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绝经期妇女中门诊心理护理 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09杨镜渝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绝经期妇女情绪

韩 宁,杨镜渝

(新疆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围绝经期综合征即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处于这一时期时,卵巢功能持续减退[1]且雌激素水平下降,受雌激素调节作用的影响,女性器官和组织将出现退行性变化。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的生理变化会引起诸多消极情绪,此类情绪可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2]。故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状态十分必要。现探析本院妇产科门诊2016年10月~2019年2月接收的30例围绝经期妇女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汇总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6 0 例围绝经期妇女纳入起始时间为2 0 1 6 年10月~2019年2月,均分成两组,参照组年龄39~55岁,均值(42.63±5.48)岁。试验组年龄40~56岁,均值(42.94±5.53)岁。两组一般资料相当,P>0.05,达到研究要求。

1.2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心理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开展集中心理护理干预和传统健康教育。

试验组:对患者实施门诊心理护理、规范化健康教育,内容如下:(1)社区心理护理:因围绝经期妇女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出现,因此护理人员需与妇女密切交流,对其心理状态予以评估,并了解其个性特征,对其情绪波动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告知妇女围绝经期属于正常的自然规律,纠正妇女错误的认知,使其学会自我调控心态,进而保持乐观情绪。(2)规范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途径具有多样性,可将随机教育、个体教育和集中教育有效结合,安排专人负责围绝经期相关知识宣传栏,定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2次/月,发放宣传手册,安排妇女观看疾病知识相关视频,开通咨询热线,耐心解答妇女的疑问,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具体宣教内容如下:a.讲解疾病知识:向患者耐心讲解围绝经期的病机、临床表现、心理及生理变化、预防措施、自我调节和药物使用相关知识。b.生活指导:嘱咐患者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保持愉悦的心情,充分休息,戒烟戒酒;日常饮食营养均衡,尽量摄入高维生素食物,并补充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将谷类作为主食,多摄入新鲜的果蔬。性生活前后勤洗会阴部,预防感染。c.运动宣教:指导患者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慢跑、打太极拳和散步等。

1.3 调查指标

参考Zung焦虑量表[3]评价焦虑情绪,合计20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法,总分为100分,评分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4]评价睡眠质量,评分为0~21分,评分愈高,提示睡眠质量愈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参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为(53.80±4.11)分,睡眠质量评分为(15.42±3.67)分;试验组为(53.75±4.05)分、(15.27±3.48)分;护理后,参照组调查指标依次为(38.46±4.20)分、(8.64±1.72)分,试验组为(30.41±4.21)分、(4.02±1.59)分。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组间比较以试验组改善效果更理想,P<0.05。

3 讨 论

绝经指的是女性雌激素分泌枯竭、卵巢功能衰退,造成月经停止的生理现象。女性生理改变后,心理方面也会相应出现改变,这种改变可使机体症状加剧,例如易激动、性情烦躁和焦虑不安等,还可合并失眠、皮肤干燥、头晕等症状,进而降低睡眠及生活质量。

文献记载[5],合理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能消除围绝经期妇女的负面情绪,帮助其了解更多的知识,使妇女学会自我疏导与调节,以客观的心态面对身心方面的改变。本次研究提示,试验组护理后的各项调查指标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提示试验组采用的护理方案可靠实用,能改善心理障碍,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社区心理护理能针对患者的心理现状,提供针对性的安慰,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规范性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积极接受健康教育,进而正确看待围绝经期,提高预防能力和健康水平。

总之,规范性健康教育及社区心理护理联用于围绝经期妇女中作用确切,临床运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绝经期妇女情绪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当代妇女的工作
情绪认同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