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颅底巨大胆脂瘤切除术后1例护理体会
2019-02-11陈丽红
陈丽红,余 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侧颅底区域是指眶下裂与岩枕裂延线相交的解剖区域[1],该区域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解剖复杂。侧颅底区肿瘤主要有颈静脉球体瘤、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中耳癌、胆脂瘤等。侧颅底胆脂瘤临床较少见,因其部位较深、生长缓慢,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直到病变扩展,出现颅内或颞骨的神经压迫症状后才得以确诊。侧颅底胆脂瘤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术后潜在并发症多,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我科于2018年5月3日收治了1例侧颅底巨大胆脂瘤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2018年5月3日因“右外耳道流血15 d”,以“颅底肿瘤”收入我科。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可,二便正常。自述右外耳道偶有流血,量少,伴轻度耳痛,右耳听力丧失15年,无耳鸣、耳胀,无头晕、头痛、呕吐等,有轻微嘴角歪斜。遂进行相关辅助检查,颞骨高分辨薄层CT示:右侧鼓膜区软组织影增厚,右侧鼓室、乳突气房区、岩锥可见软组织密度影,部分包绕听小骨,局部骨质部分破坏,累及面神经走行区、右侧内耳道、颈动脉管、颈静脉孔区。入院初步诊断:颅底肿瘤。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于2018年5月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颅底肿瘤切除术+颞骨次全切除术+颈静脉孔肿瘤切除术+右腹部脂肪切取术。术中见:右侧外耳道、右侧鼓室、乳突气房区、岩锥、颈静脉孔区可见大量胆脂瘤样新生物及肉芽组织,听骨链及面神经垂直段被肉芽组织及胆脂瘤样新生物包裹,听小骨局部骨质部分破坏,病变累及面神经走行区、右侧内耳道、颈动脉管、颈静脉孔区。患者术后第1天有明显头晕、恶心及呕吐,脑膜刺激征(-),右侧额纹减弱,右眼睑闭合不全,嘴角歪斜,鼓腮漏气,咀嚼功能较差。遵医嘱使用头孢西丁钠2000 mg每8小时1次、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耐信)40 mg 1次/d、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500 mL 1次/d等进行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术后第5天,患者主诉右眼视远处伴重影。遂请眼科会诊,示:口角向右歪斜,右眼睑闭合不全,双眼Bell现象不对称,闭眼时下方球结膜暴露,角膜未暴露,角膜透明。诊断:右眼面神经麻痹。予以红霉素眼膏保护结膜。5月16日患者头晕、恶心、呕吐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消失,嘴角歪斜未加重,咀嚼功能、复视好转,予出院。6月19日随访时,患者复视消失,无嘴角歪斜加重。
2 护理
2.1 心理指导 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加上术后出现视力改变、面瘫加重等,患者术后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情绪较为明显。为了让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医护人员主动与其交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其心理压力;通过多途径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后注意事项,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多与其沟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使其保持心情舒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2.2 颅内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该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明显头晕、恶心及呕吐,但脑膜刺激征(-)。予密切观察症状,分析头晕、恶心及呕吐的性质,一旦出现颈项强直、意识改变等颅内感染的症状,立即通知医师。针对相关症状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眩晕。主要与前庭神经功能(传递平衡感觉)损伤有关。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眩晕发生的原因,以减少患者的忧郁、紧张等情绪。②呕吐。考虑与前庭功能受损有关。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呕吐伴烧心、恶心、无头痛,予以抗感染治疗,加强液体和电解质补充等对症治疗,同时加用耐信护胃。经治疗,患者症状于术后第5天好转,第7天痊愈出院。
2.3 咀嚼困难与口角歪斜的观察及护理 该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咀嚼困难与口角歪斜加重,考虑可能与肿瘤破坏颞颌关节,导致颞颌功能受损、三叉神经和舌下神经受损等有关。三叉神经受损一方面可致感觉障碍,使受损同侧面部皮肤及眼、口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另一方面可致运动障碍,使同侧咀嚼肌瘫痪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针对此给予相应护理:①指导患者缓慢进食,用健侧咀嚼,保持口腔无异味、口腔黏膜湿润,防止口腔溃疡及感染。可用益口含漱液漱口5~6次/d,每天至少饮水2000 mL,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口腔黏膜的变化。②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闭眼、鼓气、示齿、吹口哨等患侧面部按摩,同时配合面肌训练及适当热敷[2]。患者出院时无口角歪斜加重、咀嚼困难好转。
2.4 眼睑闭合不全与视力改变的观察及护理 该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嘴角歪斜加重且右眼睑闭合不全,术后第5天出现右眼视远处伴重影。这可能与肿瘤侵犯、手术损伤面神经、滑车神经受损导致支配眼球的上斜肌受损进而产生外眼肌无力、麻痹等有关。给予针对性的护理:①术后密切观察病员是否有眼部不适及视力的改变,重视患者主诉,及时报告医师,必要时请眼科会诊。 ②遵医嘱日间予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睡前予红霉素眼膏涂眼,并戴护眼罩,预防角膜干燥,避免溃疡、结膜炎的发生。患者经护理后无角膜干燥、结膜炎等眼部并发症发生。出院时,患者眼睑闭合不全痊愈、复视好转。术1月随访时复视消失。
2.5 术后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软食。进食时使用健侧缓慢咀嚼,每餐后认真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残留,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受凉感冒,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保持大便通畅。
2.6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 除了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外,脑脊液漏也是侧颅底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应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避免引起腹压升高的动作,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发热、头痛、呕吐等;同时需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若伤口有无色透明液体外流,鼻腔有清水样涕流出,应立即报告医师并予紧急处理,以防止颅脑损伤、感染及伤口出血等并发症。
2.7 出院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伤口创面清洁、干燥,注意个人及伤口卫生,避免用污物或手抓伤口引起损伤或感染等。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酒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或过硬的食物,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若有头晕、复视等症状时,应注意预防跌倒、摔伤。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若有不适及时复诊。常规出院1周后回院进行首次复查,以后视具体情况随访复查。
3 讨论
侧颅底区域内含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后组颅神经、面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因此侧颅底区肿瘤手术难度大、潜在并发症多[1]。而胆脂瘤主要由异位表皮细胞残留及之后不断增殖、脱落的角蛋白和胆固醇构成[3],其生长缓慢、病程长,早期缺乏特异症状,患者一般就诊较晚[4]。患者多因听力下降、面瘫、平衡功能差等就诊,说明胆脂瘤已致听神经、面神经或前庭神经破坏。易在临床诊断时往往因缺乏深入分析和仔细检查,被误诊为周围性面瘫或小脑病变。因此,患者整个诊疗过程中心理情绪较为低落,影像学检查对本病诊断至关重要。胆脂瘤的存在会持续不断地对骨产生破坏作用。但胆脂瘤对放疗及化疗不敏感,手术清除病灶为本病治疗的唯一措施[5]。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需要术者有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以防止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感染、脑组织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专业、精心的护理对防止术后并发症及病情恶化必不可少。针对该案例,我们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心理疏导、密切的术后观察、积极有效的处理并发症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4 小结
胆脂瘤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和侵蚀力,当胆脂瘤侵袭颅内时,导致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关节、功能等受损。而且由于侧颅底术中风险大,术后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等。该例侧颅底巨大胆脂瘤患者经精心护理,预后良好,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