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2019-02-10马小芬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马小芬

【摘要】目的 评价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门诊就诊的阳虚水泛型慢性胃炎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味可显著改善阳虚水泛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慢性胃炎;阳虚水泛;苓桂术甘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2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非糜烂性的炎症改变,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及促进胃动力等;若伴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应行根除Hp治疗[1]。但临床发现,即使根除Hp成功,仍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缓解,而通过中医药则可在快速缓解临床症状[2,3]。在诊疗实践中,笔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胃炎患者取得不错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门诊就诊的阳虚水泛型慢性胃炎患者64例,均符合201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的诊断标准[1]及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的证型诊断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肝肾功能损伤、合并精神类疾病等患者。所有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65±5.86)岁,平均病程(7.16±2.76)年;非萎缩性胃炎21例,萎缩性胃炎11例;合并Hp感染25例。研究组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54±6.06)岁,平均病程(7.73±3.09)年;非萎缩性胃炎19例,萎缩性胃炎13例;合并Hp感染24例。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合并有Hp感染者,予四联杀菌治疗;未合并者予西药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加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组方如下:茯苓20 g、桂枝6 g、(炒)白术10 g、(炙)甘草6 g、(制)附子3 g、(广)藿香10 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1)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0%;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3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 [5]。(2)症状消失时间,指患者从服药开始到临床症状消失所用时间。(3)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服药后出现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予SPSS 20.0统计分析,计数数据x2检验,计量数据t检验,等级数据秩和检验,以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经治疗,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

经治疗,对照组出现口苦2例,胀气1例,总计3例,;研究组出现腹泻1例。见表2。

3 讨 论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痛”“痞满”等病范畴,证型颇多[6-7]。在笔者的门诊上,阳虚水泛型患者居多,其核心气机为中阳虚弱,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治当温阳化气,健脾利水。

苓桂术甘汤加味由茯苓、桂枝、(炒)白术(炙)甘草、(制)附子、(广)藿香共同组成。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健脾利水,滲湿化饮;桂枝、附子温阳化气;苓、桂、附相合以温阳化气,利水平冲。白术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以健脾祛湿;桂、附、术同用以温阳健脾。藿香能化中焦之湿,改善患者口中黏腻等不适症状。炙甘草除调和诸药外,还能合桂枝以辛甘化阳;合白术益气健脾。诸药同用,共奏温阳化气,健脾利水之效。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偏向于痊愈和显效,而对照组偏向于显效、有效和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痛、痞满主要临床症状上,研究组改善时间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研究组虽然仅发生1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提示,苓桂术甘汤加味可显著改善阳虚水泛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但由于研究样本量少,今后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期得到更加可靠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1):721-738.

[2] 陈 玲.半夏泻心汤加味对慢性胃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7):1763-1766.

[3] 李 莉,朱蕾蕾,孙祝美,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病理变化情况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06):20-23.

[4]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张声生,唐旭东.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60-3064.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6] 孙 青,周晓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研究概况[J].四川中医,2014(3):174-176.

[7] 朱永钦,朱永苹,黄连梅,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02):68-7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