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围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2019-02-10杜霞
杜 霞
(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脑出血是血压剧烈升高从而造成脑血管破裂所致,也称之为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40%左右,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度脑力是诱发脑出血的主要因素,该病起病急、发展迅速、早期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鉴于此,本研究在观察组51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接受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10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1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9.0±18.0)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5±18.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为患者进行术前宣教、病情检查、术后对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测、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安排一名责任护士对其介绍医院环境、制度,熟悉病区相应的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全程均提供微笑服务,切和蔼的态度回答患者的提问,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戒备心理和紧张情绪;②对患者基本信息、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协助患者做好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收集的资料、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学科优质的护理方案;③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出血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危害、预防措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免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偏差引起恐惧、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同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为其进行心理疏导;④由于脑出血患者大多会出现半边肢体不遂、功能障碍等情况,使得患者对治疗、康复缺乏信心,排斥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护理期间可通过分享成功康复案例的方式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依从度。(2)术后护理,①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恢复情况并详细记录,若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及时给予对应的处理;②鼓励患者积极勇敢面对自身疾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对于预后的重要性,促进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到术后康复训练中来;③时刻关注患者身心状态的变化,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尽量在患者清醒期间进行护理操作,同时要做到“轻、稳、准”,以免噪声引起其烦躁。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抑郁、恐惧、烦躁)进行评估,1~5分,1分为无症状,依次递增5分为症状最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不同方案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分别为:(3.27±0.64)分、(1.56±0.51)分,t=14.922,P=0.000;两组恐惧评分分别为:(3.35±0.62)分、(1.67±0.58)分,t=14.131,P=0.000;两组烦躁评分分别为:(3.23±0.63)分、(1.46±0.55)分,t=15.114,P=0.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抑郁、恐惧、烦躁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P<0.05。
3 讨 论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高血压、高血脂、血管老化、情绪激动等是脑出血发病的主要原因,可发生与脑部组织任何部位,中老年是脑出血的主要群体,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昏迷、头痛、嗜睡等,目前脑出血常规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预后后遗症一直居高不下,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优质护理是强调以人为本为理念开展的护理活动,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舒适的护理服务,因此加强围术期患者护理干预,
郭万红[2]在研究中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陪护率,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刘燕[3]等人在研究中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CL-90评分、负面心理等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本研究中在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抑郁、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术前热情接待患者,对其身心状态评估后制定护理方案,并根据其心理压力给予适当的疏导,提高了患者治疗、护理配合度;通过术后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训练期间给予适当鼓励等有效提高了患者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能够有效疏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