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体验的游戏物理交互模式设计探讨
2019-02-11周诗雨
周诗雨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0)
一、在游戏中获得情感体验
当市场中的电子游戏产品已经无法只靠提供单纯的的感官刺激体验作为卖点时,设计者和玩家开始越来越多的注重游戏可能带来的情感体验。专门花心思去设计某些情感,是很稀少的,甚至是昂贵的。游戏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应提供不同的情感体验,如电影也有各种类型来满足不同的受众,然而市场上所见的大多数游戏所能满足的只有成就感及力量感。
在情感体验语境中,电影、小说、戏剧等娱乐媒介所提供的都是单向的情感体验传递,或是通过动人的情节,或是通过精彩的描写,抑或是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演出。而电子游戏传递情感的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交互性,游戏进程需要人的参与,参与又在于玩家在其过程中进行特定的操作,做出不同的选择,在“以个人为中心”的新“体验经济”时代,这一娱乐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尊重了人的自由意志。
对电子游戏的交互模式的设计本质上是对体验的设计。通过某种既满足游戏内容呈现,又满足玩家情感需求的方式让玩家更好的融入游戏中。良好的交互性是体验感的重要保障,如果操作与反馈间没有形成即时的因果关系,玩家和游戏间就出现了隔阂,沉浸感无法产生,电子游戏也失去了它的魅力。
二、游戏的物理交互模式
游戏物理交互模式设计是指为游戏玩家提供物理意义上的最基本的交互方式,最典型的如传统电子游戏设备中,家用主机所使用的游戏手柄,电视机、PC平台的键盘鼠标及显示器,街机上的遥感按键与屏幕等,这些设备都采用了冯·诺依曼结构处理器,包括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以及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游戏交互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从输入方式看,被冠予“自然交互”的新兴交互模式在降低游戏上手成本后引起了更广泛关注,掌机、键盘、手柄、数据手套、体感设备的操作自然化程度按次序升高。从输出方式看,主流游戏平台都提供了图像和声音的输出,电视机、显示器、手机等都具有这两种功能,其他更高级的输出近些年来也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听觉上增强立体声、触觉上增加震动反馈、视觉上提供三维空间的感官模拟,都为游戏拟真度和代入感提高提供了支持。输入和输出方式的合理设计所带来的互动的可靠性,成为了沉浸的核心。
三、交互设计与情感体验
玩游戏的人们只是坐在屏幕前操作着手头上的设备,他们依旧会被代替自己的那个角色在虚拟世界中的种种活动激发出情感,游戏具有代入感,游戏的交互模式是促使人进入专注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成本过高或是与经验习惯不同的交互方式会破坏大部分玩家的体验;流畅的交互设计则更轻易地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场景和环境,更好地让用户进入心流状态,心流不仅仅是一种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在目标驱动下进行投入和付出后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时获得的额外的、积极的精神体验。
四、物理交互模式影响情感体验的方式
游戏物理交互模式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一)基础体验
当玩家初步接触一款游戏,他首先了解到的信息在于该游戏运行在什么设备上,随后通过美术风格和界面设计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游戏,有经验的游戏玩家已经可以判断出这款游戏的交互模式是怎么样的。四十年前横井军平发明了“十字键”来控制游戏中各种具有指向性的操作,虽然到了现今,游戏机硬件产品更新了数代,但当用户拿到游戏手柄,看到“十字键”这种符号就能立刻明白如何使用它,这一符号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大脑,成为了本能反应的一部分。例如看到一款使用键盘、鼠标操作,在PC平台上运行的游戏,人们都会下意识的利用键盘上W、S、A、D键方向指令来控制游戏角色移动,这早已是电子游戏操作的基本规则,即使是从未接触过游戏的人也知道运用移动鼠标来选择、点击鼠标左键进行选中操作,这些都是由电脑基本操作延伸而来。自然地利用硬件设备是游戏体验的基础。游戏硬件本身就可影响我们的情感,即使我们还未体验游戏的真正内容,这一点便是“交互模式的基础体验”。
(二)操作体验
交互操作方式会影响玩家的沉浸感,例如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中,玩家扮演的角色往往通过移动鼠标来瞄准,再利用点击左键的方式对应游戏中扣下扳机射击,这种第一人称视角与操作很好地将玩家置身在了游戏环境中,作为射击游戏中核心行为之一,移动鼠标对“瞄准”的模拟是符号化的;按键与真实的扣动扳机用以“射击”也具有相似性。
反观体感游戏《Wii sport》的操作体验并不好,通过其规则的复杂描述中就可窥见一斑,与传统游戏中动动手指就可以达到目的相比,虽然这种与体感结合的操作方式具有其时代的先导性,但不得不承认,其操作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玩家的心理模型,即便是玩家熟练地记住并可以运用这些规则,他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控制自己的身体。这种操作对玩家的感知是负面的影响,破坏了玩家的游戏体验。
