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衰指数对新活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疗效观察

2019-02-10李向农刘然岳旭江明宏王军曹雪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

李向农 刘然 岳旭 江明宏 王军 曹雪滨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衰指数在新活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平行组。平行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平行组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衰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平行组(z=2.11,P=0.02)。治疗前两组患者超声心衰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1.24vs6.11±1.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声心衰指数均明显下降,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6±1.52 vs. 4.57±1.68,P<0.01)。干预组不同疗效患者比较,治疗前超声心衰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显效组优于有效组(2.25±0.79vs4.65±0.84,P<0.01),有效组优于无效组(4.65±0.84vs5.50±1.29,P=0.04)。结论 应用新活素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超声心衰指数在评估患者心衰程度和新活素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心衰指数;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新活素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3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由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以引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等[1]。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冠心病,其诱发的心力衰竭具有病程进展快、治疗效果差、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等特点[2],因此准确的评估患者心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本组研究笔者即应用超声心衰指数这一综合参数对经新活素治疗的患者心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判断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患者;(2)患者参照Bruch标准[3]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4]标准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3)患者入院时心衰NYHA分级为Ⅲ、Ⅳ级;(4)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5)患者入院时预估生存时间>1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可能对超声检查及缺血性心肌病和心衰治疗造成影响的其它疾病的患者;(2)合并发育或精神异常的患者;(3)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或擅自离院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按照上述标准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平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39例;患者年龄47~76岁,平均62.39±8.93岁;患者病程:1~7年,平均1.54±0.83年;患者心衰分级:NYHA Ⅲ级49例,Ⅳ级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按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所列方法进行常规治疗,内容包括:消除感染、限制水盐摄入、低脂饮食、戒烟禁酒、适当休息、吸氧,给予患者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地高辛等药物进行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按照1.5~2 μg/kg体重配置负荷剂量静推,时间不少于1 min,之后采用0.0075~0.01 μg/kg/min速率静注,连续给药48 h。患者入院24 h内及治疗七天后均采用GE公司生产的Vivid E9型彩色超聲多普勒诊断仪进行检查,内容包括:采用超声心动图常规扫查切面观察测量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前后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E峰血流减速时间(DT)、肺静脉收缩期血流峰值(S波)和舒张早期血流峰值(D波)、瓣膜反流情况、肺动脉收缩压等,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具体内容见表2。

1.4 疗效评价

患者疗效评价标准为:入院7 d时患者症状和各项检查指标均显著好转并出院为显效;患者症状和各项检查指标显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仍需继续住院治疗为有效;患者症状和各项检查指标显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为无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干预组不同疗效患者间超声心衰指数变化情况以评价其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处理定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LSD检验,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处理定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处理有序列联表数据,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平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衰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超声心衰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超声心衰指数均明显下降,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2.3 干预组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衰指数比较

治疗前干预患者超声心衰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疗效患者间超声心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效患者改善情况>有效患者>无效患者。见表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据统计在我国该病患病率约为0.9%,全国心力衰竭患者超过1100万,患者4年死亡率高达50%[5-6]。心力衰竭虽然难以逆转,但是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7];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缺血性心肌病又可分为充血型和限制型,前者常见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室附壁血栓和肺栓塞,而后者主要以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患者常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反复水肿等。与其它病因导致的心衰患者相比,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往往进展更快、预后更差[8]。同时患者常易被误诊为普通冠心病或扩张性心肌病,从而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影响了患者预后。

近年来,新活素广泛用于临床心衰治疗,其化学名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是通过重组DNA技术,使用大肠杆菌生产的无菌冻干制剂。人脑利钠肽是人体在心衰状态下大量产生的一种代偿性内源性多肽,在体内与利钠肽受体结合后,可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环单磷酸鸟苷浓度,引起动、静脉平滑肌细胞扩张,迅速降低动脉压力和肺毛细血管契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9]。与其它药物相比,新活素在改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0],在各类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11-12]。超声心衰指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心脏超声评估系统,以往常用的超声心衰评估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肺动脉收缩压、室壁厚度、E/A等虽然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各项指标相互独立,单独应用敏感度、特异度并不理想[13]。因此部分医师根据其临床经验,联合应用多项超声指标并进行赋值,建立了超声心衰指数系统。并在评价患者心脏整体功能、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14-15]。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与其它心衰患者相比,在超声影像上除具有心衰的普遍特征如心室擴张、射血分数下降、二、三尖瓣反流、肺动脉压增高外,还具下述临床特点,即因冠脉狭窄闭塞导致缺血严重的部位发生心室重构,出现室腔扩大、变形,室壁厚度减低,心内膜或心肌回声增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并多与冠脉走行吻合,而一旦通过新活素治疗,患者心脏前、后负荷下降,血供恢复,“冬眠心肌”多数恢复正常功能,超声可见心脏腔室缩小,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程度减轻,原来因心腔扩大而房、室瓣环增大和乳头肌移位引起的瓣膜反流明显减少,肺动脉压力降低,收缩、舒张功能均得到改善。本次研究中即观察到,应用新活素治疗的干预组患者心衰指数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平行组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不同疗效患者间超声心衰指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显效患者改善情况>有效患者>无效患者,疗效显著。

本次研究表明,应用新活素对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心衰超声指数作为一个简单、直观、量化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新指标,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患者心衰程度和新活素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2-176.

[2] Gajanana D,Shah M,Junpapart P,et al.Mortality in systolic heart failure revisited:Ischemic versus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J].Int J Cardiol.2016,224:15-17.

[3] Burch GE,Giles TD,Colcolough HL.Ischemic cardiomyopathy[J].Am Heart J.1970,79(3):291-292.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5] 顾东风,黄广勇,吴锡桂,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01):6-9.

[6] 邱伯雍,王永霞.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06):619-621.

[7] 姜 丹.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5):100-102.

[8] 薛彦博,郑小璞.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现状:局限与展望[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06):763-765.

[9] 胡业梅,史玉露,关 欣,等.新活素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07):1081-1084.

[10] 刘 倩,龚博君,蒋亚斌,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比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4):3455-3457.

[11] 巫 菲,稂与恒,米 睿,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早期应用新活素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06):672-675.

[12] 胡晓丹.新活素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1):142-144.

[13] 翟春晓,王晓军,余永明,等.心脏超声参数积分系统对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心力衰竭患者一年再入院的风险评估[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2):1194-1198.

[14] 梁德贤,李庆军,陈康荣.心衰超声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J].内科.2015,10(04):445-448.

[15] 赖海波.脂联素、脑钠肽、心衰超声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3):41-42-46.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对比
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探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