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地区和大渡河韭菜坪金矿地质特征对比

2019-02-09冯美玲常鼎鼎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4期
关键词:金矿石胶东黄铁矿

冯美玲,常鼎鼎

(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5)

1 区域地质特征

山东的胶东半岛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胶州市以东,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系巨型构造第二隆起带的胶东隆起部位。地层以胶东岩群和荆山群为主,构造以NE和NNE向断裂构造为主,岩浆岩以玲珑型似片麻状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大渡河金成矿带处于扬子地台西缘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部相邻区,主要地层为巴颜喀拉地层区和扬子地层区,地质构造背景主要为晋宁期区域内因强烈变形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片理、片麻理以及劈理构造,叠加了喜山期以脆韧性—脆性断裂带构造,带内岩浆岩较为发育,岩石类型较为齐全[1]。

2 矿床地质特征

(1)胶东地区金矿。胶东地区金矿以蚀变岩型金矿为主,金矿石的类型主要为黄铁绢英岩、绢英碎裂岩,渗滤交代是其主要的成矿作用。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围岩与岩体接触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受区内主断裂控制,区内主断裂的上盘是新太古代胶东岩群,下盘为新元古代或中生代岩体,蚀变岩发育于靠近岩体一侧,金矿体多存在于下盘蚀变岩及花岗质碎裂岩带之中;在岩体内部及二者的接触部位也存在一定规模矿体,这部分矿体多产于主裂面上、下盘的蚀变岩中。胶东地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主要产于招远玲珑金矿田中,石英脉一般受主断裂下盘的级次断裂控制,其主要矿化类型为硅化和黄铁矿化,该类型金矿以单脉型为主,其特点是矿体规模相对较小,形态复杂,矿化连续性不好,组分变化剧烈,根据其所含黄铁矿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含金石英脉型或含黄铁矿石英脉型等亚类。

(2)大渡河韭菜坪金矿。韭菜坪金矿床位产于古-中元古界结晶基底之中,区内主要地层为康定群咱里组、冷竹关组。金矿体产于鸡心梁子背斜东段,控矿断裂主要为NE—SW向断层,矿区内分布有晋宁期花岗闪长岩体,与岩体的接触部位,围岩发生混合岩化特征显著。金矿石类型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体的围岩多为混合岩化变质岩。两种矿石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相关的断裂关系密切。蚀变岩型金矿石受到缓倾角强度大的断裂带控制,断裂性质主要为压性、压扭性,发育有密集的构造裂隙,使其渗透能力显著提高,基于前述条件,有利于成矿热液大面积渗透,进而形成强度高、宽度大的蚀变带。石英脉型矿石受到陡倾角低级别的断裂带控制,断裂为脆性的张性、张扭性为主,并发育广泛的碎裂岩,成矿环境较开放。热液的渗透能力差,石英脉两侧的蚀变带规模小,成矿物质以充填方式沉淀固结。

3 矿石学特征

(1)胶东地区金矿。蚀变岩型金矿石类型主要为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型、黄铁绢英碎裂岩两种,主要为压扭性构造,构造带中产出断层泥、片状砾石糜棱岩,金矿石产于黄铁绢英岩带,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胶东地区石英脉型金矿石以细脉、网脉状及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型、钾化花岗岩型,以及含金石英脉型、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构造性质多为张性及扭张性,产出为碎裂岩、角砾岩等构造岩石,多见于在钾化带、石英脉岩带之中。

(2)大渡河韭菜坪金矿。蚀变岩型金矿石主要产于含黄铁浸染状绢英岩、含黄铁矿角砾岩之中,矿石结构中常见压碎、充填、交代溶蚀等现象,以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主,个别矿石中可见晶洞构造,金更多的富集在黄铁矿细脉边部。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绢云母、斜长石等,金存在形式有含金黄铁矿和自然金两种。石英脉型矿石主要为含黄铁矿石英脉以及石英黄铁矿脉,黄铁矿多以网脉状、条带状产出,团块状的黄铁矿多与石英脉同生,黄铁矿以自形~半自形粒状为主,多见块状、细脉状构造,也可见星点状、斑点状构造,金矿化强烈部位往往为微裂隙、小裂隙中。

4 矿床成因分析

(1)胶东地区金矿。通过对胶东地区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综合分析研究,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物质来源等因素考虑,可以认为上述两种类型的金矿同属于一种成因、金矿物质来源一致,受到区内不同构造条件与成矿过程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产出特征,矿区中蚀变岩型金矿往往受到主干断裂的控制,而石英脉型金矿多产于主干断裂派生出的小规模次级构造之中,复合型金矿多见于中等规模的分支构造中。

(2)大渡河韭菜坪金矿。大渡河韭菜坪的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一部分岩浆热液也参与其中,早期的成矿流体以变质热液为主,晚期的流体则主要为深部热液。该矿床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矿体具有一致的成因要素,成矿地质背景相同,是一次成矿过程中因为构造和流体的就位差异而在地表形成蚀变岩型金矿,深部则形成了石英脉型金矿。

5 结论

胶东地区金矿和大渡河韭菜坪金矿均包含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两个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矿床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矿体的成因是一致的,属于同一成因、金矿物质来源一致,成部位及控矿条件存在差异而产生的不同金矿床类型。

胶东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往往受到主干断裂的控制,而石英脉型金矿多产于主干断裂派生出的小规模次级构造之中,而大渡河韭菜坪地区地表为蚀变岩型金矿,深部为石英脉型金矿。

分析上述垂直尺度上金矿类型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控矿构造关系密切,同时也与流体运移过程相联系。以矿脉运移定位的方式而言,在造山作用过程中,发生的板块俯冲及韧性剪切活动在深部主要以挤压与韧性剪切构造,这个过程促进了流体上涌。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便是因为含矿石英流体自身拥有较高的液压及热动力,使其能够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劈开花岗闪长岩,并迫使围岩裂开提供一定空间,进而石英脉充填形成宽大的含金脉体,较高的液压及热动力石英脉使得围岩一定程度上产生裂隙,形成了显著的构造破碎带,这种构造破碎带就为蚀变岩型金矿的形成提供先决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当含矿流体贯入围岩裂隙至一定程度时,流体耗散高于补给,后期的剩余流体会渗流进入围岩及破碎带中形成蚀变碎裂岩型金矿。

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在空间分布、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等多方面显著的内在联系,充分掌握不同成矿条件下金矿的成因规律,能够使得金矿勘查工作有效看展。基于金矿形成收到不同性质断裂构造的控制,实际勘查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不同类型金矿床的产出特征,进而有效开展隐伏金矿的预测工作。

猜你喜欢

金矿石胶东黄铁矿
磁黄铁矿多型矿物学特征与分选行为差异
金矿石样品加工及分析方法优化分析
金矿石及金精矿砷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
天然、改性和合成黄铁矿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胶东面塑——花饽饽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金矿石中的金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可见金矿石化验样品加工制备方法及其设备的比较
黄铁矿主微量元素及晶胞参数研究内容和意义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