(三)环境体验
在游戏中,玩家会被置于一个虚拟的环境中,游戏内容提供的虚拟环境会影响玩家的认知与回应,游戏提供目标引导玩家操作,玩家行为得到游戏反馈,反馈又提供了新的游戏目标,这一闭环创造了独特的连锁体验。这种互动与场景结合越深入,玩家的沉浸体验就越强。
物理交互模式不仅影响着玩家自己,越来越丰富的交互方式让观者也能得到有趣的体验。例如早年一款名为《不要停!八分音符酱》的游戏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这个游戏的规则十分简单——操作角色往前跳,包括其简陋的画面本不会成为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然而它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其操作方式是利用声音,玩家音调的高低控制着角色跳跃的距离和高度。除了几乎零门槛的游戏交互方式与声音互动带来的新鲜感,多人场景中未参与游戏者也获得了有趣的情感体验,旁人在观察游戏玩家发出非平常的或大或小的怪声来操作角色时,甚至超越了游戏玩家本身而获得了更有趣的感受,这是由参与玩家用非常态的行为与游戏交互过程中创造出的娱乐效果。
五、通过交互模式的设计强化情感体验
(一)语义化操作设计
情感体验是大脑加工的结果,并不是媒介所拥有的固有属性,不同的媒介和场景会对人脑的加工结果产生不同影响。情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由周围环境刺激人类大脑发生信号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游戏内容本身互动方式的创新,硬件上交互模式的革新在创造新体验方面影响更加巨大,更多通道的信息输入技术被应用于游戏设计中,人们的肢体动作、声音等都可以成为和游戏互动时传递指令的方式。其中,语义化的操作具有更人性化、自然化的特征,语义化操作来源于人类的动作语言,将普遍的动作融入操作可以降低学习游戏的成本,其简易上手带来的轻松感、调动更多身体感受的好奇感,以及其他种种体验会令许多玩家感到惊喜。
在体感游戏《1-2-Switch》中,设计师将手势识别和姿势识别技术应用到设计中,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使用大量的语义性动作,例如其中一个靠吃汉堡速度决定胜负的小游戏,通过动态IR相机,将硬件设备Joy-Con控制器放在嘴边并一直做咀嚼动作,就会像真的在吃汉堡一样得分,这个小游戏对行为的模拟是简单易懂的,更易于玩家融入游戏中,结合前文所提到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和《Wii sport》对比案例,Wii并没有将体感很好的适用于游戏,因为格斗时调动的肌肉反应是复杂的,不像射击是一个已经经过抽象设计过的行为。将本身就很复杂的格斗动作融入游戏交互模式,空有形式感,必然导致玩家产生巨大的困惑。语义化操作设计的前提是人类日常的普遍动作或是易学动作。
(二)自然化反馈设计
操作反馈主要是指玩家通过硬件设备可以获得的游戏内的控制体验。游戏硬件设备作为身体的外延,操作反馈对玩家体验至关重要,不合理的操作体验会赶走玩家。这是一个需要动用眼耳,甚至全身来接收的反馈。最简单的操作反馈就是通过手柄十字键控制屏幕中的角色进行上下左右移动。随后出现了索尼ps move、微软Kinect和HTC Vive等需要玩家全身运动带动屏幕内容变化,提供了丰富而细腻的振动反馈体验的Joy-Con手柄也成为任天堂Switch的一大亮点被玩家津津乐道。毫无疑问,好的操作反馈是可以带给玩家更丰富的情感体验的。
设备的反馈应与玩家的操作方式密切关联,其中各种细节的契合程度影响着整个游戏的体验。常见的情况是,短暂地按下某个按键,与长按按键的状态下,表现的反馈是有所不同的,受制于当前硬件的功能需求,重力压感技术在键盘鼠标中还没有被利用,游戏设计中便通过按下按键的时间长度作为参照,以此识别玩家意图。游戏内容中,例如打击感是玩家常常提到的体验,打击反馈基于现实的物理规则,对细节的设计越能将玩家直觉的认知经验和内容反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游戏中受击者的动作,音效特效和镜头语言的表现都是让玩家融入其中不出戏并提高沉浸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PC端游《绝地求生》移植手游(更名为《和平精英》)案例中,手持设备所特有的屏幕操作系统决定了在游戏时操作角色行动、移动视角与射击行为同时进行会有一定困难,无法如端游操作一样流畅,手机用户大多是单指操作,其反应速度达不到鼠标移动同时点击的情景,但是,手机所提供的3Dtouch功能使得移动视角与射击行为可以同时进行,即用力按压屏幕射出子弹的同时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改变游戏角色视角,增加了游戏体验的流畅性,在另一方面,用力按压与攻击行为是有相似性的,对于输入要进行语义化操作的设计,同时在输出时也要进行自然化反馈设计,它们共同作用完善了玩家的情感体验。
六、结语
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但艺术性并不是衡量游戏好坏的标准,游戏用其特有的性质,给人们带来了不同于其他媒介的丰富的情感,除去游戏内容本身就拥有繁多的种类,其物理交互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通过游戏物理交互模式与情感体验的关系的分析,从两方面总结了通过交互模式设计强化情感体验的方法,归纳出更易于提供情感体验的交互模式设计的建议。设计者应紧扣操作与反馈环节,让游戏的交互与游戏内容等其他环节进行更好的配合,创造出具有提供优秀情感体验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