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抢救出血性休克患者护理
2019-02-10齐敏
齐 敏
(通辽市医院产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妇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患者多为急性大出血,颇为严重,且病情发展迅速,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抢救时,务必准确把握时间,争分夺秒,短时间内对患者予以高效率的全面护理,挽回患者的生命。此次研究以我院妇产科74例出血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入院治疗的妇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4±3.2)岁,包含产前出血患者30例、产后出血患者33例、流产出血患者3例以及宫外孕患者8例。分析患者的出血原因,主要为凝血功能异常、子宫收缩乏力以及生殖道撕裂等。
1.2 护理方法
临床治疗过程中,会让患者采用平卧的姿势,予以保暖和吸氧。对于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像子宫收缩乏力等,需要提前备有大量的血。分娩过程中及时为患者静滴相关药物,如催产素缩短患者的生产过程,分娩结束为产妇适当按摩子宫部位,加快子宫收缩速度以减少大出血的可能。若患者不幸出现大出血,立即查明原因,对出血部位采取有效措施止血:产道撕裂患者要对相应血管进行精确结扎,仔细缝合;患者子宫内如果有残存的胎盘,立即徒手剥离,等等。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身体状况,尽早输血、补液。观察患者的休克程度,利用监护设施如实记录血压、脉搏、失血量、尿量等各项指标,为患者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注意防止感染及相关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出血量与出现休克的情况,对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出血量与出现休克的情况
对比分析出血量与休克的具体情况发现:74例所有患者中,出血量在650~1150 mL居多,>1550 mL的患者最少。同时,随着出血量增多,患者出现休克的可能性更高。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所有患者已成功抢救,无死亡情况。见表1。
表1 出血量与休克的情况[n(%)]
2.2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肾功能衰竭患者1例、心肌缺血患者2例、皮肤黏膜出血患者2例,发生率为6.8%。
3 讨 论
失血性休克是由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会使得患者血压下降、心跳过速以及呼吸急促等,从而引发心肺等器官出现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临床治疗中需要医护人员尽快确定发生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出血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此次研究以74例妇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以分析其产后出现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完善抢救护理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74例所有患者中,出血量在650~1150 mL的患者居多,>1550 mL的患者最少。同时随着出血量增多,出现休克的患者例数更高。尤其在出血量>1550 mL时,总共19例患者有12例出现休克,占比高达63.2%。患者的不良反应包含肾功能衰竭1例、心肌缺血2例、皮肤黏膜出血2例,发生率为6.8%。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所有患者均渡过危险期,无死亡情况。由此可见,妇产科患者的出血量与休克发生率之间有直接联系,除此之外大量失血也会让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抢救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予以干预,拯救患者的生命。
综上所述,妇产科患者大出血后,可能会出现休克及其他不良反应,必须加强妇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的研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