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天山吉根锰矿勘查中遥感地质调查的先导作用

2019-02-11臧忠江隋延辉杨旭升

中国锰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硅质尔顿锰矿

臧忠江,隋延辉,杨旭升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2. 新疆广汇锰业有限公司,新疆 乌恰 845450; 3. 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4. 吉林省核工业地质局,吉林 长春 130062)

0 前 言

近年来,新疆克州不断发现锰矿床(点),在锰矿勘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1],新疆克州阿克陶—乌恰作为国家5个锰矿资源基地之一。西南天山玛尔坎土—穆呼被列入中国11个锰矿资源重点勘查区之一。

按照锰矿成矿构造区划,新疆克州境内的优质锰矿资源划分为两个分区:西昆仑分区和西南天山分区。西昆仑分区,即玛尔坎苏锰矿带。西南天山分区,包括乌恰县、阿图什市和阿合奇县锰矿化集中区。乌恰县吉根周边已列入锰矿整装勘查区。萨瓦亚尔顿大型金矿床就位于西南天山分区。

对吉根勘查区的矿产资源评价,特别是在找矿方面能否取得突破,找矿靶区预测方法与勘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讨论锰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之遥感地质解译方法。

1 区域地质背景

吉根锰矿勘查区位于新疆的最西部,行政区划隶属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西边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区域内出露的地层有古生代上志留统、下泥盆统、中泥盆统和上石炭统,以及中生代白垩系和新生代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在下泥盆统地层中有沉积变质型锰矿赋矿层位,在上志留统和下泥盆统地层有萨瓦亚尔顿大型穆龙套型金(锑)矿赋矿层位,在中泥盆统地层有萨瓦亚尔顿沉积改造型铅锌矿赋矿层位。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在帕米尔构造结最北缘东侧弧形弯折部位,处于天山褶皱系、塔里木地台和西昆仑褶皱系三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的天山褶皱系,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东阿赖—哈尔克早古生代沟弧系内,区内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较为发育,总体构造线方向为NE-SW向。

勘查区内岩浆作用与热液活动微弱。区域变质岩以浅变质岩石为主,深变质岩石很少,岩石类型主要为千枚岩和板岩。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片理化岩石和糜棱岩化岩石。

因普查区地处边境军事管辖区和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等客观因素,区域物探工作基本属于空白。

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定出的与金矿有关元素Au、Ag、As、Sb、Hg等元素高背景综合异常主要集中在勘查区内,元素富集特征具有北高南低的趋势,并与区内Cu、Pb、Zn、Cd等元素的分布背景趋势完全一致,勘查区内的6处综合异常较为明显,元素组合主要为Au-Sb-Ag-Hg-Cu-Zn-As(U、P、V、Nb、Be、Mn),Au、Sb异常强度高,分带性好,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形态与展布方向受NE向断裂控制。近年来,吉根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多个以 Mn、Au为主的化探多元素组合异常。

吉根整装勘查区成矿区划归属于塔里木北部成矿区、南天山金、铁、锰、铅、锌、钨、锡、锑、汞、铜、铝、锶、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宝石、石膏、菱镁矿、水晶、滑石、煤成矿带。该成矿带与中亚南天山金、铜、铅、锌、汞、锑、钨、锡成矿区相连。在新疆已发现穆龙套型的萨瓦亚尔顿超大型金矿、层控热液型的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沉积型的莎里塔什铅锌矿、乌拉根铅锌矿、萨热克铜矿(萨里拜铜矿)等矿带。

应当指出,勘查区以往地质研究程度非常低,基本上属于地质找矿的“处女地”。锰矿的勘查工作几乎没有,可借鉴的锰矿调查资料匮乏。近年来,吉根整装勘查区已取得的地质勘查工作成果如下:

1)2013年,克州胡杨采矿有限责任公司在该区南部库孜滚山一带发现库孜滚山锰矿点,地表控制长度50 m,厚度9.5 m,锰的平均品位15.34%,ZK0201号钻孔在21.20~28.70 m发现锰矿体,锰的平均品位为10.36%。

