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后影响
2019-02-09徐荣元
徐荣元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之一,近些年这一疾病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冠心病通常是因动脉粥样硬化,使得慢性心肌功能不全[1]。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2]。据相关研究指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有效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进而改善预后[3]。本文分析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所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择取44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例均从2017年1月~2019年3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 例患者中,男12 例,女10 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39 ~80(56.52±10.12)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2~5(4.55±1.12)年;研究组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1~81(56.62±10.20)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2.5~5(4.49±1.20)年;从性别、年龄、病程来看,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22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生活护理、运动指导等。研究组22例患者行以中医护理:①情志护理。引导患者主诉,使其认识到心胸豁达对疾病控制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以情胜情法缓解不良情绪,同时利用移情相制法转移注意力,使患者心理压力减轻。②辩证施护。针对心肾阳虚证患者,注重保暖,可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如当归羊肉汤、红参莲子茶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以及刺激性食物,同时可行穴位热敷和艾灸,可起到驱寒止痛效果。针对气滞血瘀证患者,适宜食用瓜子、花生、桃仁粥等活血行气、温热的食物,禁食寒凉食物,可在痛处穴位贴敷心痛贴,可以起到止痛活血效果。针对心肾阴虚证患者,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适宜食用枸杞、红枣等滋阴补肾食物,禁食温热食物,睡前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针对痰浊壅寒证患者,适宜食用山楂、萝卜、番茄等食物,在双侧涌泉穴贴敷心痛贴,可起到泄浊化痰效果。针对寒凝心脉证患者,注意控制室内温度,保证肢体温度,适宜食用温热食物,早晚用温水泡脚,艾灸。③耳穴压豆。选择耳部穴位,主穴选择心、神门、皮质下、肾、交感对应穴位,配穴选择肝、胆、脾、胃对应穴位,取固定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于敏感点,并进行按压,每穴2分钟,双耳交替进行,持续10天。④药氧。由石菖蒲25 kg、丹参25 kg、当归20 kg、水蛭20 kg、川芎10 kg、赤芍10 kg、西红花2 kg、薄荷脑1 kg、冰片0.2 kg、麝香0.2 kg制成药氧液,雾化吸入,每天1次,每次50分钟,持续2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疼痛程度,评分为0~10分,代表从无痛到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为(2.78±0.67)min,发作次数为(2.71±0.23)次,疼痛评分为(3.01±0.45)分,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为(5.23±0.89)min,发作次数为(5.12±0.99)次,疼痛评分为(4.21±0.78)分,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3 讨 论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因心脉闭阻导致,病情复杂,而且复发率高。针对患者不同证型开展针对性中医护理,可以起到同病异护的效果。中医护理的目的在于调理机体,提高机体整体素质[4]。在中医护理中,通过情志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放松状态,顺利开展各项医护工作,对病情康复有利。同时通过辩证施护,为不同证型患者提供不同护理措施,主要涉及到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穴位贴敷、艾灸等,可以起到化瘀止痛、益气活血效果[5]。耳穴压豆利用对耳穴进行刺激,经经络或体液传达,直至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脏功能得到调节,同时可以扩张微血管,使脑内抗痛结构功能提高,起到镇痛效果。药氧液经口腔吸入,并经肺泡吸收,不仅起效快,而且吸收面积大,有良好的抗心绞痛作用,因此中医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可以心绞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可以有效改善预后,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