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9-02-09任慧琴
任慧琴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高危妊娠指会威胁母婴健康及安全,而高危妊娠初产妇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更加严重,因其心理负担严重,所以会严重影响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1]。对于此则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以改善其分娩结局。本次研究分析对高危妊娠初产妇行以产前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人民医院择取62例高危妊娠初产妇,病例择取时间范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所选产妇均无经阴道分娩禁忌症,排除听力障碍、沟通障碍、精神障碍、行动障碍等产妇。按照数字奇偶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中,年龄择取范围为19~39(26.85±4.23)岁,孕周择取范围为36~42(38.89±1.67)周;研究组(31例)中,年龄择取范围为20~38(26.90±4.33)岁,孕周择取范围为37~41(38.91±1.58)周;对照两组一般资料发现不存在统计学层面差异,证明本研究对照结果有意义。
1.2 方法
研究组(31例)行以产前护理干预:①高危妊娠初产妇不仅担忧自身健康,更担忧胎儿健康,因此会产生严重的负性情绪,甚至会发展为心理问题,对于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确定产妇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据此开展相关专业指导,为产妇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以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②初产妇缺乏对高危妊娠风险的认识,加上对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因此需要注重健康教育的开展,引导其认识病掌握分娩知识,正确对待妊娠过程,此外因其伴随高危因素,所以需要用药对原发疾病进行控制,对于此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使其了解药物机制,减轻其忧虑,并详细介绍用药的方法、剂量等,加深产妇对用药机制的认识和了解。③在饮食、运动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计划,保障自然分娩率。护理人员应以产妇用药、疾病等情况开展综合性分析,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使胎儿及产妇营养摄入得到保障。在运动方面,应指导产妇做好产前运动,这可以使其身心愉悦,同时可以使产妇盆底肌力增强,使顺产率提升。对照组(31例)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自然分娩率上来看,研究组为90.32%(28/31),对照组为67.74%(21/3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剖宫产率上来看,研究组为9.68%(3/31),对照组为32.26%(10/3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从新生儿窒息率上来看,研究组为0%(0/31),对照组为6.45%(2/3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从产后2小时出血量上来看,研究组为(198.7±9.5)ml,对照组为(253.5±13.6)ml,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高危妊娠不仅影响产妇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胎儿身体健康,同时据临床研究指出,高危妊娠初产妇容易发生难产现象,这不仅与原发疾病相关,同时也与产妇心理压力、负性情绪相关[2]。所以就初产妇而言,需要注重高危因素影响,做好产前护理干预工作。对于此,护理人员应着重就分娩知识进行讲解和说明,并对分娩技巧进行指导和说明,可以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增加[3]。同时,护理人员应注重心理疏导,在减轻其心理负担的同时,减轻负性情绪,对产妇产生积极影响,改善其生活质量,这对产妇顺利分娩有利[4]。本次研究中,针对高危妊娠初产妇行以产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产前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自然分娩率提升,降低剖宫产率,避免新生儿窒息现象发生,减少产后2小时出血量,临床价值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结语:
对高危妊娠初产妇而言,产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具有显著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