经费跨境使用细节尚待明确,创新型、技术型人才跨区域科研创新活动、流动落地受到限制。大湾区高端综合型创新人才仍较缺乏,尤其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及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三)大湾区产学研融合水平不高,合作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良好的体系布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既能保障产学研各要素自由流动,又可促进产学研各主体间合作共生。当前,基于粤港澳地区在法律制度、行政体系上存在明显区别,而且尚未建立完善的粤港澳区域跨境协调机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产学研各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成本上升,导致产学研一体化活力受限。同时,由于城市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各自的利益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产学研融合水平的提升进程。此外,由于大湾区内三地在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产学研主体在湾区内开展创新合作存在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以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例,香港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涵盖了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各个环节,而内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仍在规划构建当中。此外,湾区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运行新机制来推动三地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重复布局和重复建设区域创新发展规划,有限的创新资源缺乏有效和高质量的利用。

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的对策思考

(一)聚焦湾区一体化,坚持穗深港三极引领的协同创新模式

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科技创新不再是局限于单个城市和地区,而是越来越注重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形成典型的创新型城市群为目标。推动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创新型湾区的关键一步,而走好这一步,在强调城市之间竞争应保持以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同时,更须在国家层面加强广州、深圳、香港三个“极”的协同创新合作体制机制。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首先要明确的基本战略模式,也是区别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依赖于北京、上海这样单一中心极引领发展路径的最重要方面。从国际经验上看,“创新城市群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核心城市以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周边城市发展,通过在国际大都市周边形成创新群落,推动了区域整体创新。比如,伦敦依托生命科学等领域较强的创新优势,与周边牛津、剑桥地区紧密协作,形成了英格兰东南部生命科学研究‘金三角’。纽约则依托金融业和专业服务业优势,与周边波士顿、华盛顿等地区有机协同,形成了美国东海岸创新集群。二是不同区域发挥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城市群。以德国柏林地区为例,柏林市与周边的勃兰登堡州实施了‘联合创新’战略,建立了5个两地共建的创新集群,涵盖生命科学、创意经济、交通、新能源、光学等领域。”[4]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创新集群的可行路径是首先推动广州、深圳、香港之间的创新联盟,然后通过创新联盟带动澳门、东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等城市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大湾区的整体创新。

(二)聚焦引才用才育才机制,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能否培养、聚集和利用大量优秀人才,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创新人才高度稀缺的现实条件下,必须“引才”“用才”“育才”相并重,除了综合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和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的需求,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外,还必须将如何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变化的内生创新人才纳入更为重要的基础性重大工程。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才计划,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人才市场体系和快捷、高效、便利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务实、更完善的机制来引进知识型外籍人才,并建立技术移民系统,使大湾区对人才更具有吸引力,增加技术移民签证数量。向国家积极争取更大的政策自主权,以粤港澳人才流通促进港澳与内地民心相通,大力推进粤港澳统一人才市场形成,加快推进港澳居民享有内地国民待遇改革步伐。探索出台跨境使用科研经费的措施和与制度,以便研究人员能够跨境进行科学研究。要共同培育大湾区“宽容失败、鼓励冒险、兼容并包、宽松创业”的创业文化和创新氛围,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粤港澳大湾区内众多高校,应在市场需求为引导下,在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建立国际化、高质量的大湾区高校集群。探索大湾区内高校转学和学分互认机制,构筑跨区域人才交流高地和平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间深层次多领域的交流。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大湾区内大学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探索实施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多学科融合、培养国际视野和品位的人才教育模式创新,着力培养一批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三)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产学研一体化主体的活力

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通常认为,制度和技术都是创新的主要力量,两者呈现共生进化的特点,技术创新会诱导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也会直接和间接推动技术创新。因此,在推动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注重加强粤港澳三地间的制度衔接,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有效协商、协调机制,加速产学研要素流动、主体的互动和政府间合作,破解体制机制壁垒,加强大湾区协同创新制度设计,制定和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规划,有序推进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利益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科技合作常态化、正常化、制度化,推进和提升投资便利化,统一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制度,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委员会,协调、规范和解决产学研创新合作中政策实施、项目安排、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支持和鼓励粤港澳工商企业界、学会协会、咨询机构和智库等社会组织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公众参与,共同促进大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鉴于三地法律制度不同,应该建立跨区域的法律服务组织与机构,如跨境商事仲裁、粤港澳版权注册、司法协助与合作、区际律师事务所等,为激发产学研主体创新创业热情、保护创新创业成果提供有效法律支撑。同时,通过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在粤港澳大湾区创造一个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商业环境,允许创新要素自由高效地流动,深化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汕头大学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的探索

汕头大学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所年轻大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学校“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的示范效应日益形成,国际化、精细化办学特色日益突出,综合办学实力持续提升。可以说,学校的创办和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的成功依然取决于改革开放。在广东重点“打造粤东粤西沿海产业,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中,汕头大学坚持强化国际化、精细化的办学特色,依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广东地方区域发展新需求,进一步延拓办学空间,构筑开放办学新格局,主动对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力促科教有机融合,加大服务社会力度,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经济走廊建设,服务沿海经济带建设,为粤东乃至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一)探路国家新工科建设,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

汕头大学于2005年在国内高校率先引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模式。依托教育部CDIO试点工作组、CDIO工程教育联盟等平台,该模式在中国工程教育领域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为开展“新工科”奠定良好基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汕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293个专业认证结论中,是唯一无条件通过认证的专业。正是基于前期探索与实践的基础,“新工科”从提出到推行,汕头大学作为国家新工科建设四个牵头协调单位之一,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推行基于结果导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五个一”教育质量工程,将社区公益服务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本科教育成效显著。研究方向上与国际一流大学对接紧密,国际化办学水平获得认可。如引进美国密西根大学先进的课程体系,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致力于培育高端“新工科”人才,服务“健康中国2030”。初步建立起较为齐全的、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及支撑平台特色鲜明,形成以医学、理工、商学为龙头,文学、法学、新闻与传播、艺术与设计为特色的学科发展目标学科布局。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等四个学科(群)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行列。

(二)构建国际科技创新生态,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汕头大学紧抓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建设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契机,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一同连接国际科技创新要素和主体,在师资队伍、办学资源、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共享格局,以重点和优势学科为依托,积极整合资源、主动建设多学科、交叉学科团队和创新平台,走学科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持续开展教学与科研深入合作,加速学科交叉融合,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融合创新上下苦功夫,充分发挥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先进科技创新生态。汕头大学与汕头市、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紧扣汕头产业、广东未来和国际科学前沿,合力参与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建设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支撑广东“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和沿海经济带发展,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主动融入大湾区发展,服务沿海经济带建设

汕头大学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一体化新路径,推进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平台建设,落实学校扩大办学格局发展理念。加速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卓越领军人才,力求打造成为开放性、互动型的科技创新和科研开发平台与学科人才集聚高地。在“新发传染病研究”“环境治理”等领域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国内一流学科和平台。组建综合性区域发展与文化研究创新平台,致力建设粤东区域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平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种业与精准农业、现代工程技术等领域,主动对接《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打造区域人才集聚高地和科研创新重要平台,重点建设汕头大学佛山高新区协同创新研究院、“一带一路”科技服务与创新研究院、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汕头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等若干校企合作平台应用型创新型研究平台,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学校原始创新能力和地方服务能力,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有机融合,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开了通道,为粤东粤西沿海产业与珠三角沿海地区形成沿海经济带提供“汕大探索”。

猜你喜欢

产学研粤港澳大湾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