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法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19-02-10余桂芳

法制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高校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新时期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互联网+”时代高校法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作为研究对象,对有效应对挑战的对策进行了系统探究,力求能提升法学教学改革质量,使其与“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法学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2-0228-02

作者简介:余桂芳(1974-),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本科,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互联网+”教育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教育模式,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能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系统的提升。基于此,在对高校法学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为了能突出教学改革的时代性和科学性,要与时俱进的探索“互联网+”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合理化应用,有效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助力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一、“互联网+”思维对法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法学教学改革产生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在高校法学教学改革活动中科学合理的探索“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能促进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对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综合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推进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发现主要促进作用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其一,能有效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善。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便捷,信息传播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能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全新的授課方式,形成网络数字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融合发展的教学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平台,提升教学组织效果[1]。

其二,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互联网+”时代信息集成化程度明显提升,教师在开展法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互联网信息共享优势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能结合自身需求对法学知识进行探究。

其三,能搭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法学知识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思维作用下,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能对法学教学中情境模拟实训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进行优化,使学生在实训实践中应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得到进一步培养,对提高人才培养成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由此能看出,“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法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加强对“互联网+”思维的合理化应用,能构建全新的“互联网+”法学教学模式,突出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法学知识和技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法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法学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极大促进了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进行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形成对高校法学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高校法学教学改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新时期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应对挑战,构建全新的法学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多元化教育指导。具体解析,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高校法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表面,无法真正发挥“互联网+”思维优势,法学教学改革深度不足,无法从根本上构建法学信息化教学体系,导致法学信息化教学存在局限性,会对高校法学教育改革活动的深入推进产生消极影响[2]。

其二,教学模式相对较为单一,现阶段虽然已经积极探索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法学教学的融合,但是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尚未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切实可行的法学教学体系,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系统,无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制约了法学教学改革的优化开展。

其三,教师队伍信息素养不足,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理解存在片面性,难以综合分析当前法学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需求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等进行调整,导致信息技术在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问题,难以促进实习实训模拟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够理想。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法学教学改革优化创新措施

为了能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法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新时期要结合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全新教学改革优化创新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保障高校法学教学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3]。

(一)转变教育理念,采用多种灵活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法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坚持开放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的思想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确保能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彰显信息技术优势,突出法学教学整体质量。

如教师在结合《婚姻法》方面具体观点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互联网上具体的明星艺人真实婚姻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所学知识制作真实婚姻案例解析PPT,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分享,确保在信息技术资源的支持下能形成对这方面知识的深刻认识[4]。在此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法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设计和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与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对真实婚姻案例中相关问题的看法,在多元互动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法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保障在灵活多变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学生的法学知识学习效果得到明显的增强。

(二)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多元立体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在对法学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对互联网平台上涉及到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理,按照教学需求对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并积极探索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确保能发挥不同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促进法学教学改革活动的深化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積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慕课教学模式、仿真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开发和应用,保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法学知识学习环境,提高法学教学整体效果。

如教师在讲解《食品安全法》方面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就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仿真模拟职业实训环境,让学生能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情境中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能结合真实情境提出有效改进的建议。如此,就能将仿真实训与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互动学习的条件,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加强师资建设,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对法学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和执教能力会对教学改革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应对“互联网+”时代法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新时期在推进教学改革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高素质师资队伍保障信息化教学改革稳定开展。一方面,在法学师资建设工作中,要对现有教师群体实施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对信息化法学教学改革形成客观认识,能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邀请社会上互联网法律行业工作人员到学校中开展专业教育培训,使学生能对互联网时代法律问题的变化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拓展学生眼界,在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支持下提升教学组织综合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全方位推进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思维模式,并构建“互联网+”法学教学的全新改革体系,能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辅助下法学教学的优势,解决当前法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综合质量,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指导,进而突出教学改革成效,为将学生打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教育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潘久红.“互联网+”时代法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法制博览,2019(27):282-283.

[2]何忆.“互联网+”模式下法学教育改革路径探讨[J].才智,2019(26):21.

[3]荣振华.互联网技术融入法学教材的内在需求、挑战与制度保障[J].法学教育研究,2019,26(03):151-167.

[4]王渊,吴双全.“互联网+”时代法学教育变革研究[J].高教探索,2019(07):38-43.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