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与“扶志”:农村职业教育的独特定位与功能定向
2019-02-10王晓利
陈 鹏 王晓利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精准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2018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工作要求,要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2]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为目标的教育类型,在精准扶贫攻坚中具有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又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独特定位与功能定向。不仅能够帮助贫困人口实现“智”“志”的双提升,并且促进形成“以智提志”“以志促智”的良性循环,使农村贫困人口获得彻底的、可持续的脱贫能力。
一、农村职业教育助力“智志双扶”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剩余农村贫困人口长期囿于“贫困文化”之中,缺乏脱贫内生动力,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缺乏适切性、办学模式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随之逐渐凸显,使农村职业教育在实现“扶智”“扶志”过程中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考验。
(一)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缺乏适切性
人才培养是农村职业教育发挥扶贫功能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与其人才培养缺乏适切性不无关系。第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基础能力薄弱,实训设备、实践基地的缺乏以及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其无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训实践机会,导致其毕业生技术技能掌握不完善,无法实现就业脱贫。如在2016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专任教师比例仅占教职工总数的70.1%,实习实训教师人数的比例仅为2.2%[3],“双师型”教师极为稀缺。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现有的办学基础能力不能满足贫困人口依靠技术技能脱贫的需要。第二,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契合度不高,致使贫困人口所获得的技术技能无用武之地,与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的需求相脱节。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同质化较为严重,面对不同地区的实际差异,其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地方所需,存在跟风设置专业的现象。以河南省某贫困县职业中学的招生计划为例,2018年设置18个招生专业,以信息技术类和教育类为主,并无农林牧渔类专业的招生计划,与城市职业教育招生专业趋同,忽视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未突出其服务“三农”的独特功能,阻碍贫困人口就业能力的发展。第三,课程内容设计以专业知识为主,缺乏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关照,阻碍贫困人口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和职业迁移能力的获得。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为满足贫困人口快速就业的脱贫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文化基础课内容的添加,弱化贫困人口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如陕西省某贫困地区开展的贫困人口培训活动,开设的课程仅仅根据技术人员的专长,提供猕猴桃的种植技术,完全不涉及基础文化课的开设,造成当地贫困人口公民基本素养无法得以提升、专业技术技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转岗和再就业能力缺乏,扶贫成果的维持极其脆弱,一旦出现技术人员专项培训的缺失,极易导致贫困人口脱贫后的“返贫现象”发生。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缺乏针对性
由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长期受到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办学形式单一、办学质量不佳、扶贫方式不合理、扶贫渠道狭窄等问题。第一,面临我国贫困人口聚落规模小、密度低,且居住地域偏僻,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口不愿“走出去”接受职业教育的现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仍然采用以建立在县镇区域的学校为主、培训为辅的办学方式显然缺乏针对性,与扶贫的实际需求相脱离。首先,学校位置的固定性以及其容纳学生的有限性,导致其扶贫方式灵活性不足、扶贫覆盖范围减小,削弱了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技术技能的可能性;其次,学校教育周期长、见效慢、强调连续性的特点,与贫困人口碎片化的时间安排和快速的脱贫愿望相矛盾,与农村贫困人口技术技能的学习需求不相适宜。第二,职业培训的时间和内容安排缺乏调研基础,导致贫困人口的参与性不足。首先,职业培训时间仍然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固定安排,没有通过实地调研对职业培训的时间做季节性的阶段划分。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数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存在季节性的空闲与忙碌,因而,我国现行的农村职业培训一年四季的连续开展,不仅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而且不利于调动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其次,在职业教育培训内容的安排上,没有充分了解当地的产业尤其是农业的需求,使培训内容理论化倾向严重,缺乏落实到实践的基础与可能。第三,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网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被忽视,学生就业范围狭窄。现阶段,我国正在不断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但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地理条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限制,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少且大多流于形式。处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是人们认识、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互联网+”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着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4],为农村职业教育实现精准扶贫提供了新路径。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信息扶贫中存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及网络销售渠道开发不畅等问题,贫困人口无法接受到更广泛、更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同时也无法接触到优质的就业信息、不能成为创业的主体,从而减少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机会,降低了就业的质量。
(三)农村贫困人口自我效能感较低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环境、自我感受、他人评价等因素息息相关,且能够对个人的志向产生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剩余农村贫困人口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贫困文化的双重影响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致使其产生习得性无助,对于贫困的态度变得习惯麻木,从而缺乏脱贫信心。即使政府采取扶贫措施,给予其脱贫的机会,贫困人口脱贫自信的缺乏可能使其主动放弃脱贫尝试,如在我国扶贫过程中经常出现贫困户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或自身技术能力的不足,把“扶贫羊”变成“餐桌羊”的现象。此外,我国传统的扶贫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往往是在确定贫困人口贫困身份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只关注贫困人口自身存在的问题,忽视对其优点和潜力的发掘。长此以往,农村贫困人口对自身的认识形成刻板印象,关注的焦点始终是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自我效能感低下。调查者通过对488个贫困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发现,72.5%的人认为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多达95.3%的人认为低保户的身份给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54.2%的人认为贫困使周围的人轻视自己且不愿与自己合作交流。[5]因此,这种刻板印象效应下的不健康心理会降低贫困人口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其对自身的期许和行为的期望,继而降低脱贫信心,使其缺乏尝试采取脱贫行为的勇气和志气。