2)2015-2017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在新疆乌恰县吉根乡一带开展“新疆乌恰县吉根一带锰矿资源远景调查评价”。通过1∶5万矿产地质调查,发现多处锰矿化线索,基本查明了该区泥盆系萨瓦亚尔顿组含锰岩系的分布情况,在含锰地层中圈定出多个锰矿(化)体。

3)2017-2018年,新疆广汇锰业有限公司在新疆西天山乌恰县吉根地区开展锰矿遥感地质研究,对该区锰矿找矿远景通过遥感解译,预测出找矿靶区,对博索果嫩套山锰矿点和克尔克昆果依山锰矿点进行勘查。研究表明,吉根勘查区已发现的锰矿体多呈较规则的的透镜状,赋存于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第2岩性段(D1s2)千枚状钙质变泥岩、硅质岩、变泥质粉砂岩与泥晶灰岩透镜体中,具有固定的层位,与围岩界线清楚,表现出明显的层控特征。

2 隐伏锰矿预测方法

碳酸盐型锰矿作为我国主要的沉积型锰矿床,在成矿理论方面,海相沉积型锰矿床中热水沉积岩(如硅质岩)普遍存在,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源或内源,成矿地质作用存在海底火山喷流(喷气)或热水沉积作用,不同类型的碳酸锰矿床如下雷式、龙头式、大塘坡式等碳酸锰矿床的海底热水—沉积成因、火山喷发—沉积成因等认识由来已久[2-6],海相沉积型锰矿床“内源外生”的成矿理论现已成为主流观点。近年来我国在锰矿地质勘查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有效预测隐伏的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方法包括: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综合信息定位技术。研究表明[7],地质方法仍然是隐伏碳酸锰矿床定位预测的基础;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地震勘探等非常规物探方法,有望在隐伏碳酸锰矿床定位预测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除常规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外,必要时可开展非常规地球化学测量(包括构造地球化学方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和测试分析来进行锰矿定位预测;遥感地质解译可厘定控矿向斜构造行迹,其环形构造可以用来定位热液喷流—沉积中心、热水活动中心,遥感铁染蚀变异常可显示地表氧化锰矿,羟基蚀变异常可显示碳酸碳酸盐岩的分布范围,对含矿层位和含矿的硅质岩进行圈定,遥感技术辅佐野外地质填图与矿产勘查可预先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找矿线索。

3 遥感技术方法

遥感方法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传感器,远距离探测目标物,获取辐射、反射、散射信息的技术。就地学而言,主要是指从近地或外层空间平台对地球表层的远距离探测,通过遥感数据的处理、分析、解译和制图的技术系统。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遥感技术在地球科学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1 遥感技术在锰矿勘查中的应用

遥感地质找矿是遥感信息获取、含矿信息提取以及成矿信息分析与应用的全过程。用于沉积型碳酸锰矿的找矿预测,是通过对高分辨卫星遥感图像解译,编制岩性—构造解译图而进行的。例如,利用ASTER热红外遥感方法,在帕米尔东北缘地区成功提取了该试验区硅质岩、碳酸盐岩及硅酸盐岩的岩性信息[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光谱角法对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利用比值法对遥感蚀变异常验证、筛选和分级,圈定遥感找矿远景区。可以采用比值分析和主成分变换等处理方法分别圈定含锰岩系中的含锰层和还原环境等成矿有利地段[9]。配合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解译可以圈定赋矿地层、含锰岩系及控矿褶皱构造行迹;配合物探重磁测量,遥感解译的环—线构造,可以迅速定位隐伏岩体、热液喷流或热水活动中心、控盆深大断裂带、控矿同沉积断裂带;配合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遥感蚀变铁染、羟基异常、菱锰矿等锰矿物异常可以预测深部有否碳酸锰矿床及大致分布地段(成锰盆地),发现新的赋矿地层,并结合地质物化探及相关矿产资料,圈定最小预测区、找矿靶区等[7]。诚然,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方面的应用,其发展趋势是以遥感信息为主体,地、物、化、遥的有机融合[10]。

