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2019-02-11许加明
□许加明
[内容提要]“空心村”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即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村庄内部主干劳动力缺失,加上村庄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新宅建设集中在外围而村庄内部破败不堪的双重空心状态。具体而言,“空心村”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表现,即内村宅基地的荒废、青壮年人口的流失、集体经济空壳化、政治权利空洞化和精神文化空虚化。“空心村”的形成是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及观念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当通过实施村庄整体规划、灵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及重建村落社会关系等途径帮助“空心村”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而农村发展则相对缓慢,并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形成了大量“外扩内空、人去屋空”的“空心村”,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农村组织核心弱化、结构网络薄弱、发展要素流动无序、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严重不足[1],是横亘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巨大障碍。分析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从而帮助“空心村”尽快转变为“实心村”,可以助力乡村振兴的早日实现。
一、地理学和人口学双重视角下的“空心村”
“空心村”在我国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国内
学者对“空心村”的理解并不统一,主要存在地理学和人口学两种研究视角,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空心村”进行了界定。
地理学视角主要着眼于村庄的居住空间布局,“空心村”是指村庄外围的新建住宅比较多,而大量破败老旧的房屋都集中闲置在村庄内部,呈现出村庄外围崭新而村庄中心破败凋敝的“外扩内空、人去屋空”现象。例如,庞珺(2017)认为,某农村居民居住区域范围内,某些废弃、空闲宅基和荒芜闲置土地等长期或多年一直存在,该村即为“空心村”[2]。
人口学视角主要着眼于村庄的人口年龄结构,“空心村”是指农村青壮年均外出务工或经商,主干劳动力大量流失,老人、孩子非劳动年龄人口和妇女次要劳动年龄人口成为农村常住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出现了正值壮年的男性劳动年龄人口大量流失的现象。例如,钟勇(2006)认为,当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建设失去了主力军,产生了“空心村”问题[3]。
综合以上两种研究视角,可以把“空心村”全面界定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处于明显劣势,导致农村大量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村庄内部主干劳动力缺失,加上村庄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新宅建设集中在外围而村庄内部破败不堪的双重空心状态。由此可见,“空心村”包含了双重含义:第一是地理的空心。新建住宅集中区域快速发展,村庄外围呈现繁荣景象,而村庄中心住宅老旧、各种设施落后,呈现出衰败的景象;第二是人口的空心。城市发展前景好、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同时在教育、医疗、公共设施和服务等方面资源丰富,但是农村交通、通讯以及环境等方面都不如城市,差距悬殊,造成大量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而农村男性青壮年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村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导致农村发展陷入更加艰难的尴尬处境。
二、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具体表现
地理和人口的空心引发了产业的空心、政治的空心和精神的空心,造成了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全面空心化,因此“空心村”具体表现在内村宅基地的荒废、青壮年人口的流失、集体经济空壳化、政治权利空洞化、精神文化空虚化等五个方面。
(一)内村宅基地的荒废
内村宅基地的荒废是指村民选择在村庄外围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环境较好的公路边上新建房屋,而村庄中心的老房子无人居住废弃在那儿,仍占据一处宅基地的现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拥有新建住宅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自然而然想要改善居住条件。而内村建设往往起步比较早,因而比较拥挤;环境也不好,垃圾随地扔;道路基本都是狭窄的土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严重落后[4],从而使得村民倾向于在村庄外围建造新房。之前的老房子也就是被闲置下来的宅基地,村庄也没有进行统一地管理和规划,许多村民怀有不占白不占的心理而不予主动拆除。再加上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国家户口政策的放开,很多农民家庭娶媳妇不得不到城镇购置新房,虽然婚后进入城市居住,但仍然会留着农村老宅,想着落叶归根,老了之后回农村养老,或者回乡走亲访友,或者回村干农活时方便居住。这就造成村庄内部大量的空闲住宅和闲置土地,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二)青壮年人口的流失
