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育人形式变革与创新
2019-02-10张霆
张 霆
(重庆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重庆 400074)
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变革步伐,并正以日新月异的方式不断刷新着社会各行各业的样态。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美国高等教育学者凯文·凯里在《大学的终结》中,令人警醒地指出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崭新的、史无前例的学校——泛在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verywhere),将破除数世纪以来教育资源稀少而昂贵的状况,成为未来学生要上的大学。“随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蓬勃发展,丰硕的教育资源,如书籍、讲座视频、图像、音频等任何可数字化的东西,不管在全球哪个角落,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轻易获取、免费享用。”[1]尽管时下诸多数字化的学习内容、知识资源并未都做到了能够让人们随随便便地轻松获取与免费使用;同时,新技术革命将导致大学的终结这一论断能否成立,也需要另当别论。不过,顺势而为,积极依托“互联网+”,变革与创新育人形式,藉以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立体化的育人网络,增进育人成效,已然成为高校强化自身价值的时代必然。
一、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育人形式变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设备上网获取学习内容和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较2017年末增加3.8%,普及率达到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较2017年末增加4.7%;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7年的97.5%提升至98.3%,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多,占24.8%;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网民中受过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20.6%。”[2]这其中,大学生成为使用手机上网的最活跃的社会群体。“现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中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已基本普及。”[3]高校传统的育人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实体性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组织化、系统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体以及以相对确定的时空场域与学生的“在场”接受为承载支点的思想引导、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自洽体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这一固有格局却被渐渐打破。
首先,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德育无法再停留和局限于传统的育人框架之内。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在校大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进出网络空间,获取各种知识、信息,助长了他们追求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网络是多元信息、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并存的场域,其间难免存在一些有害信息、伪劣知识和低俗文化,会误导大学生的认知,或对大学生产生精神、情感腐蚀。“虚拟社会将大学文化无缝地链接于整个社会洪流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在社会转型期,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能够轻而易举地渗入校园网络文化中。”[4]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普遍缺乏对信息的有效鉴别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自觉抵抗力,非常需要及时获得有益指引,否则,很容易受到误导,出现认知偏差,进而引发非理性情绪乃至偏激言行。这无疑形成了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泛在”需要——确保每天都在“触网”的在校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来自学校、教师方面有益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与行为指导,进而始终沿着正确的思想航道前进。
其次,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必须突破传统育人形式的束缚和限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拥有了通过网络进入校园内外各类信息、知识、文化平台,获取教育资源、学习内容的便捷通道。校园内外知识、文化、信息壁垒一定程度的消解及互联互通的增强,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天地。“互联网通过云、网、端一体化的智能化技术设施,正在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个物体,智能计算和信息获取的无处不在,使得学习变得无处不在。”[5]加之,由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机率更加频繁、内容更加杂多,参与各类学习活动、社交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也日益增多,但不懂不明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需要不时进行“脑补”。在此情况下,除传统的以在场方式面对面接受源自于身边教师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授、学业指导外,闲暇之际、社交间隙等大量零散而碎片化的时间里,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地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设备,依托移动宽带、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与慕课、微课等课程形式,以不与施教者照面的线上方式寻求思想指引和进行自主学习,增进素养,精进学业。“利用短暂的碎片化时间学习、交流、充实自己,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模式,并具体体现为在线学习(如MOOC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兴趣学习等形式,并都呈上升趋势。”[6]可以说,借助移动互联网及相关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大学生能够将大量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在线自主学习,藉以填补常规学习之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追求自我发展。“碎片化学习是网络时代学习的普遍特征之一,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其已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所推祟的学习方式。”[7]这无疑构成了高校变革与创新育人形式的现实基础。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育人形式变革与创新的可行性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在数字技术、大数据、云存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强力支持下,各种信息、知识、文化传播平台、传播工具及提取设备加速迭代、升级,为高校变革与创新育人形式提供了可行性。
