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干预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析
2019-02-09李微娜杜高丽向亚丹
李微娜,杜高丽,向亚丹,夏 梅*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重庆 400000)
胸腔镜手术在肺小细胞癌患者治疗中比较常见,这种手术方式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患者治疗后能够尽早接受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方式,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了一致认可[1]。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胸腔镜手术的适用与直径在5cm以下的肿瘤病灶,在临床疗效上能与开胸手术进行对比。而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仍然十分重要,本次研究特对本院100例肺小细胞癌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探究干预化护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肺小细胞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选取21例,女性患者选取29例,患者年龄在31~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2.2±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在30~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3.4±2.3)岁,本次研究在开始前先将病历资料交与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研究要求后开始研究,在着手研究时,保证参与研究的患者与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上看,不会对本次研究科学性造成影响。
1.2 方法
干预化护理:①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性质,并且对疼痛的出现原因作出精确的评估,降低患者内心的顾虑,降低患者的紧张与烦躁情绪,避免由于负面情绪加重患者疼痛,运用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慰。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指导患者采用听音乐、看电视、交谈沟通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并且还可以采用按摩穴位的方式减轻疼痛。②恐惧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提供有效的信息,在没有确诊之前,劝说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告知患者病情,缩短患者的焦虑期。③并发症护理: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咳嗽与咳痰训练,避免患者分泌物对呼吸道进行阻塞,提高患者肺通气,改善肺功能。在术后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每次在15min到30min之间,取患者半卧位,进行深吸气,停留一段时间之后,放慢呼吸频率,提高雾滴的沉积机会。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率、②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x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以此判断护理质量,实验组患者评判标准为优秀患者20例,评判标准为良好患者15例,评判标准为尚可患者12例,评判标准为较差患者3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评判标准为优秀患者15例,评判标准为良好患者10例,评判标准为尚可患者14例,评判标准为较差患者11例,总有效率为78.0%,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以此评判护理安全性,实验组患者出现疼痛患者1例,恐惧患者2例,肺不张患者1例,肺水肿患者0例,感染患者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出现疼痛患者2例,恐惧患者4例,肺不张患者2例,肺水肿患者1例,感染患者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肺癌指的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属于一种支气管黏膜与支气管腺体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早期存在着刺激性咳嗽现象[2],并且痰液当中带有血迹,对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存在着较大的威胁。在临床治疗中,肺小细胞癌早期患者一般需要采用手术治疗,而传统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患者在术后恢复也比较慢。而胸腔镜手术则属于一种微创手术方案,治疗效果与开胸手术没有较大差异。而在手术当中的护理十分重要,首先需要从患者的心理角度出发,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另外还需要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护理,降低并发症对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3]。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以此判断护理质量,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以此评判护理安全性,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证实,在肺小细胞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干预化护理,能对患者护理质量进行改善,提高护理安全性,为有效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