青壮年人口的流失指的是大批青壮年主干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等边缘人群的现象。青壮年人口的流失与农民的厌农情绪密切相关,如今农业生产成本特别高但是利润特别低,比如化肥、种子以及收割、耕地机械费用均很高,农民辛辛苦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旦遇上天灾导致收成不好,就会使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此种田是个不划算的活。而且,今天的农民已经不再只追求温饱了,以前收麦子都需要人手动收割,而后还得打场晒粮食,现在耕地收割均靠机械,节省了不少农忙时间,农忙过后农民的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但仅靠农业收入已远满足不了农民的生活需求,于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便向外寻求发展。恰巧城市给了他们就业的机会,于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这些被认为是“精英”的人才的离开,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枯竭[5]。农村社会依然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男人在外面打拼,女人则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造成农村人口结构的失衡,农村男性青壮年严重匮乏。
(三)集体经济空壳化
集体经济空壳化是指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弱的现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大都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农村集体经济的“壳”已成为常态,每年连几万元的村干部工资都难以得到保证,更别谈改善村内的公益设施和民生需求了。由于大量的农村主干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的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农村缺乏劳动力,加上新建住宅大量聚集在村庄的外围,内村宅基地大量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兴办农村集体经济需要人力以及土地资源,而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内村宅基地荒废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内集体产业少、集体经营收益少,这进一步导致了村委会办事难的尴尬局面。
(四)政治权利空洞化
政治权利空洞化指的是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使得村民自治组织中权利主体不断萎缩,从而导致村民享有的政治权利逐渐减少的现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村民自治权利主体不断减少,村民自治开始流于形式,村民要么对政治权利不关心,要么直接被村干部剥夺了本应享有的政治权利。现有村干部思维僵化、目光短浅,导致村庄规划失调、管理不当,而一些受教育程度较高和综合素质教高的年轻人才又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缺乏年轻有为的农村干部,缺乏善于管理、有头脑、敢于闯的农村精英,这给乡村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6]。村庄剩下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孩子,老人不懂参政,妇女无心参政,孩子不能参政,在村庄中形成了政治冷漠之风,基层民主建设失去了群众基础,村民自治难以真正开展,仅仅流于一种表面形式,很多时候都是村干部直接代替村民决定村庄公共事务,从而导致了农村政治权利的空洞化。
(五)精神文化空虚化
精神文化空虚化指的是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没有了精神寄托,没有了引领民众生活的先进文化。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减少,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了主力军和动力源,乡村文化精英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出走,导致传承与保护乡土文化缺乏有效载体,延续几千年的乡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危险[7]。又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压力十分巨大,村干部思想保守僵化、文化程度不高,导致看待问题目光短浅,对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根本不重视,认为农村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务虚不务实,出现了村民精神文化空虚化的现象。加上村民在村庄外围随意建房,村庄内部的宅基地仍然占着,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村庄想搞精神文化设施建设比如体育场、图书室也根本没有合适的场地。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严重空虚,休闲娱乐方式以聚众赌博为主,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形成原因
“空心村”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形成绝不是一种偶然,也不是由某一方面的单个因素造成的。“空心村”形成的背后,存在着多种社会结构性力量,它们相互叠加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形塑了“空心村”。
(一)经济因素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当中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非农就业岗位,而且劳动报酬远高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在城市当中不仅可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收入,而且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加上农业生产费时费力、成本高、利润小,而且抗风险能力非常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此大批农村青壮男劳动力产生“厌农”情绪而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导致了农村人口的空心。
外出务工经商使得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于居住条件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庄内部空间狭窄、交通不便,地面泥泞、环境脏乱,而且老房子大都是石头或者泥土建造的,外观样式和空间结构已不能满足农民的居住需求。如果翻新旧房,则原来宅基地面积小、房屋拥挤,改造比较困难,成本也比较高,因此,由于旧房翻建不易而在村庄外围另建新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农村在地理上的空心[8]。此外,一些个体经营者主动在村庄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点经营,逐渐形成了一片新的生活居住区,使得原有的村落成员慢慢向新的居住区靠拢,内村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被遗弃的废旧房屋无人居住,造成原有宅基地闲置[9],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理上的空心。