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建构“泛在”训导平台,为在校大学生随时随地提供思想指引。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智能手机等无线终端设备及预置于其中的各种即时通信工具与应用软件,大学生每天都会在课堂学习之余的大量碎片化时间里登陆网络空间,或阅览校内外的各种信息,或参与社交活动,或进行自主学习等,让自己长时间处于“挂网”状态。面对这种形势,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网络空间建设,将大学里优秀的思想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无形资产”创新性地建构成丰富多元、形态多样的互联网信息产品、知识产品、文化产品,通过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等平台直达每位大学生,进而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对大学生产生有效的正向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实现成风化人。同时,积极利用QQ、微博、微信等媒介,及时推送各类相关信息内容,帮助思想、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提高对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等的识别能力,引导他们科学、理性、正确地对待与处置网络空间的各种信息内容以及自己身边的各类现实事务。由此,高校可以实现大学生训导工作的泛在化。
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为大学生创造广阔的在线自主学习园地。当前,通过实体课堂开展教育与教学活动,仍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承载形式。其优点是教育教学活动直观、鲜活、动态,富有组织性和系统性;但缺点是时限性突出,知识量有限,讲授过程不可逆,受特定的师资力量所束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等。而依托“互联网+”的在线学习,则不受时限束缚,知识量可以不限量供给,讲授内容可以重复,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可以较灵活地调配师资资源,能够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有助于满足其个性化的成才需要,从而弥补实体课堂学习的不足。“‘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那种以为教学只能在课堂上发生的观念必将成为过往。互联网既是桥梁,也是工具,它开始倒逼着我们让教学从室内走向户外,从课内延伸到课外。”[8]有了在线学习,大学生在实体课堂之外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业状态和内在需要,进行随机自主学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人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更有随意性及灵活性,同时也创新了教育形式。”[9]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社会固有的不同阶层、人群之间存在着的知识垄断、信息分割藩篱,而让每一位学习者都有机会共享到更大社会范围的知识、信息,弥补了传统育人形式的缺陷与不足。“从2018年开始,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奖励学科利用不同渠道、不同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优质互联网学习资源,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开放教学模式。”[10]显然,依托“互联网+”,为大学生创造广阔的在线自主学习园地,已然是当前高校创新育人形式的一种有效实践。毫无疑问,这有利于高校突破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与限制,让校园中每一位学子富于个性化的成才需求都可以有获得实现的机会,进而能够更为自由而率性地挑战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育人形式变革与创新的基本路径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变革与创新育人形式,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加强网络校园、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将相关学习内容、教学资源、知识资源充分“环境化”,并以“环境要素”的形式提供给在校大学生使用,服务他们的泛在学习需要,藉以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立体化的育人网络。
(一)抓好网络基础设施与网络平台建设
首先,高校要抓好校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的泛在学习提供可靠的网络支持系统。泛在学习,离不开可靠的网络支持系统。很难设想,在一个时常上不了网或时常掉网的环境中,大学生可以实现泛在学习。因此,高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网络强校建设,及时升级软硬件设备,力争做到校园内无线网络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应当通过引进或自主开发相应的移动APP、云存储平台、AI系统等,为校园师生随时随地都能够上网、用网,开展网络教育及进行网络学习提供有效支持。“如果学校变革无法快速跟上学习技术的进步,学习将会把学校教育抛在后面。”[11]所以,对于以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为己任的高校而言,做好上述方面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当然,这其中,网络带宽充足、系统稳定性强、兼容度高,是最根本性的要求。
其次,高校要抓好相关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完善的O2O(online to offline)教育生态圈,为在校大学生的泛在学习提供坚实的渠道依托。“基于O2O 教育模式的生态圈构建需要全方位加以谋划。具有真正意义的O2O 教育生态圈,就应该促使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产生一种深度的融合和良性的互补。”[12]因此,高校一方面需要根据功能的不同,将网络平台细分为教育服务平台、学习资源平台、学术探讨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几种类型分别进行建设,以满足大学生在线解决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科研问题、创新创业实践问题之平台需要。另一方面,则要依托“互联网+”,积极开发或引入适宜学校师生操作使用、契合本校实际的数字校园“云服务”系统、智能学习平台,将传统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合理嵌套、有效接驳乃至融合,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化、智能化,从而拓展育人手段,丰富育人形式,扩充育人触点,强化学习体验,提升育人成效。