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链非编码RNA CCAT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9-02-10赵金璐李国东综述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肠癌胰腺癌结肠癌

赵金璐 李国东 综述 刘 明 审校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一直是消化学界的重点研究课题[1]。近年来研究表明,LncRNA能通过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再与其他的蛋白质或DNA结合,进行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此外,LncRNA也可作为分子海绵与miRNA结合,进而影响下游靶分子的活性[2]。LncRNA可以作为肿瘤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这些LncRNA可以成为新的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标记,并可作为早期治疗靶标[3-4]。人类结肠癌相关转移因子-1(Colon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1 CCAT1),是具有2 628个碱基对的LncRNA,位于染色体8q24.21上,c-Myc附近。CCAT1包含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多聚A尾,主要表达在细胞核中。2012年,Nissan等[5]首次测定出CCAT1在大肠癌中特异性的高表达,并一度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特异性表达的LncRNA。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证实CCAT1在多种恶性消化系统肿瘤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组织学分化、肿瘤转移阶段、血管侵犯、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呈正相关,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具有重要潜能[6-9]。

1 CCAT1与结直肠癌

Nissan等[5]研究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CCAT1的平均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且高达235倍。CCAT1在腺瘤性息肉和癌前病变的结肠组织中,肝转移组织以及结肠癌相关淋巴结中均为高表达。CCAT1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中有40%的高表达率,并认为CCAT1是CRC和大肠癌相关组织的高度特异和易于检测的标志物。Alaiyan等[10]的研究也发现,CCAT1在结肠癌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包括腺瘤性息肉组织、原发肿瘤和淋巴结、肝脏和腹膜转移邻近的正常粘膜。在癌前病变和所有疾病阶段,CCAT1的表达都是明显的上调,包括晚期转移性疾病,而且在晚期转移组织(淋巴结、肝脏及腹膜转移)中达到高峰。这提示CCAT1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表达增加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生存时间有关。此外,CCAT1特异性肽核酸分子信标(TO-PNA-MB)具有作为CRC体外、离体和原位(结肠活检)检测的诊断探针的能力。

而Kam等[11]将CCAT1与特异性肽核酸分子信标TO-PNA-MB杂交构建的分子探针,可在结肠癌细胞及组织中检测出CCAT1高表达,可以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方法。Zhao等[12]研究发现,大肠癌患者血浆中HOTAIR、CCAT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HOTAIR和CCAT1可作为CRC早期筛查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并且HOTAIR和CCAT1联合使用比HOTAIR或CCAT1单独使用具有更高的CRC阳性诊断率。此外,有研究进一步证实[13],CCAT1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志愿者、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呈逐渐递增趋势;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液中CCAT-1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量以及TNM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患者的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综上,可认定CCAT-1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CCAT 1是从c-Myc基因上游515 kb的远端增强子转录而来的RNA。He等[14]证实CCAT1可以参与调控c-Myc的转录和染色质构象。c-Myc可通过直接结合其启动子区域来促进CCAT1转录,上调CCAT1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结直肠癌的进程。Xiang等[15]研究发现,CCAT1-L(CCAT1的一种亚型)转录于一个超级增强子,在空间上接近Myc。CCAT1-L被敲除后减弱了Myc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远程相互调控。此外,CCAT1-L与染色质结构维持蛋白(CTCF)相互作用,并调节染色质环形结构,从而对Myc位点的基因表达起到调控功能。另有研究发现[16],在大肠癌组织中,CCAT1与间质细胞标志物N-钙黏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而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的表达则低于癌旁组织,不过,CCAT1能否通过调控这两种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发生,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 CCAT1与胃癌

在胃癌组织中CCAT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CCAT1和c-Myc在胃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c-Myc是一种在恶性肿瘤中显著扩增的关键转录调节因子,可以直接与CCAT1启动子区域的e-box元件结合来激活CCAT1转录,且上调CCAT1的表达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17]。CCAT1在正常胃组织样本中低表达,而在胃癌组织样本中高表达,CCAT1可能成为诊断胃癌及判断预后随访的重要标志物,但CCAT1的表达与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则无明显关联[18]。

