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成因及控矿规律浅析

2019-02-09熠,杨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4期
关键词:硅质铝土矿龙潭

邵 熠,杨 帆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〇六队 云南 昆明 650217)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大地构造处于华南褶皱系边缘地带,次级构造单元属个旧-右江小区。是目前云南铝土矿探明资源量最主要的集中分布区域,也是找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主要为二叠世地层与下伏地层之间沉积间断面上的滨海沼泽相陆源碎屑沉积建造层,地层名称为“龙潭组”,龙潭组呈假整合覆于峨眉山组玄武岩之上,在滇东北地区有广泛的分布,为我省煤矿的主要含煤地层,其上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或洗马塘组所覆盖[1]。

晚二叠世时期,云南中部滇中古陆的东坡演化为一向北东缓倾的斜坡,滇东南地区因存在众多的古陆和古隆起,地势较高、地形较为复杂,错综复杂的古地貌形态,为铝土矿迁移及富集提供良好条件。在古陆边缘的滨海准平原地带和断块隆升区,暴露地表的石炭系灰岩和下二叠统灰岩、玄武岩及玄武质凝灰岩[2]。而自罗平、开远、蒙自一带以北的曲靖、昭通等滇东北地区,则为靠近陆地的淡水湖泊含煤沼泽区,陆源物质及有机质供应充分,沉积速度较滇东南地区快,以厚大的滨海含煤碎屑沉积为主,已不利于铝土矿床的形成。含煤碎屑沉积中,虽局部夹有铝土质粘土岩,但铝土矿的成矿性较差。

滇东南地区龙潭组含矿地层厚度3.6m~55.2m,铝土矿体在含矿岩系的剖面上的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碎屑沉积型矿床的矿体,呈复层状夹于碳酸盐岩中;而异地堆积矿床的矿体多位于含矿岩系的下部。

区域地层发育较全,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均有出露。研究区地质构造相对较为简单,主要褶皱构造为北东向的猪头山背斜,北西向的裂断构造斜交于背斜构造的轴部及两翼,破坏两翼地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区内岩浆岩仅在西部的架木革一带出露,主要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以基性-超基性喷出岩、玄武质凝灰岩、含凝灰岩陆缘碎屑沉积岩等火山喷发沉积岩组合为主。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地层均有出露,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第四系(Q):为冲积、湖积、堆积的黄色、褐色砂砾及砂质粘土层。局部含堆积型铝土矿层。厚度0m~50m。中三叠统个旧组一段(T2g1):灰色薄层灰岩,偶夹白云岩,厚度48m~480m。中三叠统永宁镇组(T1y):上部为深灰色灰岩夹泥质灰岩,下部为深灰色薄层状灰岩、泥灰岩夹黄灰色粉砂质泥岩。厚度63.6m~1214.1m。下三叠统洗马塘组(T1x):上部为黄色、紫红色薄层页岩、粉砂质泥岩夹黄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下部为黄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中厚层状泥灰岩、细砂岩化石以瓣鳃类为主。厚度150.8m~361.9m。上二叠统龙潭组(P2l):上部为灰白、深灰色薄层状硅质岩,坚硬性脆,矿区内普遍发育,在东部夹有泥灰岩透镜体。厚5m~30m。中部为煤层:为无烟煤,多为透镜体,有的夹于硅质层或粘土岩之中。厚0m~2m。下部为灰、灰白、灰绿、紫灰色铝土岩,具鲕状、豆状、土状结构。为本区主要含矿层,底部有1m~2m杂色粘土层。厚0m~20.7m。下二叠统栖霞茅口组(P1q+m):灰白色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和砂页岩。厚291.4m~909.6m。中石炭统威宁组(C2w):为碳酸盐相沉积的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组成,局部为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岩石中普遍含似层状、透镜状、团块状硅质岩。古生物以蜓类、腕足类为主。厚度170.4m~410m。下石炭统大塘组(C1d):深灰色厚至块状隐晶-结晶灰岩、局部硅质灰岩和硅质岩。厚度0m~450.7m。

2.2 矿区构造

矿区地质构造相对较为简单,区内断裂构造主要发育有两组,即: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组,尤以北西向最为发育,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破矿构造。

F2:位于革书新寨南东,为走向北西,区内长度约3.7km,倾向南西,南西盘相对上升,北东盘相对下降,错断下三叠统洗马塘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中石炭统威宁组,为对成矿地层影响较大的逆断层。

F3:位于革书新寨正南,为走向北东,长度约1.9km,倾向北西,北西盘相对上升,南东盘相对下降,错断下三叠统洗马塘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中石炭统威宁组,为对成矿地层影响较大的逆断层。

3 典型矿体-丘北县大铁铝土矿

丘北县大铁铝土矿圈定1个沉积型铝土矿矿化体,为研究区内唯一沉积型铝土矿化体,位于革书新寨南东700m处,矿体长约150m,走向北东,倾向271°,倾角34°,矿体由探槽控制。矿体呈透镜状,平均厚度0.70m。矿体厚度4.84m~12.74m,平均厚度8.79m,厚度变化系数为30%。矿体品位Pb1.92%~3.44%,平均品位Pb2.67%,品位变化系数为80%。研究区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比较简单,其三氧化二铝含量偏低、二氧化硅含量稍高,铝硅比偏低,属富钛高铁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硫、磷含量较低。组成矿石的主要矿物有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假鲕粒结构,块状构造、次块状构造。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地质环境质量中等。沉积型铝土矿床计算资源量块段底界标高远高于矿区深部岩溶水最高动态地下水位标高,矿坑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基岩裂隙水直接充水,含水层弱富水性,矿体顶板为软弱~半坚硬岩组并有软弱夹层,局部地段受地表变形影响其地质环境有所恶化,井巷围岩易产生坍塌冒顶等工程地质问题。

4 矿床成因及控矿规律

4.1 矿床成因

沉积型铝土矿床的形成,是长期地质历史演化的产物,其成矿作用有机械搬迁、红土风化壳溶滤改造、水域中化学分解、胶体化学和生物作用等,具有多期、多因素、多阶段的成矿特点。

4.2 控矿规律

根据区域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地形地貌特点、矿床空间位置展布特点,沉积型矿床受基底、古岩溶地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控制,而堆积型矿床不但与现代地形地貌关系密切,又与沉积型矿床具有血缘因果联系。①基底不整合面的控矿作用。晚石炭世末的东吴运动,滇东南长时间的沉积间断和强烈的风化剥蚀,不但为铝土矿床提供了物源,也确立了矿床空间定位机制,滇东南具有经济价值的沉积型铝土矿,均分布于古侵蚀面之上龙潭组地层内。②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控矿作用。从铝土矿床平面分布位置分析,矿床主要分布在古陆边缘滨海-沼泽半闭塞台地相,次为分布于半闭塞台地相与开阔台地地带,个别矿床分布于台盆边缘礁滩相。沉积物以泥质、硅质、泥砂质、铝土质为主,少量矿点为泥质碳酸盐沉积。

5 结论

通过本次勘查认为工作区沉积型铝土矿体找矿前景较好,石炭系威宁组地层之上残留大量堆积型铝土矿并开展过地质普查,建议该区以堆积型铝土矿为主,考虑升级勘查程度。

猜你喜欢

硅质铝土矿龙潭
硅质结核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综述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国内外铝土矿拜耳法氧化铝溶出对比分析
龙潭画影
东昆仑温泉沟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九龙潭的龙
W2018078 马来西亚延长铝土矿出口禁令至2018年底
河南省铝土矿的勘查现状及找矿前景
永平龙门的龙潭
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