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关系

2019-02-09雷志才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4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甘肃省储备

刘 涛,雷志才,杨 箐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省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地带,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的交汇区域。面积约为42.59万Km2,与新疆、陕西、内蒙古、四川、宁夏和青海等省相邻,北边和蒙古国接壤。外形看似镶嵌在中国版图上呈南北走向的一根“玉如意”,经纬度跨度较大,其生态环境多样,矿产资源丰富,但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1]。

本文从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对两者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生态保护重要性及其与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关系。

1 生态环境资源特征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横跨三大自然区和四大地理区,气候从北向南由干旱逐渐转变湿润,造就了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类型众多的地貌特征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特征[2]。

省内生态环境受特定地理条件严格控制,即不同地理条件造就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依据典型地貌特征将甘肃省划分为7个地理生态环境区,描述如下:

(1)北山戈壁山地:位于河西走廊北端、以海拔2583m的马鬃山主峰为中心的准平原干燥剥蚀低山、残丘与洪积及剥蚀平地准荒漠戈壁等组成。常年干旱少雨,地质构造属北山块断带,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组成,火山岩和花岗岩等侵入普遍,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金、银、铜、铁、钨等各类矿床数以百处。

(2)河西走廊地带: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1000m~1500m之间,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

(3)阿拉善荒漠戈壁:河西走廊以北,张掖、金昌和武威紧邻内蒙古地段,为丹巴吉林和腾格里两个沙漠南段区域,风沙大、日照强烈、冷热剧变气候异常,地表植被稀疏,地面大部裸露。

(4)阿尔金-祁连山高寒山地:河西走廊以南,东西向延伸约1000Km,大部分海拔超过3500m,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库,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的发源地,也是黄河、青海湖的重要水源补给区。

2 生态环境现状

区域上生态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甘肃省也是我国的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区域,生态极易被外界因素影响而遭受破坏,而自然恢复能力也是非常薄弱,因此目前甘肃省已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受生态因素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吴晓军教授等人(2011年)对甘肃生态环境长期变化研究,认为生态环境变差有历史性原因,从明末至民国,尤其是在近代百年间,战乱等因素致使大量民众由中原等区域迁入,人口增长和生产扩张直接导致对自然资源大量需求,毁林开荒非常普遍。

王永瑜教授(2011年)对1980年~2008年之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1980年~2000年的20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经历快速恶化的阶段,2000年后在国家加强重视环境保护的形势下,进入一种缓慢下降的趋势。

宋媛等人(2019年)将2000年和2017年两个年度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对比,发现等级差的区域面积没有明显变化,而较差和中等级的面积有所较少,良和优等级的面积有所增加,反映2017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好转的趋势。

3 矿业发展面临巨大转型

甘肃省地质成矿环境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使得矿业作为甘肃省主要的经济支撑产业,长期输出矿产原材料支援着国家经济发展。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年报对2009年~2018年十年的地勘投入统计可见,在2009年~2012年是矿业发展的高速阶段,有大量资金(中央、地方以及社会资金)投入支持,但随之2013年~2018年开始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18年总投入已降至十年中最低点。

4 进行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970年起,发达国家先后开始矿产储备工作,如美国对石油、日本对稀土资源储备等,我国作为全球矿产进口大国,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初期阶段,但已经意识到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对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甘肃是矿业大省,刚经历过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后,需要积极总结,结合本省特点,争取在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4.1 矿产资源分布高度集中,进行战略储备具有很大的优势

全省现已探明储量的矿藏中,90%石油和60%煤集中在陇东一带,超过50%铁在张掖肃南县内,3/4以上铜、镍、铂族及伴生金在金川厂和白银厂内,80%铅锌在西成矿田中,大部分金分布在甘南、陇南,锑集中于陇南等。

4.2 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勘查前景优良

以金矿为例,甘南地区自北向南的多金属成矿带,其成矿地质条件良好,资源潜力巨大。几十年不断开展矿产勘查和成矿研究,探明金资源储量约665吨,预测潜在金资源量700吨(2015年),该区域已成为甘青川“金三角”金资源富集区的主体部分,仅次胶东半岛的金资源富集区。

4.3 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重要性关系到国家长远社会发展和战略安全,另一方面,当前矿产开发已经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需着眼于将来,是今后可持续开发战略的重要表现。

5 结论与建议

生态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不合理开发对甘肃省生态环境破坏负有重要的责任,短期内可实现一定经济效益,但造成的后果对将来发展是一道屏障,因此从国家和甘肃省发展出发,进行矿业发展转型和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工作是具有深远的意义。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全面推进“绿色矿业”的发展模式,开展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位对经济发展助力而不破坏生态无破坏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甘肃省储备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