3.2 吉根勘查区遥感地质解译技术路线

采用ALOS和OLI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假彩色合成1∶5万、1∶1万遥感图像。通过OLI遥感数据提取羟基、铁染蚀变异常,将蚀变异常叠加到1∶1万遥感影像图上,进行1∶1万遥感图像解译,提取岩石、地层、构造、矿产等信息,建立各地层层序及遥感解译标志,对地层进行圈定,重点研究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含锰层位的遥感影像特征,圈定出该地层分布范围,确定遥感预测锰矿找矿靶区。根据区内发现的萨瓦亚尔顿大型金矿地质条件和遥感影像特征,对金矿找矿靶区进行预测,提出“锰矿与金矿同找”的找矿思想。

4 遥感图像处理及蚀变信息提取

4.1 遥感数据

采用日本ALOS卫星数据4景,美国陆地资源八号卫星(Landsat 8)OLI数据1景。

日本ALOS数据使用多光谱数据和全色波段,多光谱与全色波段进行融合,形成遥感图像,多光谱波段具有较强分辨地物的能力,地表岩石和构造十分清晰,全色遥感数据可提高空间分辨率,融合后的遥感图像具有上述的全部特点,融合后的图像作为解译影像图,成图比例尺为1∶1万,利用日本ALOS图像对勘查区详细解译。

美国陆地资源八号卫星OLI数据,经多光谱与全色数据融合,经校正、假彩色合成,形成1∶5万遥感图像,该图像主要解译工作区大的构造格架以及一些地质体界线,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地层的划分,同时利用该景的多光谱波段数据进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4.2 遥感图像处理

对ALOS卫星数据和OLI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制作遥感影像图。采用“ENVI 5.1”、“ERDAS IMAGING 9.2”遥感图象处理软件,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几何纠正、全色波段与多光谱波段数据融合处理、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分析、最佳光谱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图制作、羟基、铁染蚀变提取等处理方法。

4.3 遥感蚀变异常的地质意义

铁染矿物异常信息提取利用Landsat8数据B2、B4、B5、B6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羟基矿物异常信息提取利用Landsat8数据B2、B5、B6、B7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勘查区内提取的蚀变异常铁染异常和羟基异常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中泥盆统(D2t)灰岩中有大面积的羟基异常,主要与地层中碳酸盐岩有关。下泥盆统第5岩性段 D1s5碎屑灰岩中大面积铁染异常,地表可能显示锰氧化和褐铁矿化。韧性剪切带中铁染和羟基异常组合为地表的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硅质岩及周边发育的铁染异常,地表检查为锰氧化物和褐铁矿化所引起。

5 遥感地质解译

5.1 地层的解译

5.1.1 地层解译标志

勘查区通过4、3、1波段假彩色合成的ALOS图像对地层的初步解译,根据图像上的色调、影纹、水系、地貌等影像要素,在本区建立了20种主要地层遥感解译单元。

5.1.2 地层划分方法

1)目视解译法

通过ALOS图像进行目视解译,利用地层色调、影纹、地貌、水系等特征来区分不同地层。

2)OLI主成分分析法

可消除特征向量中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将OLI的1~7波段的多光谱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第1、2、3主分量图像进行彩色合成,可获得更丰富的彩色图像,利于地层划分。

3)羟基、铁染蚀变异常法

在羟基与铁染蚀变异常图像中,根据地层蚀变异常分布特点来区分不同的地层,羟基异常主要分布在中泥盆统灰岩地层中,而铁染蚀变异常主要分布在下泥盆统第五岩性段和志留系温洛克阶地层。

5.1.3 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含锰层位

该层位是勘查区主要成矿层位,其沉积旋回复杂,遥感影像上较复杂,区分困难。

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D1s)岩性为碳质板岩、碎屑灰岩、硅质岩和碎屑岩,岩性多样。多次反复出现。遥感图像较复杂,色调灰色及灰褐色,影纹条带状,山体局部陡峭。