(二)制度因素
第一,户籍制度不健全。在中国,户籍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户口信息,而且背后附带着特定的社会福利。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规制之下,进城农民工虽然也能在城市居住,但是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种种完善的社会保障,因此城市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暂时的居所,挣钱之后还是要回到老家新建或购买住房。为了炫耀、宽敞和方便,他们更喜欢把房子建在交通便利、地界比较开阔的村庄外围,内村宅基地逐渐被废弃。
第二,农村宅基地制度不完善。《宪法》关于宅基地的规定只是局限在所有权的限制层面,但是对于宅基地的使用,却没有更好的规定,只是做出合理使用的要求[10]。没有法律条例能处罚多占、超占、乱占土地的行为,对于积极配合农村土地整理的人也没有进行奖励,造成了村民“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缺乏制度管理,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机制,促成了占更多的土地、过度建房等行为。一些新房建好后,老房则长期闲置。年复一年,内村当中无人居住的旧房子越来越多。
第三,房屋建设审批制度执行不得力。目前,基层政府领导在村庄规划方面思想上不够重视、能力上存在欠缺,对有建房需求的人宅基地审批很随意不严谨,导致农民建房想建哪就建哪,以及盲目建房现象的出现。几个组合并人口集中居住后,原来的旧宅基地未能及时推倒整治,而被长期闲置下来[11]。村干部对《土地法》根本不了解,造成丧失原则、滥用职权、随意审批的行为,而申请者沿公路或在承包的耕地上建新房却仍然霸占着旧房宅基地,导致村庄规模不断向外扩展,一方面土地资源被占用,另一方面旧宅基地的闲置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三)社会因素
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影响之下,农村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更是处于一种低水平重复的混乱无序状态。由于村干部的村庄治理能力比较有限,村民的社会参与意识比较差,在小农思想的支配之下,家家户户都致力于谋求自家利益的最大化,集体观念淡漠,共同体意识薄弱,导致村庄尤其是内村的内卷化非常严重,不仅空间逼仄、环境恶劣,而且关系复杂、矛盾丛生,让人想要逃离。内村的路大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湿滑、路面凹陷,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很难行驶出来,而且也没有排水设施,路人通行也很困难;村内有很多人家养家畜,村民自家往往会有粪堆,专门扔垃圾以及牲口的粪便,臭气熏天。内村的老住户往往倚老卖老,很难讲通道理,经常出现邻里之间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甚至打架的现象。因此,很多村民会选择到村庄外围交通方便、环境好、人际关系简单的地方建造新宅。
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和城市。很多农村只有一个小诊所,医生年龄老化,医疗水平低下;村里的小学在“撤点并校”的政策影响之下被裁撤了,孩子都是六七岁就送到镇上读书,而孩子自理能力差、离家又比较远,很多孩子的家长就会跟随孩子到镇上租房甚至买房陪读[12]。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交通不便、环境脏乱差,这些问题使得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不断外流,进入城镇去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高的生活水平,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农村人口的空心。
(四)观念因素
欠发达地区农村封建迷信思想比较严重,由于早年内村房屋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布局混乱,加上空间封闭、房屋面积小,不少农民听信风水先生的话,要摒弃老房子,在村外寻找“风水宝地”另建宽敞的新宅。建造新房之后,在传统的“建新不除旧、多宅多根基”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村民仍保留着原有的老房子[13]。此外,按照传统习惯,农民继承了其祖辈住房后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对房屋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的使用权,其住房面积因继承而增加,这也是导致农村住房闲置的重要原因[14]。还有一部分农村青年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结婚生子,孩子需要父母带,便把父母接到城里一起居住,家里的老房子便闲置在那儿。父母总想着以后回家务农或者走亲访友还能有个落脚的地儿,不愿出售旧房。因此,对于广大村民来说,老宅是他们的根,无论有多少房屋,都不愿放弃老宅基地,客观上促成了农村地理上的空心。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仍然根深蒂固,通过教育走出农门是很多农民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大学毕业又回到农村,就会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开始想方设法地外出求学,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村人口的外流。在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不可能再回到农村的穷乡僻壤,他们的观念里认为大学毕业之后就应该留在城市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回到农村工作就是大材小用,被人鄙视和看不起,甚至会让整个家庭为之蒙羞,这便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文化精英往城市迁移,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上的空心。
四、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治理对策
