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大清国运的“永”字三桥
2019-02-10吴限
吴限
三百多年前,在大清皇帝东巡路上有三座以“永”字命名的古老石桥,桥上每天车流不息,行人不断。皇帝东巡的队伍浩浩荡荡,运送“御物”的骡车不见尽头,过往官员骑马坐轿慢慢悠悠,传送公文的信使驿丁快马奔驰。狭窄的石板桥,桥下是湍急的河水,桥上有长长的骡车队伍缓缓有序地通过。这一切,犹如一幅幅风景画,就这样在大御路上演绎了三百多年的繁华。
九通石碑让永宁桥重见天日
永宁桥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前进乡大洼村的102国道上。沿沈阳二台子關帝庙和前进镇政府北行,跨过外环高速公路到一高岗处即见路边绿色指示牌上写着:“绿色通道,海口—哈尔滨(葫芦岛—铁岭段)。”这牌上指出的路正是昔日通衢之皇道,南北通行的人必须从大洼村前的这座名为“永宁桥”的小桥上经过。
永宁桥始建于雍正年间,桥名寓意太平安宁,是清朝各代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始建之时,该桥为三孔石拱桥,中间一个大孔,两侧两个小孔。桥宽约8米,长约16米,用南方的青石建成,修建方法颇像赵州桥。1956年,该桥被拆除,拆下的青石大都被用作村中新修路旁的里程碑。青石桥被拆后,又兴建了木质桥,并改桥名为大洼桥。大洼桥又几经变迁,还曾改建为水泥桥。大洼村修建广场时,修建者偶然发现记载永宁桥清代多次修建重大事件的九通石碑,永宁桥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这些石碑的碑记上,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清雍正到民国年间历次重修永宁桥的内容。其中最早的一块是雍正四年(1726)的“重修大洼永宁桥碑记”,落款人有刘汉杰、朱天爵、董礼存等。接下来的是乾隆二十年(1755)、嘉庆十六年(1811)、道光五年(1825)、同治二年(1863)、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十六年(1927)的碑记。其中同治二年为“重修娘娘庙永宁桥碑记”,这说明大洼村当年还有一座娘娘庙,这一年是将庙与桥一起重修的。碑记上开篇写道:“雁翅平铺,虹腰远渡。九月成杠,十月成梁。神仙遗迹,古人流风。”从这里可见当年的永宁桥为彩虹一样的拱桥形状,桥两侧铺展开如大雁的翅膀一样。九月立桥桩,十月即成桥梁,建桥速度是跃进式的。民国十六年的“重修大洼庙宇永宁桥碑记”是时任吉林省省长的王树瀚所撰。王树瀚即为大洼村人。此碑记开篇说永宁桥“距省城北二十里,立在两陵间”。说到重修此桥的意义,碑记中写道:“利于家,忠于国,和于人,敬于神。”将重修此桥的举动提高到了关乎家国人神的高度。
见证永宁桥历史兴衰的九通石碑是记录清代永宁桥修建情况的功德碑。从九通石碑上仍依稀可辨的碑文可以断定,永宁桥最早可追溯到雍正年间。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都曾有过较大的变动。据村里的老人讲,九通石碑本来立在永宁桥西侧呈一字排开,1953年兴建大洼小学时,将九通石碑当作了地基。待大洼小学重建时,在地下沉睡多年的九通石碑才重见天日,但并未被当作清代文物保存,而是埋在小学校旁的大沟中,一睡又是好多年。这些石碑,深深印记着永宁桥的渊源,记载着当年作为南北通衢皇道上永宁桥的历史。
湮没的永济桥
据《盛京通志》记载,永济桥始建于1637年,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造化乡郭大桥村,坐落在明代永利闸旧址——蒲河河道上,为皇帝赐名,并建立石碑,迄今已有382年的历史。从历史上考证,元明时期,在今于洪区境内重要交通要道只有两条。南路由彰驿站通往关内,北路由平罗堡通往内蒙古。清政府为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农垦开发、物资交流等方面的需要修建了永济桥,永济桥修建在北路上。史料记载的永济桥是一座古代三拱石桥,造型类似永安桥,比永安桥早建4年。永济桥也称“北大桥”,因与永安桥同在一条河上,而造型又相似,所以称之为姊妹桥。永济桥用明代永利闸废石改建,用条石块石砌成。结构坚固,造型壮丽,雕工精美,建筑工艺水平高。这座桥在当时是沈阳通往关内和内蒙古一带的重要通道。桥长约20米,宽4.1米,桥洞呈圆形,孔径约1.7米。
笔者沿着专家和史料提供的线索,来到郭大桥村实地考察。在当地询问村中人,都不知曾有永济桥。在村中多处打听,才在一修车老汉的指点下,于漫天风沙的土道旁,见一池塘,水波涟涟,在岸边找到一块倒塌埋没的碑石,上写“永济桥”三个字。桥头立着的文物保护碑上写着:沈阳市于洪区文物保护单位——永济桥。沈阳市于洪区政府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立。
幸运的永安桥
永安桥是永字三桥中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桥,为清代皇太极崇德六年(1641年)所建,距今已有378年历史,它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子镇永安村。
永安桥是大御路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古迹。当年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为进兵辽西和明朝中央政权,下令修筑沈阳至辽河的大道,亦称叠道。“叠道宽三丈,长一百二十里。”崇德六年(1641),皇太极又下令在蒲河之上修建永安桥,又将叠道延伸至广宁,这便是初具规模的大御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永安桥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必经之路。
永安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桥头宽12米。桥身两侧分别立着19根石栏杆,桥端的石柱上是圆雕的狮子,其他为荷叶状柱头。桥头两侧各有一对雕刻精美雌雄相望的大石狮。桥的栏板上装饰着柿蒂花纹和卷云纹,端柱外的抱鼓石上刻有鹿、虎、麒麟、犀牛、羊、蝶等图案。桥身的北侧有二龙探首,桥身南侧则露出一对龙尾,从远看,呈二龙驮桥之势,造型生动,别具匠心。此桥建成300多年来,一直通行各种车辆,是沈阳至马三家子的重要公路桥,1963年公布为省级保护文物。
据《辽宁省文物志》记载,永安桥初建时横跨蒲河,东西走向,如长虹卧波,十分壮观。河道变迁后,蒲河河水在桥北50多米处折向西北,不再流过桥下,如今永安桥下已不见河水,河道里长满了茵茵绿草。桥下为各跨度13米的连拱三孔,券脸浮雕二龙戏珠,为了牢固,后来钉了无数的铁铆钉,整体美感荡然无存,但雕刻的精美依旧可见。
最有意思的是在三孔之间的两段桥身中上方,北侧有石雕龙首两个,张嘴抬头;南侧有龙尾两条,弯曲摆动,仿佛是两条龙从桥身钻过一般,远看为二龙驮桥之势。
乾隆四十三年(1778),皇帝三过永安桥,作诗《题永安桥》一首:“向多沮洳盛京西,百廿里修道似堤。更建坦行永安约,遂教直接广宁蹊。当年师旅资挞伐,此日农商受福禔。有举胥为奕世计,经过惟亹继绳兮。”
从这首御制诗中,足见清代皇帝对先代皇帝所建的大御路和永安桥的重视,字里行间也反映出大御路和永安桥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