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岭村贫困户的知心人

2019-02-08本刊编辑部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9年11期
关键词:轮作长春集体经济

这两天,兴安盟突泉县九龙乡长春岭村贫困户刘俊侠花了16500 块钱新购入了10 只基础母羊,看着棚圈里悠闲吃草的羊群,尝到养羊甜头的她脸上满是笑容:“多亏了庞书记帮咱家产业转了型,这么快就见了效益,帮我们家解决了大难题啊。”

刘俊侠是一位单身母亲,家里要供2 个孩子上学,“庞书记入户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帮我们找出路、想办法,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扶贫政策,建议我们把驴换成见效快的羊。”刘俊侠说,购进的19 只带羔澳洲白基础母羊,一次就产下了33 只羔,平均每只卖到650 元,一年卖羊羔收入2 万多元,不仅孩子的上学费用有了着落,还让她手里有了“活钱”。

从化工企业的一名技术员,再到驻村第一书记,自返乡驻村扶贫以来,庞亮牢记党和政府的嘱托,带着对家乡的深情,把智慧和汗水洒在了长春岭村脱贫攻坚一线。村里贫困户谁家有几头驴、几头牛,庞亮了如指掌;种植户遇到了技术难题,他总有解决办法。这个年轻的80 后,如今成了村里贫困户的知心人。

受到庞亮的影响,与他刚刚结婚不久的吴晶也甘愿放弃城里舒适的工作,经过考试成了长春岭村的一名扶贫专职干部,塌下心来扎根基层,和丈夫一起加入到脱贫攻坚的行列中。驻村条件艰苦,但小夫妻在这里携手收获了事业和爱情。他们说:“看到家乡不断变好变美,再苦再累也值得。”

庞亮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老家就在九龙乡,对于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非常了解,他很热爱农村工作。从一开始扶贫,就一心想着给家乡的老百姓做点啥。到村后,庞亮了解到村里有80 户贫困户。在开展扶贫工作前,他先用了3 天半时间调研,走近群众,认真倾听百姓心声,把情况摸透,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落实产业是庞亮入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在入户走访时,庞亮发现一些贫困户家中现有的产业并不十分适合自家情况。于是,他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分析,帮助调整产业。现在,每个贫困户家都有了适合自家的产业和出路,有的家里养的毛驴已经成群;有的成了村里的保洁员和护林员,挣上了工资;有的享受到了资产收益分红,有了持续增收的保障。同时,老百姓对精准扶贫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知道了扶贫并不是单纯给他们送多少钱,而是帮着他们改变目前的生产观念以及生活状态,这是让庞亮最有成就感的事。

集体经济是实现村子整体发展的基础支撑。仅仅帮助一家一户过上好日子,无法带动全村老百姓致富,要让大家摆脱贫困、稳定增收,村里就得有主导产业。长春岭村原来没有村集体经济项目,庞亮驻村后就一直和村“两委”商量谋划,刚好那年村里南山老树林需要更新种植项目,而县里新生村栽植葡萄效益很好,这些给了他灵感。在乡里的协调和帮助下,村里和宝润红酒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山葡萄种植项目。合作社负责田间管理,企业免费提供种苗,在葡萄成熟后以1.2 元/斤的价格保底回收。贫困户可以到葡萄园打工增加收入,每人年均增收5000 元以上。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里有钱了,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上都有了一定的保障,老百姓也得到了更多实惠。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村里设立了产业指导员,不仅帮助贫困户开办产业,还给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帮助联系销售渠道。由于村里土地有限,庞亮带领村干部积极落实“牧业再造突泉”政策,鼓励百姓养殖大牲畜,在牧业上提高收入。同时,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实行“积分争星”制度,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现在村屯环境焕然一新,农户都争当“积分争星”先进户、“十星级文明户”,贫困户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主动学习扶贫政策,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邻里之间也和睦了。

长春岭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9 户152 人,现已脱贫74 户142 人。2018 年重点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自驻村任第一书记以来,庞亮先后获得突泉县脱贫攻坚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扶贫干部和兴安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这儿当了第一书记后,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更深了,因为老百姓给了我很多感动。”庞亮笑着说,“用一个字形容他们那就是‘真’,付出一点点,就能得到他们真诚的感谢和回报,让我们这些干部特别有干劲儿。”扶贫过程中,庞亮和长春岭村一起成长,见证了它从最开始的破旧落后变成了现在的幸福祥和。

今年开春,突泉县开始实施土地轮作项目,长春岭村抓住这个机会,动员村民将村东的坡耕地调整轮作。如今,试种的1000 亩大豆长势良好,每亩地能享受国家补贴350 元,种植户增收效果非常明显,轮作项目对于地力的恢复和保护也大有益处。这几天,庞亮正和村“两委”班子核查山坡地面积,准备明年增加4500 亩的轮作项目,改变村子玉米“一粮独大”的现状,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

与此同时,经过2 年多的发展,长春岭村的655 亩葡萄园将迎来盛果期,预计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50 万元的纯收入。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庞亮计划将这笔钱用于基础设施维护,完善公共服务,切实让这一成果惠及每位村民。

由于村里土地有限,庞亮带领村干部积极落实“牧业再造突泉”政策,鼓励百姓养殖大牲畜,在牧业上提高收入

猜你喜欢

轮作长春集体经济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蔬菜轮作有原则 合理种植效益增