“空心村”导致了村庄建设的无序、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村人口的外流、乡村社会的瓦解,是横亘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极大障碍。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治理“空心村”在地理和人口方面的双重“空心”,让“空心村”变成“实心村”。
(一)实施村庄整体规划
“空心村”出现内村宅基地荒废的主要原因就是村干部在村庄规划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村庄进行统一的建设规划,对于那些有建房需求的人宅基地审批太过随意,导致农民建房想建哪就建哪,以及盲目建房现象的出现。因此,要想治理村庄在地理上的空心,就要加强村庄的规划管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15]。
一方面,对村庄内部进行改造,盘活废弃宅基地。要加大内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设立固定的垃圾投放点,派专人定期处理生活垃圾;拓宽并硬化内村道路,使其与村庄外围的主干道相接通,提高道路可承载的人流量及交通便捷度,方便内村村民及车辆的进出;清理和加固供水与排水系统,保证内村居民的自来水供应,防止出现污水淤积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强制收回内村废弃闲置的宅基地,并采取有效的奖惩手段来取得村民的支持和配合,内村有闲置宅基地的村民要想申请在村庄外围另建新房将不予批准。对收回的村庄内部闲散荒废的宅基地要加强统一规划,可以复垦为耕地[16],也可以在上面修建体育场馆或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既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使得村庄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另一方面,加大村庄外围的治理力度,对新建住宅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居民点规划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为指导,并与其他有关规划衔接[17]。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对村庄外围土地的性质进行合理界定,明确规定哪些是耕地,哪些是建设用地,耕地不能随意变更为建设用地,同时镇土管所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于非法私自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必须予以严惩,严格按照《土地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等的规定来使用土地,加强对村庄外围的整治,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对于一些想在村庄外围新建住宅的村民,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审批建设用地,进行统一规划,让他们搬迁集中在一起居住,既实现了村庄建设的整齐划一,也保证了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使用。对常住人口日渐减少的农村村落也可以进行宏观的调整,对小村小庄进行撤村并居组建中心村[18]。
(二)灵活调整产业结构
农村就业机会少必然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造成农村人口结构的失衡,出现人口的空心化。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空心村”人口空心化的问题,关键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引进多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产业,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对农民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培养合格的农业经营者,同时创办集体企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就业并促进村庄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积极引进多种经济作物,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种植粮食作物是与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农民靠天吃饭辛勤耕耘却不一定能获得等价的经济回报。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经商,带来了农村人口的空心。针对这一问题,村干部可以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19],积极引进多种经济作物,在平原地区种植西瓜、蔬菜,在山区种植果树,形成采摘园,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不断提高知名度,吸引城里人甚至外地人前来游玩。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的力度,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农民给予物质奖励和政策支持。此外,还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让农民培育出高优产品,实现发家致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创办集体企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空心村”在人口方面的表现实质上是经济问题,经济落后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进而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缺乏人才以及资金,村庄发展情况越来越糟糕,导致恶性循环,进一步引发社会问题。村庄可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通过创办集体企业来带动村民就业,推动村庄发展。经济是村庄发展的根本,村庄的集体经济发展好了,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减少村庄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另一方面可以有建设资金改善村庄整体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美丽乡村,同时也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空心村”问题的治理离不开地方政府、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要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吸引外流的青壮年劳动人口返乡就业或创业。此外,还需要通过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帮助留守人口积极行动起来,转变原来被动和保守的思想观念,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村庄落后和萧条的现状,重建美好家园。
