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癌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应急流程规范化管理

2019-02-10莹,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口腔癌医嘱套管

周 莹,戴 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包括源自唇、舌、牙龈、唾液腺等部位的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5%[1]。早期口腔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则提倡综合序列治疗。口腔癌联合根治加组织瓣移植术难度大,切除范围广,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其中急性呼吸道梗阻是患者生命安全的首要威胁。口腔专科医院没有综合性医院完善的急诊抢救仪器,且医护人员抢救经验欠缺。所以,加强口腔专科医院对突发事件应急流程的管理迫在眉睫。下面将通过分享6例急性呼吸道梗阻的抢救经过,对此类紧急医疗事件的应急流程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

1 临床病例

统计2014年~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住院患者中,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或加组织瓣修复术后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共6例,经积极救治,均抢救成功并出院,现将急救流程总结如下。

2 急救流程

2.1 病情判断及预处理

其中6例均为出血肿胀引起的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异常,值班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道梗阻状况可选择床边行紧急气管切开术[2],在恰当时机行气管切开术可解除呼吸道梗阻,预防窒息对组织器官的损伤,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3]。护士应第一时间备好气管切开包、简易呼吸器、紧急照明灯等抢救物品,检查吸氧、吸引装置是否完好,评估气管切开的困难程度,推抢救车至床旁,应用紧急照明灯,拉开床头,请闲杂人等离开病室。协助取颈后仰位,充分暴露气管。及时清除患者口鼻内分泌物,实时记录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2.2 急救护理配合

术中患者取颈后仰位,保持负压吸引通畅,配合术区照明。护士应熟悉气管切开的手术步骤,给予相应配合:气管切开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备好纱布拭血,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气管切开后递气管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协助医生插入气管套管,并迅速拔出套管芯,备好缝合用物,协助医生将气管套管固定妥当,气管切开处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套管口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术中给予心电监护,及时准确的测量并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尿量等。术中执行口头医嘱,并对所执行医嘱进行复述,确定无误后执行。保留药品空安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补开医嘱并双人核对术中所用药品及手术器械,整理抢救用物。遵医嘱给予静脉抗炎补液、消肿、止血治疗,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并在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完善护理记录单。

3 讨 论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口腔颌面部位置及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术后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4,5]。口腔癌术后第一天除了皮瓣的观察,拔除气管插管后重点还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口唇甲床颜色、意识状态、情绪状况等[6]。若患者出现持续烦躁则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初期出血没有达到一定的量时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并未改变,所以不易察觉。值班医护人员对此类患者应有预见意识,应立即准备抢救物品,配合医生进行就地抢救。

3.2 完善医疗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管理者应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类医疗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本科室成立了病区危急重症抢救护理管理小组,并制定节假日、晚夜间危重病人抢救护理应急预案;每次抢救后都及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对于常见危急重症成立抢救专家小组研究制定SOP文件,提高危急重症抢救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

3.3 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

医院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开展急救技能培训,规范化培训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落实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与流程。本科室每月都开展急救情景的模拟演练与考核,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性,并且可固定搭配医护进行现场模拟急救,以增强医护之间在抢救时抢救工作的配合度。并每月组织专科知识及常见、典型急救病例的学习。

3.4 完善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当班护士应第一时间备齐抢救所需用物,并保证所有仪器状态良好,急救药品都在有效期内随时备用。在平时的护理管理中就应完善抢救物品的交接制度,定期检查,专人负责,使抢救物品在每个班都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本病区出血和窒息的发生率最高,针对此特点,除了抢救车外,还配备了紧急止血箱和紧急气切箱,把物品集中放置;并定期与医生及麻醉师沟通,根据每次抢救情况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进行补充与更新。

猜你喜欢

口腔癌医嘱套管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快速康复外科在手术治疗口腔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