下伏地层志留系为厚层灰岩夹碎屑岩、含碳质,遥感影像上变化不大,色调为深灰色—黑灰色,影纹较均一,地貌上呈低缓山体,据此可与下泥盆统区分开。

上覆中泥盆统地层(D2t)为厚层灰岩夹碎屑岩,以灰岩为主,遥感图像上的色调为肉褐的、影纹均一、光滑,山体陡峭,羟基异常发育,上述标志可与下泥盆统区分。

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及沉积环境,将下D1s分为6个岩性组合,由上至下分别为:第6岩段(砂岩、砾岩);第5岩段(碎屑灰岩夹硅质岩);第4岩段(板岩、千枚岩、灰岩夹硅质岩);第3岩段(碎屑灰岩夹硅质岩、硅质岩);第2岩段(炭质板岩);第1岩段(炭质板岩、碎屑岩、灰岩)。

硅质岩主要产于炭质板岩与碎屑灰岩之间,还有产于碎屑灰岩与碎屑岩之间的,个别产于碎屑灰岩中部或炭质板岩中部。

D1s地层与上下地层总体呈NNE向展布,位于志留系和中泥盆统之间,地层较稳定,后期构造基本没有破坏。

D1s地层在勘查区内长42 km,宽7~12 km,主要分布在勘查区中北部,在该套地层中见多层硅质岩。

5.1.4 D1s中硅质岩

硅质岩解译标志主要特征为色调灰褐色、影纹粗糙。岩石因不易风化,地貌上呈带状凸起山体,水系不发育,通过灰褐色色调、凸起带状山体、粗糙影纹与其他地层进行区分。

D1s中发育多处硅质岩,主要产在碎屑灰岩与炭质板岩接触带,位于碎屑灰岩上部。

硅质岩总体走向为D1s地层走向,为NNE向,大小宽度不等,长1~12 km,宽150~1 500 m。全区圈定硅质岩12处,目前发现的锰矿化均位于D1s的中上部,与硅质岩关系密切。

在该区地层资料缺乏的情况下,进行了1∶1万比例尺地层划分和圈定,确定了含矿层位的分布及范围,为下一步找矿明确了目标。

5.2 构造解译

5.2.1 线性构造的解译

通过对ALOS图像的解译,参考1∶5万OLI图像,解译出勘查区主要断裂以NNE向为主,尚有NE向和NW向断裂。

调查区内NNE向断裂较发育,地层走向也为NNE向,NNE向断裂主要发育在勘查区中北部,其中有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29等断裂,断裂长5~34 km,断裂多为压扭性断裂,断裂面较紧密,呈弯曲状并与NNE向韧性剪切带相伴出现,NNE向断裂经历了压扭—张开的运动过程,前期产生了紧密弯曲的一系列逆断层,后期为一部分正断层,如F9、F10。NNE向断裂早于NE向断裂和NW向断裂。

5.2.2 韧性剪切带构造的解译

本区由于NNE向断裂发育,也出现多条韧性剪切带构造,共解译出韧性剪切带7处,主要分布在勘查区的中北部,与NNE向断裂相伴出现,一般韧性剪切带长5~12 km,宽500~1 500 m。韧性剪切带主要发育在炭质板岩和硅质岩中,灰岩及碎屑岩中不明显,韧性剪切带的圈定为寻找金、锰矿床提供了找矿靶区。

5.2.3 线性构造的组合—网格状构造的解译

由NE、NW、SN、EW向次级断裂构造组合而成,几组相互平行和等间距分布的线性构造的组合形成网格状构造,勘查区解译出10处网格状构造。前人工作过的2个矿权区内锰矿化、金矿化即在网格状构造中。

5.2.4 环形构造的解译

勘查区中解译出大小环形构造10个,主要呈半环形。较大的环形构造2个,编号为H1和H5,其直径约为11 km,显示了地层下部存在大岩体侵入的可能。另外8个环形构造为中小型环形构造,直径为2~5 km,其中萨瓦亚尔顿金矿位于环形构造H3中,显示出下部有岩浆侵入活动。