(四)农村贫困人口成就动机不足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成就动机的高低往往影响着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程度,进而影响其自我设立的理想目标的实现程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我们生活中通常所讲的“志”就称为“成就动机”。志气是个人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清晰明确的志向为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指引,是促进个人奋发图强的关键因素。因而,在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普遍缺乏成就动机的现状应该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在实现“扶志”方面关注的焦点和突破的瓶颈。目前,由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物质和精神资源极度匮乏,加之受到贫困文化的影响,大部分贫困人口表现出懒惰、保守、僵化、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存在“等靠要”的消极脱贫思想,出现“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其关注点不是通过接受农村职业教育提升自身的致富能力,而是将党的扶贫政策错当成“养懒人”的政策,逃避劳动,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由于农村贫困人口“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未建立起依靠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脱离贫困的思想意识,因而,农村贫困人口缺乏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迫切愿望和心理基础,致使其不愿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即使出于社会舆论、朋友劝导等原因被迫接受农村职业教育,也会存在消极应对的行为,在不能实现自身脱贫致富的同时拉低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农村职业教育助力“智志双扶”的独特定位
精准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致富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实现“扶智”“扶志”的重要抓手。因而准确把握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独特定位,对于形成“以智提志”“以志促智”的良性循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意义重大。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应聚焦于发展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以积极的脱贫思想为引导,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基础上,依靠技术技能的获得直接推动脱贫致富的实现。
(一)转变农村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
马尔科姆在其著作《发展经济学》中这样描述贫困:贫困不完全是就绝对意义上的生活水平而言的,它的真正基础在心理上。[6]换而言之,真正的贫困是思想观念的贫困。因此,正确认识贫困,树立积极的脱贫思想是引领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主动脱贫、形成勤劳致富观念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冲刺阶段,农村的贫困对象、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发生了新的转变,精准扶贫模式随之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扶思想”作为“扶智”“扶志”的精神内核逐渐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信息较为闭塞的偏远地区,受到“贫困文化”的羁绊和束缚,部分贫困人口自我效能感较低、成就动机不足,缺乏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普遍存在“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问题,对其子女脱贫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增大扶贫工作的深度和难度。基于此,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扶持和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为关键发力点,着力营造良好的脱贫氛围,为脱贫行动提供引导和动力。
(二)夯实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知识是支持个人理解接受新事物、适应社会发展和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职业种类的更替速度不断加快,个人一生可能需要从事多种行业的工作,即使不更换职业,也需要知识的纵向更新或横向扩展,而适应这种知识的更新、扩展就需要有较为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现阶段,我国不断出现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物质和技术帮扶实现脱贫却又“返贫”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农村职业教育在以“就业导向”的理念强化下,过于追求人才培养的效率,过多关注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基础知识的作用,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知识学习和迁移能力。在就业入岗后,农村职业院校教授的技术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而逐渐被社会淘汰,农村贫困人口由于文化基础知识的缺乏将陷入既无法在现有的职业中提升技术又无法自由更换职业的两难境地,极有可能再次陷入贫困。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扶贫扶智的基础定位应该在于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提升个人发展能力,拓展个人发展空间,使其在面临技术发展和岗位变迁时能够从容应对,进而保障脱贫质量,实现永久性脱贫。
(三)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灵魂,是支持农村贫困人口顺利就业、摆脱贫困的直接推动力。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是其教学内容的核心与重点。通过技术技能的培养学生能够具备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素养和能力,实现其就业需求。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类型之一,必然具备同样的功能和属性。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缺乏用以维持自身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技之长”,依然依靠陈旧的生产方式从事传统农业劳作获取生活所需,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在单位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导致其无法凭借内生力量实现脱贫致富。而农村职业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教育内容的独特性,可以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迅速有效地掌握先进的职业技术技能,获得生存发展的资本和立足的源泉,从而扩大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信心,为其脱贫致富提供持续动力。由此可见,农村职业教育在“扶智”“扶志”过程中直接定位于技术技能培养既是职业教育自身的本质属性使然,又是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内生脱贫所需。
三、农村职业教育助力“智志双扶”的功能定向
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既不能就教育而教育,也不能就扶贫而扶贫,必须开阔视野,从个体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的“扶智”与“扶志”[7],以期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要求下引导贫困人口实现内生性脱贫的独特功能。
