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探究
2019-02-09张丽娜
燕 妮,罗 芳,张丽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中风是老年群体中因病致亡、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接近老年人癌症致亡率。在患者出现中风后身体残疾是较为多见的现象,尤其是急性发病患者身体致残率较高[1]。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上提出了基于肢体康复训练的干预模式并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脑梗死疾病治疗的100例患者,患者均确诊存在肢体偏瘫现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6.32±2.41)岁,37例患者为初次脑梗死、13例患者为二次或以上脑梗死;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7.03±2.43)岁,39例患者为初次脑梗死、11例患者为二次或以上脑梗死,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主治医生诊断与开具的处方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与治疗需要实施饮食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宣讲日常自我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基础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日常常规监护并引导患者开展必要的肢体活动。
观察组实施肢体康复训练干预:第一,建立肢体康复训练干预小组,该小组负责后期具体训练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小组成员以自愿参与的方式选取并由科室护士长或资深护理人员担任;对肢体康复训练干预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以提高其参与肢体康复训练干预护理的能力。第二,卧床阶段的肢体康复训练。患者卧床期,实施良肢位恢复干预,要点包括:仰卧位,头部置于高度调节后的枕头上,将患者的上肢以舒缓的方式置于身体两侧,并将患者的肩关节放置到外旋外展位状态;手指自然伸展或微屈,脚下放置足托,踝关节保持背屈;侧卧位,健侧肢体在下、患侧肢体在上方;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其下垫一软枕以防止关节长期受压受损。第三,患者可自行活动期。首先,当患者实现对自身体重的承受后,引导患者逐步进行短距离步行训练。其次,引导患者自主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引导患者自行吃饭、穿衣以及上洗手间等。再次,引导患者适度参加户外有氧运动,但注意控制患者的运动强度。在实施肢体康复训练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陪伴患者来开展相关训练,确保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2]。
1.3 评价指标
本文从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的角度来进行评估。肌力变化采用Loveet评定,分为无肌力(0级)、微缩(1级)、差(2级)、可(3级)、良好(4级)、正常(5级),将3级、4级、5级评定为治疗干预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未出现Loveet评级为0级的患者,评级为1级的患者有2名,评级为2级的患者有4名,评级为3级的患者有10名,评级为4级的患者有20名,评级为5级的患者有14名,肌力恢复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也未出现Loveet评级为0级的患者,评级为1级的患者有4名,评级为2级的患者有10名,评级为3级的患者有15名,评级为4级的患者有11名,评级为5级的患者有10名,肌力恢复有效率为72.0%(3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04,P<0.05)。
3 讨 论
临床上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脑部供养环境与血流状况均会发生异常改变,由此,极易造成患者出现死亡或致残现象。其中,在患者的致残中偏瘫是较为多见的现象,而偏瘫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形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3]。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在脑梗死发病后,及时给予早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是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患者治疗预后的有效措施[4]。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是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对其肢体进行恰当的被动与主动运动干预;通过日积月累的反复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建立一种接近于正常功能的神经网络,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通过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最终可以为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肌力状况做出贡献[5]。本文研究指出观察组的肌力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所以,在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肌力状况,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