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思政建设
——-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2019-02-11录,吴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专业跨文化

王 录,吴 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201209)

0 引言

2014年9月9日,为了庆祝我国第30个教师节的即将来临,习近平总书记特地看望了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并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1]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鼓舞下,上海市自2014年起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要求高校教师除了完成本专业的知识讲授,还要全方位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所教学科[2]。

高德毅等[3]认为,“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众所周知,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育人的优良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1]。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方兴未艾,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区别与联系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等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如文献[2,4-5]中从宏观理论及战略高度探讨了“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构建;文献[6-9]中分析了“课程思政”推进的价值与意义;文献[10-15]中从理论高度及管理者的角度探讨“课程思政”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文献[16-17]中的学者则从微观的角度以某一专业或某门课程为切入点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如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经济管理基础”等课程。虽然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成功目前多处于理论探索初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指导亟待加强,研究的深度有待提高,特别是有关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研究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虽然高校学科各异、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目标是相同的。在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语言文化类课程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文化类课程中,由于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即外语师生长期接触较多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在自媒体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通过互联网、美剧及西方流行歌曲、体育赛事等大众媒介和流行文化,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20]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对于广大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坚守课堂的主渠道,将“四个自信”融入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语言文化类课程的重要作用,使任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坚持价值引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地培养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是广大高校教师特别是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可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跨文化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注意如何得体地、有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流。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2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几年来,全国高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上海高校在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国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上海经验”。

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认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四个自信”,即“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多次重要论述“文化自信”,并特别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他进而指出[21],“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核。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古今中外,每个国家、民族皆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公民,都非常重视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德”为万事之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爱国主义之类的理想、道德教育,不仅进行的“理直气壮”,也“无处不在”,如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历史和国民课程,为他们灌输本国历史和政治常识;依据有关规定,美国不仅从幼儿园开始就需要面向美国国旗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并且在特定时间还要通过宪法测试,以及一些重要的节日活动,如7月4日的“国庆节”、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甚至宗教活动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邻国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都设有社会课,对学生进行“爱国心”“爱国意志”教育。但是,令人发指的是日本政府肆意歪曲、串改历史,如在教科书中美化对我国和其它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国外的这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值得我们借鉴,并使它成为我们全方位、全程育人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行认真思考。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决不能含糊不清、犹豫不决。而跨文化交际等语言文化类课程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凸显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与优势,更好地承担起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时时处处围绕“四个自信”、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设计开展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据报道,目前我国的1 145所本科院校中,994所开设英语专业,占比超过八成[22],使英语专业成为我国高校“第一专业”。然而,近几年由于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等问题而出现被“亮红灯”现象,造成“英语专业:高校“第一专业”的尴尬[23],从而引起我国英语界的一些学者围绕英语专业的“关、停、并、转”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英语专业还是其他任何专业都应该与时俱进。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培养什么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即习近平总书记[20]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经过近年来关于“工具性”“人文性”之辩,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8年颁布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英语学科的人文学科属性”[23],表明英语专业又回归到了人文传统和本位,“强调人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英语不应简单地作为语言工具,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全球化理念和国际化视野,并对不同意识形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立场[24]。”

然而,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如英语语言、英美文学和文化类课程在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较大比例,教师大多有国外留学或访学背景、师生接触较多的国外媒体如VOA、BBC等,成为了高校学科中相对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群体,难免可能受到西方媒体所谓的“自由主义”“民主、平等”等的思想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自媒体的流行以及好莱坞影视的影响等,虽然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比较重视文化学习,但是下列主要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2.1 普遍重语言学习,轻文化学习

