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不同护理措施干预效果的临床比较
2019-02-10刘微
刘 微
(白城中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胎膜早破后阴道突然排液且伴有胎粪或胎脂[1],是产妇临产前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因素,感染、胎膜发育不良、宫颈功能不全、子宫羊膜腔内压力异常、机械刺激、创伤等常见的发生原因[2]。产妇可出现出血、感染、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症状,孕周时间较短可增加新生儿死亡率[3]。为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应对胎膜早破产妇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为此,笔者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常规护理组产妇年龄在22~35岁之间,中位年龄26岁;孕周在28~35周之间,中位孕周32周。综合护理组产妇年龄在21~36岁之间,中位年龄27岁;孕周在29~36周之间,中位孕周33周。两组产妇中位年龄和孕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
心理护理干预。护士根据护理评估结果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向产妇讲解胎膜早破知识和注意事项,播放胎教音乐使产妇心情舒畅,告知家属给予鼓励和支持,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
饮食护理干预。根据产妇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做到合理营养和合理饮食,为胎儿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生命体征监测。叮嘱产妇观察胎动次数,预防胎儿窘迫发生;当胎膜破裂超过12 h,酌情应用抗菌药物;出现羊膜感染者,应立即终止妊娠。
阴道护理干预。告知并协助产妇取左侧位,减少宫缩,增加血流对胎儿和胎盘的灌注;每天清洗消毒外阴部,时刻保持清洁干净,密切观察外阴部流液数量、颜色和性质。
预防早产护理干预。根据产妇实际,采取抑制宫缩、静脉注射肾皮质激素,促进胚胎成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妊娠延长时间和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妇产后出血量、妊娠延长时间的比较
常规护理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454.22±33.68)ml,妊娠延长时间为(31.60±12.73)d;综合护理组分别为(319.44±32.76)ml和(44.08±13.32)d,假设检验表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常规护理组中14例出现胎儿窘迫,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8%;综合护理组出现例数分别为5例和1例,发生率为13.33%,假设检验表明两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胎膜早破会造成产褥和宫内感染甚或早产的发生。给予产妇胎膜早破新生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新生儿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4]。大部分产妇及其家属缺乏正确认识胎膜早破,往往处于不良心态,护士可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时解答疑问使其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心理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还应针对产妇实际,进行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引导护理干预和预防早产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疗效。
本研究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表明对常规护理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454.22±33.68)ml,妊娠延长时间为(31.60±12.73)d,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8;综合护理组分别为(319.44±32.76)ml、(44.08±13.32)d和13.33%,两个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胎膜早破产妇产后出血量,延长妊娠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