首先,政府对于留住农村青壮年人口要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并尽可能地投入足够多的资金解决农民创业的后顾之忧。比如,实行创业担保贷款,对于符合条件的创业农民均可按规定程序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于成功创业并带动就业持续经营在一年以上的给予创业补贴和场租补贴;大力宣传并鼓励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就业和创业,对于积极创业的村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提供一些专项培训,比如对于想学得一技之长的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对于识字的农民还可以申请免费就读本地的中职学校,提升农民创业的能力。
其次,村干部要在地方政府和村民之间搭建桥梁,做好村民的宣传动员和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开展专题培训或者发放宣传手册,让村民知晓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并非个人私有,树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淡化老宅基地是“根”的传统观念,认识到浪费土地资源的严重危害,自觉摒弃宅基地是私有的、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制定能够吸引农民的宅基地退出的奖励政策,或对闲置宅基地的行为进行处罚,并且加强相关知识与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支持与参与[20]。另一方面要通过座谈会或者其他集体活动等让本村青壮年劳动力看到在农村就业的长远希望和在农村创业的美好前景,逐步转变他们外出打工的意向,尤其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实用型人才回乡发展,带动农民工返乡创业。
最后,通过宣传教育改变村民对村庄集体事务的冷漠态度,提升对村庄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空心村”治理是村庄的公共事务的治理,因此要不断推进民主治理,保障农民权利[21]。在“空心村”治理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村民自治的宣传力度,尤其需要重视民主选举这个环节,选出能够真正为村民谋求利益、代表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村民代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助于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对于参与意识不高的农民,可以专门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其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让农民真正懂得“空心村”治理的重要性,自己作为村庄的一员,要为村庄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提高农民的当家做主意识以及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早日走出“空心村”困境。
(四)重建村落社会关系
传统村落作为一个温情脉脉的生活共同体,需要建立在长期社会交往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来进行维系。“空心村”在地理和人口两个方面的空心导致传统的村落社会关系淡化甚至破裂,导致村庄失去了共同体之魂。因此,“空心村”的治理也离不开对村落社会关系的重建。
一方面,要重建和谐的干群关系。“空心村”整治与村庄权力结构两者并非互不相干,相反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22]。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干群关系都比较紧张。因此,可以经常召开一些群众讨论大会,加强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村民畅所欲言,尽情抒发对村干部的看法和情绪,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提出相关建议。村干部要先处理好村民的情绪,再共商“空心村”的治理问题。会议只是一个形式,村干部在“空心村”治理工作中对村民的尊重很重要,改造工作切切实实涉及到了村民的利益,会议的真正目的是让村民与村干部能达成共识,村庄的改造离不开村干部的领导,更离不开村民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不断地沟通形成信任、尊重、理解与支持等积极的干群关系,减少了在旧宅改造和翻新过程中的矛盾和摩擦,从而能够重建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要重建互助友爱的村民关系。顺应新型农村建设的需求,重构乡村公共空间,重建村落社会网络,构建基于文化认同的新的社区共同体[23]。要扶持以“中农”为主的村庄主体,发挥“中农”的文化承接功能[24],建构乡土文化在现代流动社会中的新价值和意义,将传统的乡土文化认同意识和现代的乡村“田园牧歌”文化认同有机融合,提高农民对于自身文化存在和精神追求的自信心[25]。休闲娱乐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通过参加健康向上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加强沟通、增进感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村庄的空心化导致村民的精神文化世界很空虚,平常的休闲方式主要以打牌、打麻将为主,村庄里的赌博风气很严重,民风彪悍、相互提防,人与人之间日渐疏离。因此,政府要增加对“空心村”社区的公共资源投入,为重建社区关系网络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26]。可以在闲置的土地上面搭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并建造图书馆、棋牌室等娱乐场所,定期举办集体活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满足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重建村民之间互助友爱的良性关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