比如,清华大学近年来在本校的课程教学中已经广泛实施“实体教学+在线开放课程”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学生可以在教师课堂讲授之外随时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则可以省下许多时间和精力为教学内容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依托“雨课堂”等微信小程序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答疑、随机调查等互动。教师可以在小程序中进行随机提问、布置任务、组织课堂讨论等,学生则不仅可以在里面实时观看到自己及身边同学的回答、参与情况,还可以通过发弹幕等形式及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立场、态度、看法等。同时,学生线下完成的作业,还可以通过在线系统提交给教师,教师则可以将批阅、答复情况通过在线方式反馈给学生。这样,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也方便老师实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进程。重庆交通大学近年来也在《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之中引入了“超星学习通”等移动学习平台来构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不仅有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趣味性和亲和力,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深入了学生对相关内容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上述这些育人形式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无疑都有效构建起了完善的O2O教育圈,打通了线上线下教育的区隔,贯通了线上线下学习的分野,极大激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因而受到了众多师生的欢迎,也收到了比较理想的育人效果。
总的来讲,通过抓好以上两方面的建设,可以使在校大学生能够突破空间、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在任意时间、地点登陆网络系统去搜索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亦能够通过将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对接到网络空间系统,供学生以或在场、或不在场,或同步、或非同步地形式接收、使用和参与,大大便利了大学生的泛在学习。
(二)完善在线平台资源供应
毋庸置疑,任何形式的学习,都离不开相应的学习资源供给。大学生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泛在学习,倘若缺乏相应的学习资源供给,或资源供给不充分,必将沦为一种摆设而失去应有的社会价值。特别是面对当前大学生对优质学习内容的渴求,高校更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跨界、海量特性,多方面发掘和筹措相应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我国高校需立足现实,加大整合世界教育资源力度,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尽可能利用世界各地优质教学资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服务,加大数据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力度,促进学科及专业之间的相关度与融合性。”[13]这样,才能为校内的各种线上学习平台及时导入有质量、有生气的学习内容、知识资源,有效服务大学生的泛在学习,进而为高校变革与创新育人形式,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立体化的育人网络,提供坚实的支撑。
数字技术与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的出现,使得高校可以在吸纳、整合既有的育人经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教育教学资源向网络空间的转化与优化配置。时下,不少高校已经在建设在线教育系统、教学资源数据库等。不过,以数字化信息形态呈现的教育资源、学习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存取的便捷性等特质,非常适合同一区域范围内的相关群体共建共享。“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是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应用的必然趋势”。[14]而且,这种共建共享能够通过成本分担大幅度降低相关主体的开发和建设费用。因此,在同一区域内的各高校可以本着共建共享的理念,携手共同开发、建设某些资源平台,共同为本区域内大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例如,2012年,由上海市教委牵头,上海市30多所高校联合成立的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就尝试将各高校的优质课程拿出来向其他高校的学生开放、共享。2013年,以北京大学为理事长单位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成立,也是这种尝试。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16年底,“全国受益学校超过2 000所,覆盖大学生人数超过1 000万,累计已有400多万大学生通过联盟的共享课程获得学分。”[15]
(三)拓展教师网上育人职能
高校变革与创新育人形式,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立体化的育人网络,还需要积极拓展教师的网上育人职能,改变他们固有的以实体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形象,而让他们朝着以良好的学识、厚实的素养为大学生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同时提供合理指导和有效服务的学业管理者角色转型。高校传统的育人方式侧重教师如何将知识讲述、阐释给学生,而在“互联网+ 教育”场景中,应强调培养学生自主负责、自我设定学习内容与掌握学习进度以及培养他们围绕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由侧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转变为侧重指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尽管大学生的线上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其自主自觉,但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和管理,不可或缺。特别是在线上学习资源的提供和与学生开展线上交流方面,需要高校教师花费较多精力和时间及时弄清和掌握学生的具体状况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做出安排、合理应对,否则难以获得理想成效。“毫无疑问,未来教育将越来越个性化,而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前提是,对每一位学生有一个基于数据的、动态的、即时的、全面的认识与分析。”[16]因此,拓展教师网上育人职能,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予以相应的扶持,也非常重要。
四、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育人形式变革与创新的保障措施