作为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如基础英语、英语听说、英语泛读、英语语法、英语写作及英语国家文化概况、西方文化与社会、跨文化交际、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是英语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重视打好语言基础无可厚非,特别是学生面临着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等应试需要。然而,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进行交际(口语和书面表达),而不仅仅是背诵词汇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规则和语言知识。如果英语专业师生出现考试通过率教学导向这种误区,视语言学习为考试服务的应试工具,而非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必定难以满足我国经济、科技等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频亮红灯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反映,二者相辅相成。然而,据笔者课堂上的调查发现,英语专业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好语法、扩大词汇量等,普遍缺乏对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学习远远比语言的学习要重要等认知。如在一次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中美社会福利制度的差异时,学生竟然直接从互联网上下载了国外对于我国社会福利的指责、批评,而学生对此毫无反应。当提醒学生审视是否有问题时,学生仍然毫无反应,直到老师指出其中的用词和语句态度倾向,学生才恍然大悟。此外,语言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我们必须注意语言使用的规范性。譬如,在学习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的差异时,笔者将一幅某地的广告宣传画请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即母语和外语书写的位置应母语在上,外语在下,字号方面母语应大于外语等。但是,作为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无人能识别此类问题。

2.2 重个人兴趣爱好,学习动力有待加强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盛,特别是2019年4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国非洲研究院”以及5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人大国对于国际社会和区域发展的担当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国际社会的贡献。然而,近年来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对此认识不够,每当谈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时,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因为个人兴趣或为了进入外企、为了能够和外国人交流,抑或为了以后出国留学等,鲜有学生能够从爱国主义高度,或者将学好英语能够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结合起来的,他们将学习英语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和责任感、使命感有待于强化。

然而,由于多年来受我国中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学习的误区之一是,词汇量大就是学好英语了。任课教师应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仅是扩大词汇量,更重要的是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要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语用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外语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或为了找工作、出国留学等,而应该上升到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振兴中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为社会服务的高度,如2007年1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就成立了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经典外译、外宣服务等项目,使学生能够以学好外语报效祖国的爱国之心作为学习动力。

3 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现路径

跨文化交际课程围绕语言、文化及其关系以及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话题与案例等,从文化的概念及其与跨文化的联系及关系等的讲授,结合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增强其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敏感性以及在对外交流中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转变外语学习观念,即由重语言知识学习转向以外语为工具,通过语言学习异国文化,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意识,由个人兴趣转向为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1 教学内容应突出“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互为依赖,密不可分。而跨文化交际作为语言文化类课程中的重要交叉性、复合型课程,虽然其学习重点是有关文化特别是跨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但是这些都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且必须建立在对我国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意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优秀品格等)的基础上。否则,课程思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广泛,可谓包罗万象,既涉及历史、地理文化、人文、价值观、思维模式,也涉及到科学、建筑等,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碰撞特点。因此,如何在授课内容上精选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其它多元文化的对比和比较,突出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强大生命力至关重要。鉴于此,首先,任课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极强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对于东西方文化比较深厚的知识。其次,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观,坚持对学生的“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例如,在对比中外文化差异时,始终坚持强调通过事例对比,如从我国5 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点出发,以小组课题活动等形式讨论,分析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四大发明”对于人类的贡献、元朝及唐朝的文化繁荣、张骞出使西域、郑和7次下西洋、鉴真和尚东渡扶桑、意大利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等事件,结合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茶之国学案例,加强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意识,提高其对于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思辨性。

一次讨论中美文化差异时,竟有学生脱口而出perfect(完美)指美国社会。由此可见,一些大学生对于美国文化影响的毒害程度之深。教师应从语言学习的层面,即词汇、句子到篇章有机地融入文化自信。词汇不仅具有基本的词典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中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修辞意义等。作为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注重比较和对比东西方文化中用词的差异,如propaganda与publicity虽然都有“宣传”的意思,但前者主要是指“煽动、鼓吹”等消极意义,带有政治色彩,后者则是指“媒体给予的关注”,即“宣传报道”,或“引起公众关注的事业或事情”,比较中性。我们的一些宣传部门或宣传活动应使用publicity,或communication。再如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英文翻译为Belt and Road Initiative,避免使用strategy(战略),以免引起西方社会的误解。此外,一些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理解与翻译,如我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一种会口中喷火的邪恶怪兽)是完全不对等的,应改为Loong以区别于英语的long。中国传统文化如武术(martial art)、太极(shadow boxing)等英语词汇的翻译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盛,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强,如一些学者在多次的国际会议上呼吁我们应抛弃西方人基于西方视角对于中国特色文化使用的词汇,而改用我们自己的翻译,如武术(Kongfu)、太极(Taiji)等。在句子和篇章层面上,教师应尽可能地增加中国文化方面的材料,避免学生在使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时出现的“失语症”,如一次课堂上讨论我国的台湾问题时,发现学生仅能够对一些西方社会关于台湾的政治概念歪曲现象表示愤怒,而不能够表达理由,或词不达意。

