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草案打好“三大攻坚战”和“三大保卫战”
2019-02-08刘轩
刘 轩
(中蚀国际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01)
0 引言
腐蚀问题的存在是普遍性、隐蔽性的,其破坏是渐进性、突发性的,它依附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的主体工程中,许多重大的安全事故都是由腐蚀造成的[1]。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国际社会已经形成共识,即腐蚀在对社会有限资源的破坏上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大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占钢铁总产量的10%左右,但是实际上因腐蚀造成的损失要比这些测算的结果要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腐蚀这一问题,国际社会上这些年来投入了相当多的社会资源,成立了很多的研究机构,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研究出了许多的产品、技术、材料以及相应的标准来解决腐蚀问题。从明面上来看,这些成果基本上是满足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过剩,但是各类的安全事故却还是不断的发生,比如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11.22’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等,如果深入分析这些事故,可以看出真正的产品、技术、材料、专业管理、专业标准等本身并没有出现问题,出问题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必须确保地条件、环节和要素及其上的腐蚀风险等出现了问题而造成失控、缺控或控制不当,最终导致了某些要素得不到应有地控制,就出现漏洞,腐蚀又是无孔不入,无物不腐的,腐就是隐患,就是破坏,即使一个针眼都会造成蚁穴溃堤式的大事故;所以腐蚀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性、系统性、相互协调优化性等方面全面进行综合性、科学性、技术性的控制。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从自身出发,通过不断解剖、论证和总结这些年来协会亲身处理的3000多件各种因为腐蚀造成的安全事故中,以现代化的工业工程、系统工程、工程科技等现代管理学说为依据,深入开展总结,发现往往不是防腐蚀的专业技术标准和专业技术的本身出现问题才造成安全事故, 而是由于对腐蚀的控制缺乏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控制的要求和相应的标准造成的。
因此,在2016年12月由国家正式发布了《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通用要求》(GB/T 33314-2016)国家标准;在国际上,通过以标准为切入点,联合美国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批准成立了国际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后经过韩国、法国和日本的三次国际会议,基本完成了《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等3项[1-3]国际标准的草案。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全世界第一次郑重提出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这也是对过去专注于被动的防为主的对腐蚀问题进行一物降一物的基础上转变为事前主动控制腐蚀为主来解决腐蚀问题,这是人们对腐蚀的认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新境界。这是一项在中国乃至国际本领域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能够对腐蚀问题实施全面实际主动、系统和综合性的控制和解决全世界长期存在的腐蚀疑难问题意义深远的国际性的另辟蹊径的前瞻性的现代工程科技的重大成果。这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解决腐蚀问题,有效的控制腐蚀,减少因腐蚀造成的损失、防范化解腐蚀风险、防控腐蚀造成污染,特别是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民生安全、公共安全、美丽家园的建设中提供了可靠的重大科学工程科技支撑和保证,随着历史的前进也必将会愈加证明和彰显其固有的重大意义和其本身的重大社会、经济价值。
1 贯彻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意义和作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说到底就是安全的问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改革开放的这些年来,由于我们的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的高速发展,因此国家发展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油汽管道、桥梁等建筑物,这些设施存在到现在已经面临着老化和腐蚀的风险,非常容易出现各种不安全的事故,威胁着我们社会的正常运行。山东的11.22事件就是一起对腐蚀认识严重不足导致的人为事故,完全不明白施加阴极保护的技术性和复杂性,把它当成一个形同虚设的摆设,如果进行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就可以监视、监控、预警外加阴极保护电流是否达到保护作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发生。全面贯彻国家《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通用要求》(GB/T 33314-2016)标准和国际《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ISO CD23123)标准草案,就可以对影响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过程链条上所有因素包括目标、腐蚀源、材料、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和安装、装卸、贮存和运输、调试、验收、运行、测试检验、维护保养、维修、延寿、资源、绿色环保、可追溯性和支持性的文档和记录、评估等进行相应要求或规定的控制,使所有的因素与因素、局部与全局等在相互交织中达到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相互优化并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对腐蚀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
2 贯彻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对精准扶贫的意义和作用
腐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到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小到日常生活中锅碗瓢盆。在精准扶贫上,通过贯彻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草案可以节约更多的资源和能源。这也是腐蚀控制行业的第一层次功能即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据国内外统计,每年腐蚀造成的损失约为一个国家当年GDP的3%~5%,按此计算,2018年我国因腐蚀造成的损失在2.7~4.5万亿,按万元GDP消耗1吨煤计算,能源消耗为2.7~4.5亿吨煤。通过贯彻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草案,从源头上解决和预控腐蚀问题,通过积极科学的腐蚀控制技术,至少可以挽回1/3腐蚀损失,即可以挽回9000亿~1.5万亿元的损失,相当于节约了9000万~1.5亿吨煤,试想把这部分钱用于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脱贫上将产生多么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贯彻和学习有关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草案,任何人只要通过这套理论和标准都可以进行腐蚀控制检测,哪怕是在普通家庭当中也可以通过标准的操作过程减少家庭腐蚀风险和状况,节约资源,提高生活质量,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3 贯彻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三大保卫战”的意义和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而腐蚀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孙然保障了我们的日常活动,但比如土壤、水、大气等又是天然的腐蚀介质,与其他一些必要因素联系起来就会形成十分复杂的腐蚀环境,时时刻刻威胁、腐蚀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可以说腐蚀与人们地日常生活是零距离的,就像“流行病”和“慢性病”一样,会不断地腐蚀设备,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因腐蚀造成的设备装置等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污染环境,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甚至核泄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大,危及人类健康。别小看也许输油管道漏油几十吨,从经济上的损失来看不大,但对土壤、水体等的污染会非常严重,且污染会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泄露的约2000吨原油不仅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还污染了周围的海洋。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至今周围依旧是无人区,核辐射严重。这些都警惕我们要重视腐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巨大的危害性。通过贯彻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草案,可以使任何一个腐蚀控制工程的项目从开始就能够依据遵循该标准,对该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过程链条上所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性、系统性、相互协调优化性的综合性的科学全面控制及预防;投入生产运行过程中同样依据遵循该标准对腐蚀进行相应的科学全面控制及预防,随时、随处加以监视、控制,一旦出现腐蚀问题同样依据遵循该标准提前预警,实施相应的预案和对策,实现防止或杜绝各种突发性,特别是重大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发生. 对于在役运行中的装置、设施存在的腐蚀通过贯彻、依据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草案进行检查、比对、评估总结,对于存在的差距、短缺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完善,实现避免或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从而使事关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经济社会运行的情况下,实现经济、长生命周期及绿色环保的最佳效益。从源头上实施腐蚀控制全生命周期,进行监视、监控和预警,那么因腐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这对于打好“三大保卫战”,推动美丽中国、美丽家园建设和生态环保建设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