“网络文化环境是一个虚拟、自由的空间,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真实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行为和言论都不受法律的制约和他人的监督,相较于现实社会的安定、有序,不良网络文化会致使大学生行为失当。”[17]因此,高校变革与创新育人形式,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立体化的育人网络,除了要建设好相关网络系统、搞好网络平台资源供给外,还须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指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合理使用网络及网络平台的内容资源,进而创造和促成绿色、开放、共享的校园网络环境。
(一)制订和实施适合校情的校园网络空间管理制度
当前,高校校园网络空间最令人担心的问题是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不良信息的传播及帐号盗用、不法侵入等相关问题。就此,高校可以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和实施适合校情的校园网络空间管理制度。例如,可以设立网络平台接入与访问制度、信息审核制度、资源使用规章、敏感数据保护制度以及相关的责任审查、追究制度等。这样,能够使高校网络虚拟空间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规范化操作,有助于清除网络空间中的各种“雾霾”。有了规范的管理制度,网络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参与者就能够在制度框架内合理统合教育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并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从而为学生的泛在学习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当然,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充分吸纳师生智慧,共同探索、建构一套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线上育人管理体系、师生共治的网络空间管理文化,从而使相关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适应网络教育、泛在学习的特殊规律。
(二)积极开展对教师使用智慧课堂、在线教育方式的培训和指导
对于广大高校教师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下教育方式是他们比较熟悉的,而智慧课堂、在线教育方式则显得比较生疏。特别是智慧课堂、在线教育,涉及到许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这对于不少高校教师(尤其是文科类的教师)而言,是一个难题。因此,积极开展对教师使用智慧课堂、在线教育方式的培训和指导,显得十分重要。各高校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专家为教师们开展集中授课、专题讲座、重点指导等方式,分批、分阶段地完成对教师们的培训,从而帮助广大教师学习和掌握使用智慧课堂、在线教育等新型教育教学形式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教师们才有能力统筹利用线上线下两种育人方式协同育人。
(三)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校园网络平台及其资源的引导和教育
时下,大学生对互联网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网络虚拟社会参与热情很高,也偏好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高校可以根据这一现实情况,适时引导和教育他们积极、合理、有度地利用网络及其平台资源,进行有效的在线学习。不过,当前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传播平台的崛起所营建的平等、自由、去中心、去权威的移动传播环境,尽管提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提升了他们人际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拓展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自由度,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由于权威结构崩塌、参与化传播以及信息茧房效应等问题的存在,微文化信息传播质量常有泥沙俱下之嫌,呈现良莠不齐之态。”[18]面对这种形势,高校需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帮助他们养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有所不为的在线学习素养。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一些既传播正能量又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微文化产品,借助网络专区、微信、APP等向大学生推送,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引导与教育,促使他们自觉规避非理性情绪和言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则可以由各网络平台的教师、管理人员或“意见领袖”,根据实时发现的问题,积极发声,主动关照,加强沟通,及时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克服心理惰性和情绪陷阱,力戒各种不当的在线操作,有所不为。尤其是在那些融合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环节的混合式课堂中,大学生更应该秉持“有所不为”的定力。网络空间毕竟光怪陆离,诱惑太多,倘若不能牢牢锁定学习本分,大学生很容易在使用网络中不由自主地进行无关操作,例如,点击其他不相关链接、按钮,玩游戏,闲聊,甚至浏览不良信息、不雅视频等,迷失初心,忘却本分,影响最终学业。
(四)采用技术手段强化对校园网络平台及其资源利用的规范与监管
在当前网络空间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技术手段对校园网络空间与网络平台以及其间的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规范与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应该承认,网络空间必须在“管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能使安全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并为网络空间资源的有序使用提供安全保障。这就要求高校在遵循网络空间“开放”、“共享”理念的前提下,依据相关的“准入”规则,完善网络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为相关的专用网络接入客户端绑定IP 地址、MAC地址,以防范别有用心者;要建立相应的入网审查机制,对注册用户要进行一定的审核与授权,并完善网络审计功能,确保任何网络访问行为的不可抵赖性、可追溯源头。同时,完善专用网络核心应用信息系统、敏感数据存储的分级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当然,为杜绝不当言论、有害信息在网络平台滋生、传播,还可以设立用户身份后台认证系统,将网络平台的使用行为纳入有效的监管之中,督促使用者自觉文明上网。在适当情况下,还可以采用网络爬虫软件、敏感词识别与屏蔽插件等,对不当言论、有害信息进行及时识别、监控和合理清除。
此外,还应当注意,尽管时下碎片化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但高校一定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处置碎片化自主学习与学校安排的集中而系统化的育人活动、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能够合理嵌套、接驳、融合,共同为自身成才发挥作用,而不是相互牵绊、彼此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