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长期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方法

2019-02-10杜丽丽李逢赵蒙蒙阮蒙蒙王金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护理

杜丽丽 李逢 赵蒙蒙 阮蒙蒙 王金凤

【摘要】目的 分析长期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56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以常规方式对患者施以护理,研究组分析患者分析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可知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7.1%,参照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2.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留置尿管极易出现尿路感染,护理人员以针对性的方式对患者施以护理,能够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长期;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2

留置尿管是临床护理中一种常用但又极具侵入性的操作,一旦因留置尿引起尿路感染,对患者的危害将十分严重,所以,了解尿路感染具体原因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56例,针对长期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56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共计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27~59岁,平均(43.93±1.75)岁;研究组患者共计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5~60岁,平均(44.01±1.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以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其内容为: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遵照医嘱进行用药、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基础护理等。

研究组在参照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对以往出现的尿路感染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其内容为:①尿路感染原因分析。留置尿管的时间较长,削弱尿道黏膜的屏障功效;膀胱冲洗频率过于频繁;未应用全身性抗生素;导尿管和集尿袋连接不良或集尿袋更换更换频率较少或者偏多;导尿管润滑剂的影响;尿道口清洁不及时等因素。②针对性护理措施。首先为患者选择尿管,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卧床时间合理选择尿管,如成年男性一般为12~16F型号,成年女性一般为16~18型号;其次,根据患者的性别对其会阴部位施以不同的消毒擦洗方式,如女性尿道括约肌较为薄弱,应使用消毒棉球对外阴和尿道口进行擦拭,男性则使用消毒棉球对其龟头、包皮以及尿道口进行擦洗,并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再者,膀胱冲洗频率控制为每周2次,增加患者饮水量,使其能够达到自行冲洗膀胱的效果;然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需要可根据医嘱适量使用抗生素;接着,更换集尿袋时保证其无菌性,避免逆行感染,并随时检查患者导尿管与集尿袋的连接情况,保持其通畅性,如有脱落不可自行插入,应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更换新的尿管与集尿袋[2-3];接着,根据《基础护理学》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关于留置尿管中集尿袋与尿管的更换速度的建議,更换尿管的周期应根据患者尿液的pH值进行决定,其频率2~4周,而尿管的更换速度为每周1次,更换时注意动作幅度,避免因操作不当损伤患者尿道[4];此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了解患者情绪的变化,在对其护理前需告知患者护理行为的目的与方式,减少患者的抵抗情绪,使其能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增强家属对留置尿管知识的认知程度,使其能够在日常陪护中及时发现异常,有效预防尿路感染事件的发生[4]。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的情况,并对比其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进行x2检验,当统计结果P<0.05时,表示此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可知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7.1%,参照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2.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技术日益提高,手术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手段,不过该手段依旧有创伤大、危及范围广的缺点,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容易出现排尿困难、残尿过多、膀胱功能紊乱等问题,此外,许多长期卧床、昏迷的患者也会有大小便失禁的状况,这都需要留置尿管以进行导尿护理[5]。留置尿管作为术后恢复必不可少的一环,长时间留置尿管会引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产生,对术后恢复及干预影响恶劣,因此,预防和减少因导尿管引发的感染是术后临床护理的重中之重,那么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导尿管留置在护理操作中属于侵入性操作,所以在尿管置入的过程很有可能发生尿道黏膜损伤的现象,继而导致尿路感染;其次,对人体来讲,导尿管是异物入侵体内,长时间的留置会使患者自身的细菌抵御系统发生异常,细菌趁机侵入诱发感染;另外,抗生素的应用不合理、尿管和尿袋的连接处被污染、导尿管本身不过关等因素都会导致尿路感染。对于这种现象,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恢复效果,具体来说,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要精湛,严格执行规定的无菌操作进行导尿护理;熟悉导尿指征,根据病人不同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确保排尿过程在密闭且消毒后的环境中进行,尽量减少膀胱冲洗。本研究通过对两种患者施以不同护理方式,其研究组在总结分析以往尿路感染患者的发病原因后,对该组患者施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全局性、综合性方面对患者施以护理服务,给予了患者更为优质的护理体验;同时,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表明针对性护理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应重点关注其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的因素,在常规护理方式上以针对性的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并可在科学性、实用性的护理干预下预防并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广泛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佳娜,陈海如.长期留置尿管预防伴随性尿路感染循证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19,(22):198.

[2] 傅 勇.膀胱冲洗对饮水量不足长期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115-116.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53.

[3] 张凤华,曹少娟.长期留置导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156-157.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22.090.

[4] 宋慧敏,张 菊,王世浩.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尿管时机的辩证思考与探索[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3):3668-3670.DOI:10.11816/cn.ni.2018-181280.

[5] 吕 娟.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及导尿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6):156.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7.26.235.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护理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阿萨丝孢酵母致尿路感染1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