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边坡残矿回采分析
2019-02-09董成龙
董成龙,周 杰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在露天边坡采矿回采施工过程中,围岩和边坡应力会发生变化,出现位移、塑性破坏等情况。需要采取填充措施,保持边坡稳定性,对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发展进行控制,从而确保边坡残矿回采施工的安全性。其中,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确保分析计算的准确性,从而科学制定回采及填充施工方案。
1 工程地质条件
某矿区露天采场开采时间为50年,为回收东北、东南部残余矿体,该矿区制定了挂帮矿开采施工方案,目的是缓解矿山转产压力,同时提高矿体回收率。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方案设计难度高,需要对露天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取合适的边坡加固方案。该矿区属于岩浆后期热液浇带型矿床,平面呈半环状,西翼延伸较大,南部岩体断开,剖面呈穹隆状。在采场东侧有一水体,与矿区最近处相距50m左右,目前矿区已经采取群井疏干、联合疏干和防渗帷幕等防水措施。但受此影响,露天边坡稳定性不足,在采场东北角曾发生过坍塌事故。由于工程周围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露天边坡残矿回采增加了难度。其中,工程上部设置有露天采场排土功能,东部为边坡治理功能和帷幕注浆防水工程,北部为第四系帷幕注浆工程。该工程露天边坡残矿回采范围实际为东部4号勘探线到水体河堤保护线,标高为-58m~-130m,资源储量为671万t左右。
2 露天边坡残矿回采模型
(1)模型构建。在该工程的开采方案设计过程中,拟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及嗣后填充方案。采场东部的边坡近似为长线型体,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可以按照平面应变进行处理。将工程东部3号勘探线剖面作为建模对象,其长度为350m,坑底宽度为62m,Y向长度为10m。矿体上盘的边坡角为36°,下盘边坡角为24°,上盘边坡角大于下盘,且高度也大于下盘边坡,可以选择上盘区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该工程现阶段施工属于浅部采矿,仅考虑自重应力的影响。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将地表作为模型自由边界,底部作为固定约束,周围是单向位移边界。
(2)计算方法。在分析嗣后填充方案对于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两种施工情况,一是空场开采后没有立刻填充,二是空场开采后立刻进行填充。工程矿房分段高度和宽度分别为12m、20m,在上述构建的模型下,需要模拟开采扰动以及填充施工对于围岩、边坡产生的影响,分析其应力变化规律,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进行计算。在模拟过程中,填充体力学参数根据实验室测量值确定,围岩和矿体力学参数综合矿岩地质数据以及实验室测量数据确定。其中,矿体密度为3.50t/m3,体积模量20.6GPa,抗拉强度4.29MPa,内摩擦角50.2°,泊松比0.25。围岩密度为2.62t/m3,体积模量10.2GPa,抗拉强度1.64MPa,内摩擦角45.8°,泊松比0.32。填充体密度为2.13t/m3,体积模量0.1GPa,抗拉强度0.39MPa,内摩擦角43.0°,泊松比0.15。可以根据模型参数对边坡、围岩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位移变化等进行计算,从而为工程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3 模型计算结果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1)应力分布规律。从上述模型计算结果来看,工程标高-92m水平开采段在边坡开挖卸载后,未出现明显拉应力区,主要表现为压应力。矿房附近的边坡破坏形式为压-剪破坏。在水平矿房开采作业结束后,采空区顶板、帮区的应力得到释放,应力集中区域出现在采空区的对角线上。如果采用采空后立刻回填的施工方案,对角线应力约下降0.5MPa,围岩压力约下降1MPa,这说明采取采空后立即回填的方式,有利于改善工程围岩的应力分布状态。
(2)位移变化及破坏形式。从位移变化计算结果来看,工程标高-92m水平开采段在矿房开采结束后,出现的位移较小,经过回填处理,矿房底板位移能够得到控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该水平矿体开采及回填,对矿房周围的边坡和围岩影响在3mm以内,围岩可以保持较好的自持能力。从塑性破坏分析结果来看,该水平矿体塑性区主要出现在矿房的对角线区域,即应力集中部分。具体破坏形式为剪切破坏,在回采过程中,边坡和采空区的剪切破坏可能导致塑性区贯通。
如果继续进行回采,则容易出现边坡滑移问题。通过采取采空后回填的办法,可以阻止剪切破坏发展趋势,防止塑性区贯通。
(3)表土边坡变形分析。在该工程中,由于第四系表土边坡的强度参数、内聚力参数与下部岩质边坡的参数差异较大,未进行开采施工前,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其中,横向最大位移和纵向最大位移均出现在最上层的排土产区域。在回采过程中,表土边坡变形具有扩大趋势,需要采取相应的边坡加固措施,并采用随采随填的施工方法,否则容易引起土体滑坡问题。
(4)边坡稳定性评价。在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中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对该工程露天边坡回采的边坡稳定性影响进行判断。其公式为Kp=(σtanφ+c)/τ,其中σ表示垂直边坡滑移带压应力,单位为MPa。C表示边坡滑移带黏聚力,单位为MPa。φ表示边坡滑移带内摩擦角,单位为°。τ代表边坡滑移带剪应力,单位为MPa。利用该公式求出的安全系数,可以在上述模型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强度储备法进行运算。从理论计算情况来看,滑动面上的每个部分安全系数如果都大于等于1,则说明滑动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由于局部发生破坏,可以根据潘氏原理,将滑坡失稳时出现贯通的破坏区定义为破坏面。结合相关露天边坡设计规范,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应在1.1~1.2之间,工作年限超过10年的边坡安全系数应在1.2~1.3之间,临时性边坡安全系数应在1.0~1.2之间。
在本次计算过程中,通过确定边坡稳定性剖面安全系数等值线,可以得出该工程安全系数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因此在露天边坡开采过程中,边坡状态较为稳定。其中,坡顶的边坡安全系数要高于坡底,安全系数偏低的区域主要为排土场附近,需要针对该施工区域采取边坡加固措施。通过采取随采随填的施工防范,能够消除回采施工对于边坡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确保边坡稳定性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该工程露天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需要在矿房回采后及时采取充填措施,否则采空区的塑性区会与地表贯通,增加出现边坡滑移的几率。在充填及时的情况下,则能够改善围岩应力的分布状况,避免出现应力分布过于集中的情况,从而抑制塑性区的发展。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具体可采用挂帮矿开采技术方法,通过随采随充填,提高边坡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卵砾层受到破坏。此外,在工程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地下径流影响以及爆破振动影响。由于该工程排水防渗工程较为完善,在本次分析过程中未考虑地下径流影响因素。在爆破振动监测方面,则通过布置现场监测点,对位移变化进行监测,防止对边坡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露天边坡残矿回采要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对于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必须通过做好边坡稳定性分析工作,确保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本次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模型计算分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价边坡稳定性,对其位移及变形趋势进行预测,从而采取制定有效的施工及加固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