5.2.5 环—网状构造的解译

次级环形构造与网格状构造的组合称为环—网状构造,环网状构造是与金多金属成矿有关的遥感影像类型。在勘查区解译出环网状构造2处,确定为找矿靶区。

6 遥感预测找矿靶区

6.1 找矿靶区圈定的原则

6.1.1 沉积型锰矿靶区圈定原则

1) NNE向展布的D1s中硅质岩、碎屑灰岩是主要含矿层位,其中第4岩段(D1s4)为重要的含锰岩系。

2) D1s硅质岩、碎屑灰岩中的韧性剪切带是金、锰找矿的主要目标。

3) D1s硅质岩、碎屑灰岩中的网格状构造、环网状构造是金、锰找矿的主要目标。

6.1.2 金矿靶区圈定原则

1) NNE向展布的D1s中炭质板岩、碎屑岩,志留系中的炭质板岩、碎屑岩。

2) NNE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特别是炭质板岩中的韧性剪切带。

3) 韧性剪切带中与后期脆性断裂组成的网格状构造、环网状构造及环形构造。

4) D1s、志留系(S3t)中的中小环形构造、网格状构造、环网状构造。

6.2 遥感预测找矿靶区圈定的结果

依据上述找矿靶区圈定原则,本着金矿与锰矿同找的思路,勘查区共圈定出遥感预测找矿靶区12个,靶区编号分别为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其中可以同时寻找沉积型锰矿和穆龙套型金矿的靶区7个:B1、B2、B3、B4、B5、B7、B10;金及多金属靶区3个:B8、B9、B12;锰矿找矿靶区:B6、B11。较好的靶区有8个,为B1、B2、B3、B4、B5、B7、B9、B12靶区,其中B1、B2靶区已发现锰矿化和金矿化,B8、B9、B12靶区与萨瓦亚尔顿金矿遥感影像特征非常相似。

6.3 遥感预测的重点找矿靶区

6.3.1 B1号找矿靶区

该靶区分布在勘查区中南部,靶区内出露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第4岩段(D1s4)炭质板岩、千枚岩和灰岩,有6条硅质岩带,硅质岩长度1~4 km,宽200~600 m,靶区内已有锰矿化和金矿化显示,靶区内有零星的铁染异常,靶区面积约11 km2(见图1),该靶区是勘查区内较好的靶区,已发现锰、金矿化线索,工作程度较高,对该靶区首先进行剖析,扩大找矿线索,除硅质岩的锰矿化外,还应注意硅质岩围岩的锰矿化线索,同时注意发现金矿化。

6.3.2 B2号找矿靶区

该靶区分布在勘查区中部,靶区及外围有环形构造,靶区内分布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第4岩段(D1s4)炭质板岩、千枚岩、灰岩,有2条硅质岩北北东向分布,硅质岩长度分别为10 km和3.7 km,宽400~2 600 m,有网格状构造3处,靶区内硅质岩上发育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长5.3 km。靶区已发现锰、金矿化显示,靶区南部有零星的铁染异常,靶区面积约20 km2,除硅质岩的锰矿化外,注意硅质岩围岩的锰矿化线索,同时注意金矿化。该靶区是调查区内较好的找矿远景靶区。

6.3.3 B9号找矿靶区

该靶区分布在勘查区的北部,位于环形构造H2的范围内,环形构造直径3 km,靶区面积2.5 km2。靶区内分布萨瓦亚尔顿组第1岩段(D1s1),有含炭质碎屑岩、灰岩、硅质岩、炭质板岩等。该靶区为金矿重要找矿靶区,其环形构造规模及所处地层岩性与萨瓦亚尔顿金矿非常相似,是寻找萨瓦亚尔顿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6.3.4 B11号找矿靶区

该靶区分布在勘查区的中南部,靶区内出露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第5岩段(D1s5)碎屑灰岩和萨瓦亚尔顿组第6岩段(D1s6)碎屑岩的接触部位,有1条硅质岩近南北向分布,硅质岩长度6 km,宽200~1 000 m,靶区面积约5.2 km2(见图1)。该靶区为锰矿重要找矿靶区,除硅质岩中的锰矿化外,还应注意在灰岩中寻找锰矿化的线索。