(一)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信心的增强
增强脱贫信心是新时代精准扶贫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的地域优势,做好传统留守农民的就近、就地教育与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教育与培训,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的同时,需要注重加强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教育,以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持续学习的信念。农村贫困人口包括传统农民和新成长劳动力两大类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生存能力与时代发展相脱节,无法引领贫困人口实现内生性脱贫。因此,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技能、精神扶贫,树立脱贫信心才是实现根本性脱贫的必然选择。贫困人口中的传统农民包括妇女、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返乡农民工等,他们大多处于社会底层,长期受到贫困的侵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封闭的消极心理,而农村职业教育则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活动等方式,逐渐改变这类人群固有的思想状态,唤醒其脱贫觉悟,从而引导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包括文化资本、职业技能资本、创业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泛在的人力资本,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8]在农村劳动力中,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正在成长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主要指面向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即农村“两后生”。贫困家庭的新成长劳动力受到学业失败和父辈贫困思想的双重影响,普遍存在脱贫能力欠缺、脱贫信心不足的问题,并且子女是父母的希望,扩展其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有利于其整个家庭脱贫信念的产生。因此,2015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引导和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稳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治本之举”[9]。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重点抓住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这一群体,在改变子女思想观念并帮助其获得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间接帮助贫困家庭树立脱贫的斗志,从根源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公民素养的提高
贫困地区欠发达的经济状况限制了贫困人口公民素质的提升,他们多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自给自足,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无法同时兼顾个人公民素质的提升,且贫困地区发展缓慢对贫困人口的公民素质的要求并不高,而较低层次的劳工素质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地区产业的转型和发展,正如舒尔茨所说:“土地与人口本身不尽是导致落后的主要与绝对性影响因素,而劳动者的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才是决定落后的关键点。”[10]贫困人口公民素质的提升关键在教育,对全体贫困人口实施普通教育显然是低效且不现实的措施,而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在教授技术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素质教育,转变其固有的消极懈怠的思想观念,注重社会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传递以及政治意识、政治信仰的培养,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思想境界和文明程度,引导人们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生产劳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农村职业教育不是纯粹的素质教育,而且在贫困地区纯粹的素质教育形式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授实用性的技术技能,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创造“看得见”的财富,从而促进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热情,使教育对象的范围得以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辅之以素质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社会融入感和职业责任感,使贫困人口的素质发展符合时代要求,从而为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奠定基础。
(三)促进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增值
技术技能是人们在工业社会生存发展的资本,虽然部分人工劳动岗位已经被机器生产所取代,但技术工人依然是促进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职业教育的价值由此得以体现。在贫困地区,多数贫困人口没有能够接触全新生产技术、理念的机会,缺乏与时代相契合的理论知识,并且没有将先进技术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因而逐渐成为社会发展潮流中的“弱势群体”。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贫困人口固有的知识技能将会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其贫困程度随之日益加深。对此,必须积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知识的更新、人力资本的增值。首先,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适时结合当地实际生产发展状况,丰富贫困人口关于生产方面的理论知识,帮助其以科学的方式从事生产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能够促进贫困人口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改善贫困人口自身原有的技术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实现其在不同就业环境的迁移,使其具备岗位转换的能力,即使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依然能够将技术资本通过双手外化为财富,完成自身的脱贫致富,增强自身立足于社会的信心。
四、农村职业教育助力“智志双扶”的路径选择
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依据在于贫困人口的需要以及市场的需求,两者兼顾才能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彰显其独特的扶贫价值。因而,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素质教育力度,阻断贫困文化传递,促进贫困人口人生价值观的重塑;根据教育对象的需要,灵活调整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渠道。