研究发现[19],CCAT1-L和c-Myc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均过度表达。当CCAT1-L被敲除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罹患胃癌的小鼠的死亡率也降低。同时,上皮-间质转换蛋白的活性也降低,抑制CCAT1-L的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从而抑制胃癌的转移,这对预防和治疗胃癌的转移具有积极作用。

CCAT1在胃癌组织中可以调控miR490表达,而miR490还可以抑制CCAT1的表达,miR490和CCAT1表达呈负相关。miR490转录后高表达,可使CCAT1表达下降进而显著抑制胃癌的转移。此外,miR490与hnRNPA1 mRNA 3′-UTR结合后从而抑制hnRNPA1转录,miR490与hnRNPA1表达呈负相关,而hnRNPA1与CCAT1表达呈正相关。因此,三者相互作用可以共同调控胃癌细胞的迁移,对胃癌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价值[20]。

4 CCAT1与肝癌

Zhu等[21]研究发现,CCAT1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异常表达的CCAT1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CCAT1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但对肝癌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并且CCAT1表达水平与肝硬化、肝癌病灶个数、血管侵犯、肿瘤包膜形成、甲胎蛋白及肝癌预后密切相关[21-22]。

此外,CCAT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let-7,发挥拮抗miR-let-7功能,从而消除miR-let-7对其内源性靶点高迁移率族蛋白A2和c-Myc的抑制作用,在肝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提示CCAT1在肝癌的预后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22]。

5 CCAT1与胰腺癌

CCAT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在PANC-1和ASPC-1胰腺癌细胞中也有过表达。沉默CCAT1的表达能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与癌旁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c-Myc的表达增加,c-Myc可通过直接结合其启动子区域(e-box)来激活CCAT1,上调的CCAT1可促进胰腺癌的进展。表明CCAT1可能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靶点。然而,CCAT1调控胰腺癌的潜在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23]。

6 CCAT1与食管癌

研究发现[2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LncRNA CCAT1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与预后相关。CCAT1基因敲除在体外和体内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在细胞核中CCAT1介导的spry4组蛋白甲基化可降低抑癌基因spry4的表达,从而促进ESCC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在细胞质中CCAT1通过竞争miR-7来促进HOXB13的表达,从而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因此,CCAT1在ESCC肿瘤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ESCC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主转录因子TP63和SOX2可通过激活其超级增强子和启动子,特异性调节长链非编码RNA CCAT1的表达,而CCAT1的沉默可发挥抑制TP63或SOX2的作用,并显著降低体外和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进一步分析表明,CCAT1可与TP63和SOX2形成复合物,通过结合EGFR的超增强子来调节EGFR的表达,从而激活MEK/ERK1/2和PI3K/AKT信号通路,最终促进了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转录失调[25]。

7 CCAT1与胆囊、胆管癌

Ma等[26]证实在胆囊癌组织中CCAT1的表达明显升高,过表达CCAT1可通过竞争性“吸附”miRN-218-5P从而负性调控miRN-218-5P,进而增强其靶基因Bmi-1的表达。胆囊癌组织中Bmi-1 mRNA水平与CCAT1转录水平呈正相关。而沉默下调CCAT1可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这些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与miRN-218-5P的竞争性结合,从而调节Bmi-1的表达。

CCAT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中相比明显升高,CCAT1水平与胆管癌患者的组织学分化、淋巴结浸润、TNM分期和生存期呈正相关[27]。机制研究发现[28-29],CCAT1可通过与胆管癌细胞中的miR-152结合而激活EMT过程,最终导致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3 小结与展望

高通量测序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们对LncRNA基因功能的理解。CCAT1最早在大肠癌中被发现,随后CCAT1已被证实与多种恶性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但CCAT1与恶性肿瘤关系机制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阐明。此外,由于LncRNA CCAT1位于核内,顺式调控邻近基因的表达,通过LncRNA CCAT1调控可以实现特定的基因位点的调控。以LncRNA CCAT1为靶点治疗人类恶性肿瘤的疗法正在研究中,负性调节CCAT1的表达及调控相关基因在多个层面的表达,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因此,进一步阐明CCAT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将其作为恶性肿瘤早期干预靶点是目前研究的另一主要目标。

猜你喜欢

大肠癌胰腺癌结肠癌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胰腺癌相关糖尿病致病基因表达谱的分析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