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影响
2019-02-10文丽萍
文丽萍,黄 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受到晚育以及二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剖腹产的发生几率呈明显上升的态势[1]。而作为一种人工辅助生殖的技术,剖宫产不仅增加了产后产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对于胎儿的顺利分娩与健康均造成诸多的潜在威胁。在此种情况下,常规产科的临床护理已很难满足目前临床健康生产的需求,对此以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以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产妇,并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为19~34岁、平均为(25.14±1.62)岁,孕周为31~39周、平均为(38.25±2.17)周;而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0~35岁、平均为(26.07±2.19)岁,孕周为29~40周、平均为(37.75±1.92)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主要以包括产妇体温、血压与脉搏等常规的测量,以及过敏史询问与胎位检查等常规的方式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产妇护理新模式的干预,其具体方法为:
①产前的保健与教育:首先在产妇入院后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讲解,促使产妇及家属对于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具有正确的认知。其中包括自然分娩的优势及剖宫产的不足等方面应予以详细的讲解,并及时消除患者的疑虑或恐惧现象。另外应予以产妇合理的饮食指导教育,从而避免高危妊娠的现象发生,为最终自然分娩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则应由专人进行产前至产后的优质护理服务,以产妇身心健康为中心,有效降低临床剖宫产的发生几率;
②分娩期间的陪伴护理:首先应予以产妇分娩期间心理与情感方面的鼓励与支持,并通过对产妇生命体征等临床实际反应状态的密切观察,及时有效的处理临产过程中的突发问题。以及通过待产期间予以产妇舒适的体位护理,指导其正确的呼吸与全身的放松,并予以适当的抚摸安慰,以转移产妇的疼痛注意力。产后则应促进母婴之间的紧密接触,实现婴儿可尽早的吸吮。同时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有效提升相关助产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最终分面方式的选择,比较临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发生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依据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x2检验。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2 结 果
经护理观察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中包括:57例(95.0%)自然分娩与3例(5.0%)剖宫产;而对照组中包括:43例(71.67%)自然分娩与17例(28.33%)剖宫产;其观察组的剖宫产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3%,其卡方值为17.952。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作为产科中常见的一种辅助生产技术,剖腹产主要是为保障难产或高危孕妇的生命安全。而由于当前一些社会观念的转变,部分适宜自然分娩的产妇也在主观上选择剖腹产的分娩方式,致使临床剖宫产的发生几率持续上升。但依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剖宫产对于母婴近远期的分娩效果均会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2]。对此,以医疗护理模式发展的背景下,以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以妇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主要是以人性化为原则,对临床产妇以产前至产后,以及心理与生理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同时以产妇与护理人员信任关系的建立,有效提升临床产妇的护理依从性。而对于产科护理人员来讲,应以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利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干预为孕产妇提升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同时可组织产妇对于妊娠分娩科学知识的学习,使其正确认识自然分娩的临床有优势。依据刘艳[3]文献研究显示,以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对于提升临床自然分娩的几率以及剖宫产发生率的降低可发挥显著的作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剖宫产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3%。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可有助于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并有效降低临床剖宫产的发生几率,具有广泛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