图1 B1和B11靶区遥感解译图

6.3.5 B12号找矿靶区

靶区分布在勘查区北部,靶区面积8 km2,位于环形构造H4的范围内,环形构造直径4.5 km,环形构造内有NNE向韧性剪切带,靶区内分布志留系塔尔特库里组含炭质碎屑岩、灰岩、硅质岩、炭质板岩等。该靶区为金矿找矿靶区,其环形构造及所处地层与萨瓦亚尔顿金矿相似,也是寻找萨瓦亚尔顿式金矿的有利地段,特别要注意环形构造内的韧性剪切带的部位。

7 重点靶区验证

吉根锰矿勘查区矿业权设置分为已设探矿权、拟设探矿权和空白区3种类型。考虑到“持证勘查”的法律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11]第5条规定: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取得探矿权。笔者对勘查区内两个已设探矿权(矿权编号:TL268和TL270)遥感预测靶区进行验证。

首先依据遥感研究成果辅佐矿权区的1∶1万和1∶2 000的地质填图,遥感解译出的铁染异常、羟基异常,以及软锰矿、硬锰矿、菱锰矿异常,与区域化探异常基本吻合,在部分化探异常、遥感异常上发现锰矿(化)点,这些“成矿迹象”经查证为锰矿所导致。地表褐铁矿化蚀变带(锰帽)产于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第2岩性段(D1s2)千枚状钙质变泥岩、碎裂硅质岩、变泥质粉砂岩、硅质岩中。勘查区范围内的化探异常也与1∶1万遥感解译图中的三级羟基异常信息、三级铁染异常信息相对应(在地表发现的硅质岩带与褐铁矿化蚀变带)。根据地表观察和槽探工程,锰矿(化)体在近地表处出现氧化现象——以出现少量“锰帽”为特征,主要矿物为软锰矿、硬锰矿和少量褐铁矿。

TL270探矿权内遥感预测找矿靶区为B1号,业经实地勘查验证(槽探和钻探工程),在该靶区内地表和深部探查出可观的锰资源量(见图2)。

TL268探矿权内遥感预测找矿靶区为B11号,通过槽探和钻探工程验证,也探查出锰矿体(见图3)。应当指出,在该矿权区的西侧下泥盆统碎屑灰岩中发现重要的原生锰矿体,锰的物相分析研究表明,地表多为锰的氧化矿,深部为碳酸锰(菱锰矿)。

以上,经过验证的2处遥感预测找矿靶区为吉根整装勘查区南部找锰的最好区段。

(a) TL270矿权区北部锰矿体分布;b) TL270矿权区南部锰矿体分布

图3 TL268探矿权锰矿体分布

8 结 论

吉根勘查区属于植被稀少、岩石裸露率较高的地区。勘查区内发现的锰矿(化)点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3 100 m(克尔克昆果依山锰矿点、博索果山锰矿点),少数分布在海拔3 200 m(库孜滚山矿点),含锰岩系整体上呈NNE向展布。通过遥感岩石识别,在该勘查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遥感图像的异常信息识别,圈定出矿化蚀变异常区并确定了重点找矿预测靶区。选取的两个重点靶区经过勘查工程验证,找锰矿已取得突破。进一步显示出遥感技术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先导作用。

遥感技术辅佐野外地质填图与矿产勘查可预先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找矿线索。遥感地质解译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勘查区的找矿效果,降低勘查成本,提高找矿效率。目前,在勘查区已经形成了以遥感异常信息为主体,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源地学数据的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对克州阿图什市和阿合奇县的锰矿资源评价及西南天山同时代地处地层锰矿快速找矿具有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硅质尔顿锰矿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锰矿渣制备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探究
硅质结核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综述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地质专家周琦:风雨兼程寻“锰”人生
国外某铁锰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天然锰矿低温NH3-SCR烟气脱硝催化活性研究
东昆仑温泉沟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WELLDON/惠尔顿 CN07—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