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门领导要杜绝的五种行为

2019-02-10填坑侠

廉政瞭望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分管领导分工科室

填坑侠

部门领导是一个部门的主心骨,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团队。技术高超的部门领导能通过自身的能力,让手下“万众一心”,“甘为孺子牛”。

相反,有些部门领导,因为能力和素质的关系,能把一个团队带得“不愿干、不想干、不敢干”,嚴重影响工作开展。以下这五种行为,值得我们思考,引以为戒。

“你去给xx科室和分管领导说”

部门领导有些事必须要亲力亲为,比如协调其他部门,请示上级部门。但有的领导不分事情轻重就让手下去协调,既显得对他人不尊重,也容易被怼回来。

比如,某局一次工作分工有争议,A领导对部门人员说:“你去和XX科室(平级科室)商量一下,这项工作由他们牵头,然后你再跟分管领导报告下。”

结果对方直接说:“你跟你们领导说,这个分工分管领导已经安排了,有什么疑问,让你们科长直接找我。”

有的事,只需要领导之间一句话就能解决,但有的领导却让手下迂回解决,让手下十分为难。

“只有你干了”

有的领导不按职责分工安排工作,谁叫苦谁就少干,谁不叫谁就多干,抓到谁就让谁干。虽然让工作运转了,但因为忙闲不均,特别是需要去临时承接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工作时,导致职责混乱,工作效率低下。

比如某次A领导安排一个临时事务工作,当着3个下属依次问,这个活“你可不可以接”,一个说,我手头有重要的活。一个说,我刚来,还不熟悉情况,也没有接触过这项工作。于是A领导跟第3个人说:“没办法,他们都不空,只能你干了。”为了不影响同事团结,第3个人只好悻悻应允,而他手头本来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对这事,比较合理的是,由部门领导按工作强度和能岗程度合理分工,而不能任由手下对工作讨价还价。

“我们一起加班到半夜12点”

做领导就要敢于担当,遇事敢担责、成绩齐分享,是领导的必要修为。

有的部门领导做事时,如果是容易出成绩的活,就喜欢向上强调自己做了多大贡献,在工作出现纰漏甚至失误时,会说:这一直是“XXX”负责的,等我回头说他一下。

比如A领导所在科室某次迎检,台账和材料齐全规范,得到了检查组的表扬,A领导跟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时特意强调“我昨天来和他们一起加班了,一直加到半夜12点。虽然主要领导肯定了,但却给科室下属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下属们加班到凌晨3点,而A领导晚上10点多就走了,次日早上也没有参与迎检……

“我没做过,我也不知道”

当好部门领导除了协调外,还需要学习能力、指导能力。本部门的所有工作,即使没有实操过,也应知道“是什么”“怎么干”。有的领导不愿花时间去了解和学习,当起了甩手掌柜。遇事不去寻找和协调资源让手下做参考,而让手下无从下手,十分为难。

比如,某次接到某常规的专项工作任务,需要做工作方案,手下已拿出一个工作思路,请教A领导表格怎么设计,他回道:“我没做过,我也不知道,要不,你去问问省厅的王处,看看他有什么参考模板。”

不仅没指导,还让手下去协调上级。久而久之,手下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耗殆尽,因为“真的太难了”。

“上级有要求,你马上回来上班”

一个部门除了工作上多加指导,多多安慰,生活上的关心关爱少不了。

举两个反例,A领导履新科室负责人3年有余,从来没有组织部门聚餐等活动,一个十几人的团队,没有交流增进感情的平台。下属提出建议,他都以“最近比较忙,改天吧”敷衍了事。

“上级有要求,你马上回来上班。”一次,某工作人员连续加班加点十来天,请了几天公休假,中途仍被A领导急切而严厉地从外地叫回来上班,假期因此中止,而该项工作并非只有该工作人员能够处理。长期以来,手下普遍感觉到在A领导手下,只有干活的份,没有干活的动力。

由此可见,对部门负责人来说,要成为真正“服众”的领导,过硬的业务本领是基础,正直真诚的人格是保障,敢于担当的意识是必需,关爱下属的感情是润滑。对于普通工作人员,A领导的不足也像一面镜子,时刻给人启示,让人警醒。

猜你喜欢

分管领导分工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要把《中国火炬》及时传送到分管关工委工作领导手中
意见一致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普安县召开全县离退休干部、关心下一代、老年教育工作会议
开阳县召开老干部、关工委、老年教育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