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02-09吴月坤
吴月坤,袁 敏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科,北京 102218)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习惯改变,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急性脑梗死致残率高达50%,病死率约10%,一旦发病需及时采取治疗,否则易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因此在临床治疗期间需配合优质、整体化、人性化、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此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强化患者治疗信心,有效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减轻疾病给患者身心带来的痛苦,全面满足患者身心需求[1]。现将本研究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及舒适护理措施进行如下报告。
1 一般资料
1.1 现病史:
患者男,62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于2017年6月9日10时27分收入本科室,患者当天早晨8点57分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完全无法活动,肌力为Ⅰ级,言语不利,但可听懂他人谈话,无意识模糊、视物成双、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故由家人送至本院,入院时,BI评分为(65.27±8.15)分、SIS评分为(60.35±10.26)分、MMSE评分(10.25±2.64)分。入院时查体结果示:BP:153/91mmHg、R:22次/分、P:81次/分、T:36.4℃;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言语不利,高级智能活动可。双眼各方向活动充分灵活,无复视,右侧面部针刺觉减退,示齿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无饮水呛咳。右侧肌力Ⅰ级,左侧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凝血全套、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经颅脑CT检查、MRI及MRA检查显示为急性脑梗死。
1.2 既往史:
高血压15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无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1.3 治疗方案:
肠溶阿司匹林100mg PO QD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PO QD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丁苯酞注射液25mg IVF BID改善侧支循环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 IVF BID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PO QN控制血脂、稳定斑块治疗。
1.4 出院情况:
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Ⅲ级,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言语不利,高级智能活动可。双眼各方向活动充分灵活,无复视,右侧面部针刺觉减退,示齿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无饮水呛咳。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活动受限、缺少脑梗死疾病知识,患者易出现急躁、紧张等不良情绪,需护理人员耐心开导患者,采用温和的语言为患者讲解治愈成功案例,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同时需要告知患者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用药类型和作用,鼓励患者增强信心。
2.2 皮肤护理
由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长期保持一个体位,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引发压疮、湿疹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定期清洁患者皮肤,为患者进行按摩,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及时预防压疮、湿疹等皮肤问题,并且帮助患者每隔2h翻身1次,避免受压部位长期受压发生压疮。
2.3 口腔护理
由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无法清理口腔,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感染,护理人员要每天早晚均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擦拭口腔,防止口腔溃疡、细菌感染等并发症;针对口唇干裂者,可适当涂护唇膏或凡士林。
2.4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无法自主进食,易导致机体营养失衡,降低免疫力,需要为患者提供低脂、高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保证患者营养均衡摄入,少食多餐,嘱患者细嚼慢咽,避免呛咳发生窒息。
2.5 用药护理
患者在使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时,护理人员需注意患者口腔、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大便颜色,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预防及处理。
2.6 康复训练护理
由于患者右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根据患者肢体受限程度、语言障碍等情况,制定出合理、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下肢步行平衡训练、上肢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坐位训练、语言功能训练。
3 结 果
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脑梗死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心律失常、压疮、皮湿疹等并发症,BI评分为(89.64±5.46)分、SIS评分为(82.47±6.97)分、MMSE评分(25.42±2.18)分,住院15天后出院。
4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部疾病,致残率高达50%,病死率约10%,一旦发病需及时采取治疗,否则易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且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也容易遗留后遗症,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习惯发生巨大改变,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舒适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体现,具有一定的人性化、整体化和创造性。舒适护理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充分融合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确保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达到愉悦状态,提升舒适度[2]。为了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活动受限、语言障碍等症状,需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而舒适护理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身心需求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可有效保证患者生理、心理的舒适,加强护患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护患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可以预防感染、压疮等多种并发症,及时排除影响病情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预后具有积极促进作用[3]。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治疗护理后脑梗死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感染、压疮等并发症,BI评分为(89.64±5.46)分、SIS评分为(82.47±6.97)分、MMSE评分(25.42±2.18)分,住院15天后出院。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较好,在舒适护理过程中,不仅仅为患者提供舒适,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参与其中,不仅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还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恢复和肢体功能,由此可知,舒适护理对保障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可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