(一)阻断贫困文化传递,助推贫困人口价值观念的重塑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在《五个家庭:墨西哥贫穷文化案例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贫困文化理论,所谓贫困文化,是指贫困地区的民众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逐渐地形成了一套固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11],并且在贫困环境中成长的下一代会自然习得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承性。由于贫困文化对贫困人口基本特点和人格的塑造,致使贫困人口即使拥有脱贫致富的机会也难以顺利摆脱贫困。因此,扶贫扶志必须阻断贫困文化的横向和纵向传递,改变贫困人口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想观念以促进贫困人口价值观的重塑,避免陷入“福利陷阱”,防止造成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扶贫扶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必然是实现贫困地区文化更新与创新以及贫困人口价值观念重塑的重要力量。第一,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据地方特色融入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如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革命红色基因通过“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经典”等方式引入农村职业教育课堂,表明幸福是可以奋斗出来的价值观,引导贫困人口对自身的贫困状况正确归因,提升自我效能感,确立正确的荣辱观、苦乐观和幸福观,淡化“贫困意识”,逐渐阻断贫困文化的传递;第二,将该地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案例融入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增强贫困人口学习的代入感和亲近感,适时邀请脱贫个人进入学校讲述学习经历和脱贫经验,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子女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机会,积极宣传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益处,组织教师深入贫困家庭鼓励和动员贫困子女入学,帮助其形成“子女有学上,全家有希望”的思想意识,增强贫困人口允许子女接受教育的意愿,在为贫困人口树立脱贫希望的同时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
(二)完善办学能力,推动贫困人口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是农村职业教育帮助贫困人口实现永久脱贫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基础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的办学能力,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适切性,促进贫困人口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第一,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基础能力。政府应拓展多元化投资体系,鼓励其他社会资本参与办学,构建多元协同参与机制。以政府为协调和治理主体,积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办学体制的改革,以加强院校实训基地、技术技能型教师的供给能力,满足贫困人口获得实践性技术技能的需求。第二,加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必须建立在对当地的特色经济和支柱型产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只有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建立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为贫困人口技术技能的实用性提供保障。其次,农村职业院校应与地方企业、行业建立协作机制,在与企业、行业需求不断磨合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以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和贫困人口的就业需要。第三,农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以“培养贫困人口核心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不断改革课程结构,以文化基础课为基奠着力构建层次衔接完整、知识技能分布协调的课程结构体系[12],在提升贫困人口技术技能的同时不断促进其道德、法治、社会责任感等意识的形成,为贫困人口快速实现脱贫致富和获得职业迁移能力奠定基础。
(三)改变传统办学模式,加强贫困人口实践技能的掌握
根据福斯特“学校谬误论”的观点,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非正规的、灵活的职业培训为主,培训的形式比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更加节省成本,更符合农村贫困人口的需求。因此,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根据实际扶贫的需要采取以培训为主、学校为辅的办学模式,为贫困人口提供便捷服务,促进贫困人口实践技能的掌握。一是针对占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的传统农民,培训应成为主要扶贫方式,且培训应随农忙和农闲的时间段进行合理调整、灵活安排。农忙时段,培训人员可以与教育对象一同深入田间地头,对其进行实践指导,并且可以近距离观察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数据,制订技术改进方案;农闲时段,将农忙时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及时同受教育者进行交流讨论,并将最终方案融入教育内容,方案可随时间的推进不断调整改善,层层递进,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且具有实用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内容。二是针对占贫困人口数量较少的新成长劳动力,学校教育与培训两者应兼而有之。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且年龄较小易于接受新事物,应当为其提供长期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时间较长的培训或学校教育能够使其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提供短期职业培训,为已经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力提供迅速补充职业知识的机会。长短培训结合,帮助贫困人口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实践技能的日趋完善,并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产生。
(四)结合地域扶贫特色,增强贫困人口就业机会的获得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我国扶贫目标已向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转移,扶贫政策随之做出重大调整。由于各个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和生存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开始推行“一村一策”,甚至“一户一策”的扶贫措施,强调要因村、因户细化扶贫标准,制定个性化扶贫策略,以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的脱贫需求。技术技能的学习是完成就业创业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结合不同贫困地区的扶贫特色为贫困人口提供相应的教育培训服务,推进扶贫的实效性。如甘肃省为实现某贫困村的脱贫,出台“购车”扶贫计划,由政府与当地企业协商运输合作事宜,并与贫困人口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购买运输用车,该车辆归贫困户所有,推荐其进入企业运输团队,获得就业机会。虽然政府提供了就业方法和机会,但贫困人口普遍缺乏驾驶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在适当设置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灵活地针对扶贫计划的需要开设驾驶技术培训课程,促进政府政策的顺利实施,帮助贫困人口顺利实现就业脱贫。
(五)开展“互联网+”行动,扩展农村职业教育扶贫渠道
实施“互联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中央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战略,并成为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13]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否充分发挥互联网灵活、快速的优势成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方面,互联网能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农村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合作、购买等方式获取丰富、广泛的互联网课程资源并形成院校课程资源库,为贫困人口提供在线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平台,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帮助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在节约学习的时间成本的同时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农村职业院校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学习互联网销售的机会,根据教师的指导建立合适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将本地的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主创业,实现生产与销售的结合,减少中间转运渠道,节约资金成本。开展“互联网+”行动,将就业与创业结合起来,扩展农村职业教育扶贫新渠道,彰显信息技术独特的扶贫功能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