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查阅外语资料时国外媒体对我们的报道,提高语言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语言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在涉外服务中,即注意语言的翻译以及宣传中的中外文使用规范性等。如2019年4月的一次课堂上,当一位学生在陈述中美社会福利制度差异时,该生引用了一句“Chinaismoreunequal than Americain women’s employment”(在女性就业方面,中国比美国的性别歧视/不平等更严重)。笔者就对此提出了质疑,请大家讨论。借此机会提醒他们作为英语专业学生,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对于浏览、参考的外文文献一定要审慎,分析其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有政治错误等,如上述句子就是明显的在指责我国“在女性就业中存在歧视”,这是不切实际的,是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对于我国的恶意攻击,是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中存在的“文化定势”和偏见的表现。对此,我们绝不可以照搬照抄,“拿来主义”。否则,可能会成为西方舆论的“代言人”,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甚至触犯法律。课后了解到该生是直接从网站上下载的。通过此次分析,同学们认识到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果缺乏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文化的敏感度,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3.2 教学方法结合社会热点事例进行关键事件分析

语言文化类课程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较多,如语法-翻译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沉默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意念教学法、功效教学法、平衡教学法、认知教学法等,各有其理论依据和特点。近年来,除案例法较多地用于跨文化交际课堂外,关键事件分析法也被广泛地运用于跨文化等课程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是美国学者J.C.Flanaga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意指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解、问题或者冲突等原因发生的事件,属于文化的典型性差异。最初关键事件主要用于企业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将关键事件用于了跨文化培训中[25]。案例分析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但与案例分析不同的是,关键事件既可以是一个观念、一个故事或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较短篇幅的有关涉外事件,甚至可以将数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开放性的讨论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关键事件中人物的行为、态度和反应的理解和解释是特殊的,且受到母语文化影响的,从而进行反思[26]。比如,在跨文化学习中,运用社会热点或重大新闻事件,如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4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国非洲研究院”事件、2018年9月一家中国游客在瑞典酒店的遭遇以及2018年11月发生的意大利著名品牌D&G辱华事件等,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感受在跨文化交际或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冲突,从跨文化视角进行讨论、分析、判断或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增进他们对交际情景的真实体验和感知,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文化差异、文化对于人的行为、认知的影响等,提高文化敏感度、感悟力及思辨能力,并从中增强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自觉、自强意识,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批判性地介绍西方文化,在与中国文化比较中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文化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如何践行总书记的指示,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可以起到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因此,任课教师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全天候、立体化育人模式,即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同步、知识与思政融通、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打通、教书与育人和谐统一,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活动,如除课堂教学外,可以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五四”青年节等重要事件或活动策划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爱国主义主题阅读、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或诗歌、歌唱比赛、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红色主题影视欣赏、讲座、参观考察红色基地等,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和思辨能力,提升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近几年来,《跨文化交际》课程不仅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短剧表演、采访留学生或外教、开展了与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院学生的在线辩论等活动,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中国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等爱国主义主题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9年4月初,当笔者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4月8日起将推出一档节目“青春英雄”,旨在教育广大青年应以奋斗在第一线的青年人才为楷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那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振兴而奋斗的青年人才,而不是明星或流行歌手时,及时在课堂上通知学生注意收听、学习。其次,还请学生对比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的差异,思考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结合上届里约奥运会上出现的“无国籍”运动员现象,教育学生国家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4 结 语

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20]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根本问题,用“六个下功夫”,即“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进行了归纳,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是每位教师应该认真履行的教书育人职责,这不仅涉及到师资的思想政治修养、意识和思政能力、文化底蕴、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导向,也需要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等,为课程思政建设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不忘初心,协同创新,共同为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主义建设者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专业跨文化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